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前口腔保健预防妊娠期龈炎的效果分析

曹小竺

关键词:妊娠期龈炎, 洁牙术, 口腔保健, 牙龈指数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前进行口腔保健对妊娠期龈炎的预防效果,提出防治妊0娠期龈炎的佳方法及时机.方法将216名接受孕前咨询的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查初诊时的牙龈指数和孕后复诊时的牙龈指数. 结果在初诊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无明显差异(χ2=1.45,P》0.05),而在孕期3月和孕期6月复诊时,经过洁牙处理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显著(分别为χ2=39.77和χ2=29.33,P均《0.05),治疗组牙龈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孕前进行口腔专业保健并进行洁牙术对预防妊娠期龈炎有良好的效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相关肽通过激活G-蛋白藕联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人体多系统中发挥作用.妊娠和非妊娠子宫肌及子宫底、子宫下段CRH结合能力和功能的不同可能与不同受体亚型表达多少相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拮抗剂的研发为治疗可卡因戒断反应、焦虑症和抑郁症开辟了新方向.

    作者:金丹;沙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易导致妊娠期糖尿病,而遗传、胰岛素信号系统、胎盘因素、葡萄糖转运蛋白、浆细胞分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等均参与胰岛素抵抗机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存在密切相关系.该文对上述因素参与胰岛素抵抗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以综述.

    作者:弋花妮;李娟;白晶;孙茜;彭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长沙地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分析

    目的对长沙市2005年度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标本采集用干滤纸血片法,采用酶免法检测血中促甲状腺素浓度.结果共筛查标本14 190例,确诊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16例,总的发病率为1.13‰.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够早期发现患儿,使其得以及时治疗,从而减少残疾儿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玲;贺骏;李霞;罗建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环氧化酶-2及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限速酶,环氧化酶-2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环氧化酶-2的基因结构和其表达调控、致癌机制,以及环氧化酶-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并进一步阐述环氧化酶-2对子宫内膜癌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推断环氧化酶-2抑制剂联合抗肿瘤药物有望成为有效的抗肿瘤治疗的新手段.

    作者:李丰玲;王月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分子标志物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宫颈癌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尚未在人群中应用之前,普查仍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主要手段.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在细胞分子水平发现宫颈癌新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后所引起的一系列分子改变有可能作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替代标志物,用于早期识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宫颈疾病.本文就目前所研究的有关宫颈疾病的诊断性分子标志物作以综述.

    作者:王静芳;郝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与妊娠免疫

    非经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因其在母胎界面滋养细胞表面的独特表达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就非经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的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妊娠免疫的关系,与病理性妊娠,如反复自然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面的新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彭冰;刘淑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化学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胚胎发育是非常复杂而且变化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外界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胚胎死亡或是胎儿畸形.随着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也受到人类的日趋重视.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它们对胚胎发育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该文主要就化学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陈希婧;黄荷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粘连、慢性盆腔痛与粘连松解术

    腹腔粘连可引起肠梗阻及不孕症,但与盆腔疼痛的关系尚不明确.慢性盆腔痛常采用腹腔镜进行检查,检查的同时可行粘连松解术,但其疗效不一.随机试验显示粘连松解术并不能有效治疗盆腔疼痛,可能与术后再粘连的形成有关,因此预防粘连的形成为关键.

    作者:张巧利;吕淑兰;余姗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进展

    近20年来,随着白血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和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仍有部分患儿复发,导致死亡,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微小残留病的存在.该文综述了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包括形态学方法、细胞培养法、单克隆抗体法、代谢酶测定、细胞遗传学方法、荧光原位杂交、免疫双标记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多聚酶联反应等,并阐述了临床检测的意义.

    作者:吴红艳;刘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维生素B12缺乏对女性和儿童健康的影响

    维生素B12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B12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新的医学研究热点.该文对近年来有关B12缺乏和神经管畸形、流产、早产、先兆子痫等不良妊娠结局和妊娠并发症的关系、B12缺乏对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影响、B12缺乏和乳腺癌的关系及B12缺乏和其他疾病的关系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赵亚玲;李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孕前口腔保健预防妊娠期龈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前进行口腔保健对妊娠期龈炎的预防效果,提出防治妊0娠期龈炎的佳方法及时机.方法将216名接受孕前咨询的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查初诊时的牙龈指数和孕后复诊时的牙龈指数. 结果在初诊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无明显差异(χ2=1.45,P》0.05),而在孕期3月和孕期6月复诊时,经过洁牙处理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显著(分别为χ2=39.77和χ2=29.33,P均《0.05),治疗组牙龈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孕前进行口腔专业保健并进行洁牙术对预防妊娠期龈炎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曹小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乳头瘤病毒E5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E5是一种转化作用的癌蛋白,是细胞膜或内膜整合蛋白.人乳头瘤病毒E5在感染的细胞中表达,主要在感染细胞克隆早期的繁殖、扩张中起重要作用.它干预生长因子受体,干扰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激酶,促进病毒癌基因转化,抑制抑癌基因表达,激活启动子促进病毒繁殖,并通过多种机制促使损伤细胞,通过细胞周期,使宿主细胞增殖、分化延缓、恶性化.近年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人乳头瘤病毒癌蛋白的功能差异,为人乳头瘤病毒诱导细胞永生化和致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该文将从E5对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反式激活作用和变异几方面综述E5的研究进展.

    作者:蒙雅萍;李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骨桥蛋白与妊娠建立和维持

    骨桥蛋白是整合素结合糖蛋白家族成员,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介导多种生物学的行为.其在子宫内膜和胚胎的特定时空性表达对妊娠建立和维持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集中在:①进行子宫-胎盘界面黏附和信号转导;②子宫内膜基质在胚胎入侵时进行蜕膜样变的产物;③胎盘及内膜免疫细胞产生,调节免疫行为和激肽产生.该文从以上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揭示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内在机制.

    作者:牛志宏;冯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颈病变的诊治进展

    宫颈病变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该文将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病变中的基因表达,及其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玲;原继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二恶英的胎盘毒性及研究进展

    二恶英是伴随工业社会发展的副产品,是危害严重的环境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作用以及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毒性.近几年研究发现二恶英的胎盘毒性是其导致宫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阐明环境毒物导致的宫内死亡机制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对二恶英的胎盘毒性及其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侯蕾;陈必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对小儿心功能的评估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现已被证实为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的有效标志.它的血浆浓度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临床心衰程度评分呈正相关.该文主要综述小儿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对小儿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陈铃;朱红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在世界上发生率约为20%,所占的伤残调整寿命年为12.3%.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生物、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特点,可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取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学校生活技能训练和心理咨询等方法可有效地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地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作者:王坚杰;张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47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份)和对照组(22份),治疗组予以盐酸纳洛酮静滴,其余疗法两组相同,治疗前后两组均检测血中β-内啡肽水平、血气分析;2周时均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β-内啡肽水平治疗组(5.38± 2.61)较对照组(47.98±13.77)显著降低,P《0.01;②血气分析水平治疗组(76.05±10.38)较对照组(62.80± 9.14)显著提高,P《0.01;③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显著(χ2=6.019,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从降低β-内啡肽水平、改善脑组织血氧供应等多个角度治疗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

    作者:王英宏;薛立军;刘杨君;肖毅;许玲;黄凌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共患病的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疾病,并且与儿童其他心理行为异常疾病的共患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故日益受到广泛重视.该文对目前国外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心理行为共患症,如双相性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等共患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朱庆庆;古桂雄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调节性T细胞与早期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在免疫调节中不可缺少的T细胞群,并且认为它在外周耐受尤其是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它可通过许多途径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从而维持免疫耐受.该文综述了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机制、它的表面标记和分泌的细胞因子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与早期妊娠的关系.

    作者:张源源;赵富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