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铃;朱红枫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青春期功血患者36例,用妈富隆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服药后子宫内膜变薄,服药3次后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服药3~7天阴道流血停止,完全血止的平均天数大出血组为3.24±1.35天,淋漓出血组为2.64±1.32天.两组治愈率分别为76%和73%.结论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明显,方法简便,副作用轻.
作者:丘惠娜;李法升;王竹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产前B超测定羊水指数对羊水过少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2004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院剖宫产、术前1周行羊水指数测定的584例孕妇,以羊水指数≤5.0cm、≤8.0cm分别为羊水过少标准,与剖宫产时实际测量羊水量进行对照分析,评价不同羊水指数在羊水过少中的诊断意义.结果羊水指数≤5.0cm与羊水指数≤8.0cm诊断羊水过少灵敏度分别为12.20%、56.10%,特异性分别为99.55%、92.3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羊水指数≤5.0cm相比,以羊水指数≤8.0cm诊断羊水过少更为合理.
作者:李娟;赵春华;王景坤;胡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对长沙市2005年度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标本采集用干滤纸血片法,采用酶免法检测血中促甲状腺素浓度.结果共筛查标本14 190例,确诊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16例,总的发病率为1.13‰.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够早期发现患儿,使其得以及时治疗,从而减少残疾儿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玲;贺骏;李霞;罗建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20年来,随着白血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和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仍有部分患儿复发,导致死亡,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微小残留病的存在.该文综述了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包括形态学方法、细胞培养法、单克隆抗体法、代谢酶测定、细胞遗传学方法、荧光原位杂交、免疫双标记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多聚酶联反应等,并阐述了临床检测的意义.
作者:吴红艳;刘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生殖功能障碍和代谢异常的常见疾患,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低度慢性炎症,促炎因子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核因子κB是炎症与IR联系的纽带,核因子κB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之一.该文将核因子κB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炎症、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作以综述,旨在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任娟;郑建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前使用的宫内节育器种类较多,且各有特点,均为活性宫内节育器.关于宫内节育器避孕机理方面的研究近年没有大的进展,在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副反应方面的研究较多.宫内节育器不仅用于避孕,也逐渐地试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该文分别就宫内节育器的作用机理、效果和安全性及避孕以外的其他用途进行综述.
作者:傅晓敏;黄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骨桥蛋白是整合素结合糖蛋白家族成员,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介导多种生物学的行为.其在子宫内膜和胚胎的特定时空性表达对妊娠建立和维持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集中在:①进行子宫-胎盘界面黏附和信号转导;②子宫内膜基质在胚胎入侵时进行蜕膜样变的产物;③胎盘及内膜免疫细胞产生,调节免疫行为和激肽产生.该文从以上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揭示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内在机制.
作者:牛志宏;冯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宫颈癌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尚未在人群中应用之前,普查仍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主要手段.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在细胞分子水平发现宫颈癌新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后所引起的一系列分子改变有可能作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替代标志物,用于早期识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宫颈疾病.本文就目前所研究的有关宫颈疾病的诊断性分子标志物作以综述.
作者:王静芳;郝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腹腔粘连可引起肠梗阻及不孕症,但与盆腔疼痛的关系尚不明确.慢性盆腔痛常采用腹腔镜进行检查,检查的同时可行粘连松解术,但其疗效不一.随机试验显示粘连松解术并不能有效治疗盆腔疼痛,可能与术后再粘连的形成有关,因此预防粘连的形成为关键.
作者:张巧利;吕淑兰;余姗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二恶英是伴随工业社会发展的副产品,是危害严重的环境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作用以及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毒性.近几年研究发现二恶英的胎盘毒性是其导致宫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阐明环境毒物导致的宫内死亡机制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对二恶英的胎盘毒性及其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侯蕾;陈必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 011例妇女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符合率.结果发现宫颈病变者1 828例,并与1 726例宫颈活检结果对照,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诊断的阳性率为94.42%,经病理确诊为宫颈不典型增生(CINI-III级)患者283例(14.06%),宫颈原位癌46例(2.52%),宫颈浸润癌32例(1.75%),宫颈慢性炎症1 406例(76.91%,含宫颈息肉),宫颈异位症1例,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总符合率是94.42%,诊断慢性宫颈炎的符合率为76.91%,诊断宫颈癌的符合率为 70.51%.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及筛查女性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雪莲;李锦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儿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成人相比,有许多共同特征,但又有其显著的特点.该文从儿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上,对该病目前研究的进展进行阐述.治疗主要以减轻或缓解打鼾、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及睡眠紊乱为主,多采用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持续正压通气、消除过敏原、减肥、氧疗等措施.
作者:丁辉;刘玺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取胎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680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中发生取胎困难的135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取胎顺利的545例剖宫产为对照组.结果胎儿娩出困难主要原因:胎儿因素占70.37%、子宫因素占14.81%、医源性因素占8.15%、术中子宫切口位置选择不当占4.42%、腹壁切口或子宫切口相对小占2.22%.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脏器损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等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只有手术指征选择准确、手术操作娴熟、技巧良好、耐心、细致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杨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用耦合剂介质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时的作用.方法将34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蒸馏水介质组161例和超声治疗用耦合剂介质组183例,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不同宫颈糜烂类型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超声治疗用耦合剂介质组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显著高于蒸馏水介质组82.43% VS 67.74%,60.94% VS 40.35%且前者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后者;两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声治疗用耦合剂能显著提高聚焦超声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缩短操作时间.
作者:刘玉娟;田耘博;李成志;王智彪;陈文直;吴仪佳;熊正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妊娠前进行口腔保健对妊娠期龈炎的预防效果,提出防治妊0娠期龈炎的佳方法及时机.方法将216名接受孕前咨询的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查初诊时的牙龈指数和孕后复诊时的牙龈指数. 结果在初诊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无明显差异(χ2=1.45,P》0.05),而在孕期3月和孕期6月复诊时,经过洁牙处理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显著(分别为χ2=39.77和χ2=29.33,P均《0.05),治疗组牙龈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孕前进行口腔专业保健并进行洁牙术对预防妊娠期龈炎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曹小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常见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 595例有流产史、死胎史、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小睾丸、原发或继发闭经等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183例,异常率11.47%,其中染色体多态性55例,占异常率的30.05%.不良孕产史、智力异常、性分化发育异常与不孕症的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45%、42.98%、23.84%.46,xx,inv(3)(p13;q29)和46,xx(8;18)(q11;q21)为世界首报核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智力生长发育迟缓、性分化发育异常、不孕及不良孕产史患者常见的重要原因.常规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翔;周萍;李旭;陈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现已被证实为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的有效标志.它的血浆浓度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临床心衰程度评分呈正相关.该文主要综述小儿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对小儿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陈铃;朱红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胚胎发育是非常复杂而且变化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外界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胚胎死亡或是胎儿畸形.随着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也受到人类的日趋重视.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它们对胚胎发育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该文主要就化学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陈希婧;黄荷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人乳头瘤病毒E5是一种转化作用的癌蛋白,是细胞膜或内膜整合蛋白.人乳头瘤病毒E5在感染的细胞中表达,主要在感染细胞克隆早期的繁殖、扩张中起重要作用.它干预生长因子受体,干扰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激酶,促进病毒癌基因转化,抑制抑癌基因表达,激活启动子促进病毒繁殖,并通过多种机制促使损伤细胞,通过细胞周期,使宿主细胞增殖、分化延缓、恶性化.近年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人乳头瘤病毒癌蛋白的功能差异,为人乳头瘤病毒诱导细胞永生化和致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该文将从E5对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反式激活作用和变异几方面综述E5的研究进展.
作者:蒙雅萍;李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5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儿之母均为O型血,子为A型血28例(50.0%),B型血28例(50.0%);生后36小时之内出现黄疸者40例(71.2%),多数黄疸程度较轻,但仍有11例(19.6%)为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部分病例伴有贫血、惊厥等表现.三项血清学诊断试验中有诊断意义的试验是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高达100%;采用了蓝光照射加其它药物综合治疗,达到很好的效果.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以黄疸为突出症状,可伴有贫血等其他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效果较好,抗体释放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减少误诊率.
作者:于丽英;曹明;刘绍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