学术投稿

探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

陈坤

关键词: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摘要:目的 探究动态与常规两种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病人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对A组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B组病人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病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果 经检测,A组病人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现象的检出率,均高于B组病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87.50%)高于B组病人(55.00%),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检查冠心病病人动态心电图,可获得较高的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检出率,比常规心电图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案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晋升护理师前的护理人员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科内培训和随机考核,同时给予研究组护理部培训和随机考核.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结果 .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总成绩和各步测试分值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系统的技能培训和规范的考核制度,能提升其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进而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曾宪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儿科180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患儿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B组患儿使用小儿速泻停颗粒,C组患儿使用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观察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腹泻时间及发热时间分别为(5.24±2.72)d、(3.05±0.81)d,B组分别为(5.19±2.54)d、(2.97±0.93)d,C组分别为(3.54±1.57)d、(2.01±0.43)d,C组患儿的腹泻时间及发热时间均短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显著,可缩短发热、腹泻时间,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元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二组均予补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30mg q12h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尖吻蝮蛇血凝酶2U qd静脉注射.观察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再出血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能够有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并出血.

    作者:张裴;侯慧;沈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治疗隐耳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隐耳畸形利用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例13只隐耳畸形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利用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只隐耳手术完成后没有出现血肿、感染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用于隐耳畸形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建玉;黄维平;尹中普;孙潜;李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研究老年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A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AD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HCY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受检者血浆HCY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严重程度AD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浆HCY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AD患者血浆HCY指标(25.85±7.5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4.50±6.52)μmol/L(P<0.05).研究组AD患者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浆HCY指标也呈上升的趋势,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CY是诱发AD的重要因素,可给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且HCY指标越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为严重.

    作者:段素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提高压舌板清洗质量的探讨

    目的 探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不锈钢压舌板的一种高效、实用、经济的清洗方法 ,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方法将供应室回收的400件污染的不锈钢压舌板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0件),试验组在常规清洗后,利用制定的弹簧支架进行固定后放入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比较不同方法清洗后器械的洁净度及污渍残留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清洗组比较,清洗洁净度与质量均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清洗不锈钢压舌板时,使用不锈钢弹簧固定支架能很好提高器械的清洗效果.

    作者:周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疗效观察

    目的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的80例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雾化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喉梗塞与声嘶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喉阻塞和声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研究表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进行雾化治疗,取得的临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闵春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8例创伤性跟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距下关节融合术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保守治疗,对比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期间内,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观察组患者AOFAS和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董亚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血栓通与依达拉奉联用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血栓通以及依达拉奉应用于脑梗死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单纯给予血栓通治疗,后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2.0%,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血栓通以及依达拉奉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马瑜;张建平;代允义;王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崩漏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崩漏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92例更年期崩漏患者,数字抽取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冲止血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4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4%(P<0.05).结论 更年期崩漏患者使用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具有较为显著效果,不良反应少,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书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同胞姐妹2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遗传性报告

    目的 通过总结同胞姐妹2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临床表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迎春;董学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40例尿毒症并发症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组合型人工肾对治疗尿毒症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尿毒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素(PTH)、肌酐(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皮肤瘙痒、食欲睡眠差、顽固性高血压的改善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对于治疗尿毒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传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知情同意.将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肠内营养支持)与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时,实验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时,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着较肠外营养支持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韩利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大泡切除后不同胸膜固定术对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肺大泡切除后不同胸膜固定术对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肺大泡切除患者进行本次实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行化学法,观察组行机械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肺大泡切除后性机械法胸膜固定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徐灵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负压穿刺技巧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采用负压穿刺技巧的可行性.方法 自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儿科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数字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负压穿刺技巧;另抽取同期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及回血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穿刺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复针成功率为4.0%,失败率6.0%;优于对照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82.0%,复针成功率3.0%,失败率15.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P均<0.05);②研究组患儿回血率为93.0%,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回血时间为(1.44±0.31)s,优于对照组患儿回血时间(2.17±0.43)s,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负压穿刺技巧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谌章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试析急性胰腺炎采用生长抑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有30人与25人.其中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法基础上进行生长抑制素治疗.结果 通过治疗,发现采用了生长抑制素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在病症缓解时间、临床治愈时间等方面都比对照组要快,且P<0.01,并且在重症并发症患者的数量上,治疗组也比对照组要少,且P<0.01.结论 经治疗结果分析,在急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发现使用生长抑制素后,患者的病情得到快速的控制与缓解,在治愈方面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作者:杨凤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探究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颈吻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对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过程.将采用咪达唑仑手术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苏醒期恢复意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颈吻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由于加快患者麻醉苏醒期苏醒,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术前血清CEA联合β-HCG及CXs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术前血清CEA联合β-HCG及CXs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7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ELISA法对患者肘部静脉血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EA、β-HCG、connexin40/β-actin、connexin43/β-actin水平.结果 通过检测结果得知,对照组connexin40/β-actin水平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β-HCG及connexin43/β-actin水平与正常群体存在明显差异,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可将三项指标的检测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马晓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超声监测脐血流在胎儿先天畸形产前诊断中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脐血流在胎儿先天畸形产前诊断中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产科收治孕妇130例,根据病例分为畸形组50例和对照组80例.130例产前检查并对比两组孕期胎儿超声监测脐动脉血流监测及羊水量、单脐动脉.结果 畸形组单脐动脉数量高于正常组,畸形组S/D值、羊水量较正常组高,组间对比(P<0.01).结论 超声监测脐血流显示S/D值增高、单脐动脉的胎儿畸形概率很大,这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张艳;刘恒兴;付升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

    目的 探究动态与常规两种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病人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对A组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B组病人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病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果 经检测,A组病人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现象的检出率,均高于B组病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87.50%)高于B组病人(55.00%),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检查冠心病病人动态心电图,可获得较高的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检出率,比常规心电图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陈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