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兰;刘小萍
整体护理是护理改革的新生事物,是适应医学发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几年的摸索,我国整体护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就整体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作者:张静;杨顺秋;商艳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2)抑制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生长、诱导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As2O3与HUVECs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图、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观测As2O3对鸡胚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在0.75μmol/L~6μmol/L浓度范围内随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效果越显著;As2O3作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后血管生成减少.结论:As2O3抑制HUVECs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对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
作者:喻智勇;王曙光;李昆;陈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加压小纲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4例46处下颌骨骨折,采用加压小钢板内固定.结果:33例临床一期愈合,1例二期愈合,术后1月观察33例无颌功能紊乱,1例轻度错(牙合),张口度均大于30mm.结论:加压小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可明显缩短颌间固定时间,促进骨折断端愈合,手术简便安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孙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切断坐骨神经对成年SD大鼠背根节NGF和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只成年SD大鼠,切断一侧坐骨神经,术后存活3d,取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背根节,用NGF和BDNF的cRNA探针进行常规原位杂交染色,观察该两因子mRNA阳性反应产物在背根节的分布和变化.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坐骨神经切断后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100个阳性反应神经元NGF和BDNF的mRNA阳性反应神经元的平均灰度,以反映NGF和BDNF相对含量.结果:在背根节中可见NGF和BDNF的mRNA的阳性神经元,阳性反应产物呈兰色位于细胞质.相比之下,呈NGF的mRNA阳性反应神经元的数量较少.手术侧NGF和BDNF的平均灰度值(82.3±3.4和80.2±5.4)较非手术侧的平均灰度(101.3±6.5和109.5±2.4)降低,表明手术侧NGF和BDNF的mRNA较非手术侧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提示坐骨神经切断可促进背根节NGF和BDNF的mRNA的表达增加,NGF和BDNF可能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王廷华;彭阳;杨淑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颈复康散外敷结合牵引、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采用牵引、按摩治疗的同时,加用自制的颈复康散颈部外敷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疗体育锻炼.同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45例(72.6%),显效10例(16.1%),有效5例(8.1%),无效2例(3.2%),总有效60例(96.8%);对照组治愈20例(32.2%),显效7例(11.3),有效24例(38.7%),无效11例(17.6%),总有效率51例(82.3%).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方法效果满意,可供借鉴.
作者:李祖友;曾可培;张志杰;杜玉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抗凝剂不同比例对凝血三项结果分析.方法: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抽血,根据抗凝剂与血液不同比例分为A、B、C、D4组.检测各组的PT、APTT、TT值.结果:结果显示抗凝剂越多血液越少,PT、APTT、TT值延长.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1:9,刚好使血液中的钙离子维持在一定的浓度,这个比例对凝血常规检测无影响.但C组、D组抗凝剂与血液比例越大,对结果影响也就越大.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一般是以海平面大气压为标准设置真空负压.云南高原地区达不到海平面大气压力.抽血时易造成血量不足.因此,高原地区不宜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抽血做凝血三项的检测.
作者:李雪梅;王惠萱;杨光辉;陈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例女,34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于1996-08-05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中经过顺利.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同时使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剂,并定期复查肝功、肾功、环孢素浓度,调整药物剂量,每半年复查移植肾B超均未见异常.
作者:张翾;李明;陈昭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颈椎前路减压自锁钢板内固定手术,自1986年Morcher首先报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Cervicai spine Locking Palte,LSLP)的应用以来,颈椎前路减压与自锁钢板固定技术逐步被应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椎体爆裂骨折、颈椎退变性疾病、颈椎肿瘤及结核等伤病的治疗.
作者:张秀琼;汤逊;靳敏;王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筑路工人红系参数变化,旨在提醒建筑工业在设计工程时,应注重劳动环境的改善,减轻劳动负荷等下功夫.方法:两组受检者清晨抽空腹静脉血1ml,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BC、Hb、HCT、MCV、MCH、MO-HC.结果:男工红系参数变化较大,如RBC代偿性增多,Hb增高,MCV增大,则造成HCT增高,而MCH和MCHC降低,而导致RBC形态改变;而女工红系改变不明显.结论: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应注重改善施工条件,减轻劳动负荷,预防职业有关的疾病,提高筑路工人的健康水平.
作者:陈新敏;马义;王丰昌;钱江龙;李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例男性,30岁,藏族.2001-03-25因重症多脏器结核病人某县医院治疗,47d后病情加重,于05-11转我院.入院诊断:(1)双肺结核(Ⅲ型);(2)结核性脑膜炎;(3)骶尾部Ⅲ期褥疮.褥疮创面6cm × 5cm,见大量脓性分泌物.
作者:汪月琴;刘晓燕;孙显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科组建于1994-08,在学术建设中取得了一些经验.截止2001年底,我们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8篇,其中中华系列46篇,述评5篇,其它稿件137篇;主编出版专著3部,科普读物2部,参编专著15部.
作者:陈训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30例肌注MTX 1mg/kg,1次/2d,4次为1疗程,同时配合中药方剂.对照组30例单用MTX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包块吸收情况及血β-hCG(β-人绒毛膜促性腺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TX同时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较单用MTX疗效好.
作者:柏朝益;李胜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p53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VEGF、p53表达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检测.结果:65例NSCLC患者癌组织平均MVD为31.44±15.79,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55.4%.10例正常肺组织平均MVD为13.71±4.12,明显低于癌组织,P<0.01.在转移癌组织中MVD显著性高于无转移癌组,P<0.01;ⅢA-B期癌组织中MVD也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P<0.01.NSCLC中VEGF、p5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两者阳性表达都与患者的NSCLC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在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突变的p53可能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发挥作用.
作者:沈诚;范士志;蒋耀光;陈建明;李志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6年以来,我院收治5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无效的张力性气胸病人,均采用术前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明确肺漏气部位后再行剖胸手术治疗,对选择手术切口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淑君;杨华英;(了)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1年收治的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病变、滤泡型腺瘤发病率高,占55.0%;恶性肿瘤中,乳头状癌发病率高,占76.0%.乳头、核沟、毛玻璃样核、核体积增大、核重叠、砂粒体及核内假包涵体是乳头状癌的主要形态学特点.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滤泡型腺瘤、滤泡癌的鉴别依靠细胞参数.
作者:李涛;杨举伦;蔡学敏;魏永敬;蔡琳;权彤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经皮穿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静脉高价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临床上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壁硬,弹性差,易滑动,周围循环差,使穿刺难度和并发证的发生率增加,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2].
作者:赵小兰;刘小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院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开展出现了一个飞跃,包括医疗科技与经济效益在内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正在各个层次展开,其发展已打破了部门界限和行业界限.
作者:吴殿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语言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是人们心灵的表达.但语言具有明显的亲和力和排斥力.护士语言的亲和力,是指护士通过语言迅速与病人融洽起来,使之感到温馨,这对病人是巨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李华;陈惠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例男,57岁.因站立不稳、肢体活动笨拙8个月于2002-04-10人院.患者于2001-07-30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急行头颅CT检查示脑干出血,住院治疗后遗留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不能行走、站立不稳.2001-12-28又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四肢抖动,行头颅MRI检查诊断为脑干梗塞,经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
作者:谭秀玲;金善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例女,21岁,未婚.1992-12无明显诱因咳嗽、胸痛、气促,经对症治疗好转,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于1993-03-17入院.检查:T37℃2,P82次/min,Bp13.3/8.0 kPa.神智清,检查合作.胸廓对称无畸形,听诊左肺呼吸音略粗糙,右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罗音;X光片检查见右肺前段近隔面有一1.6cm×1.6cm园形致密影.
作者:张滇新;魏永敬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