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病变的诊治进展

张玲;原继荣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 阴道镜, 基因, 子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
摘要:宫颈病变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该文将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病变中的基因表达,及其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对小儿心功能的评估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现已被证实为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的有效标志.它的血浆浓度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临床心衰程度评分呈正相关.该文主要综述小儿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对小儿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陈铃;朱红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5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儿之母均为O型血,子为A型血28例(50.0%),B型血28例(50.0%);生后36小时之内出现黄疸者40例(71.2%),多数黄疸程度较轻,但仍有11例(19.6%)为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部分病例伴有贫血、惊厥等表现.三项血清学诊断试验中有诊断意义的试验是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高达100%;采用了蓝光照射加其它药物综合治疗,达到很好的效果.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以黄疸为突出症状,可伴有贫血等其他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效果较好,抗体释放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减少误诊率.

    作者:于丽英;曹明;刘绍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颈病变的诊治进展

    宫颈病变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该文将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病变中的基因表达,及其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玲;原继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在儿科的研究进展

    儿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成人相比,有许多共同特征,但又有其显著的特点.该文从儿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上,对该病目前研究的进展进行阐述.治疗主要以减轻或缓解打鼾、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及睡眠紊乱为主,多采用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持续正压通气、消除过敏原、减肥、氧疗等措施.

    作者:丁辉;刘玺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相关肽通过激活G-蛋白藕联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人体多系统中发挥作用.妊娠和非妊娠子宫肌及子宫底、子宫下段CRH结合能力和功能的不同可能与不同受体亚型表达多少相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拮抗剂的研发为治疗可卡因戒断反应、焦虑症和抑郁症开辟了新方向.

    作者:金丹;沙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取胎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680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中发生取胎困难的135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取胎顺利的545例剖宫产为对照组.结果胎儿娩出困难主要原因:胎儿因素占70.37%、子宫因素占14.81%、医源性因素占8.15%、术中子宫切口位置选择不当占4.42%、腹壁切口或子宫切口相对小占2.22%.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脏器损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等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只有手术指征选择准确、手术操作娴熟、技巧良好、耐心、细致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杨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分子标志物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宫颈癌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尚未在人群中应用之前,普查仍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主要手段.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在细胞分子水平发现宫颈癌新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后所引起的一系列分子改变有可能作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替代标志物,用于早期识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宫颈疾病.本文就目前所研究的有关宫颈疾病的诊断性分子标志物作以综述.

    作者:王静芳;郝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尼尔雌醇并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器的分析

    目的探讨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取环前5天每天单次口服尼尔雌醇2mg,于第6日手术前2小时米索前列醇200mg舌下含服后再进行取环术.并与32例常规取环者对比.结果研究组取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7.82% VS 67.42%,P《0.01).结论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者,可减少患者痛苦,取器成功率高,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樊淑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Rab25-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Rab25属于小G蛋白家族,与Rab11具有同源性,参与细胞的动力过程.新近有研究认为Rab25有可能成为卵巢癌治疗的又一新途径.该文综述了Rab蛋白的结构、功能,特别是囊泡形成、转运、粘附、锚定、融合等不同的运输阶段调控囊泡的运输.目前已知PIK3CA基因在晚期卵巢癌中表达明显增多,研究发现Rab25表达上调增加PIK3CA的活性,表明Rab25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病,与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樊杨;辛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与妊娠免疫

    非经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因其在母胎界面滋养细胞表面的独特表达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就非经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的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妊娠免疫的关系,与病理性妊娠,如反复自然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面的新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彭冰;刘淑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二恶英的胎盘毒性及研究进展

    二恶英是伴随工业社会发展的副产品,是危害严重的环境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作用以及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毒性.近几年研究发现二恶英的胎盘毒性是其导致宫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阐明环境毒物导致的宫内死亡机制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对二恶英的胎盘毒性及其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侯蕾;陈必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在世界上发生率约为20%,所占的伤残调整寿命年为12.3%.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生物、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特点,可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取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学校生活技能训练和心理咨询等方法可有效地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地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作者:王坚杰;张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细胞遗传学检查与临床疾病研究

    目的探讨常见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 595例有流产史、死胎史、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小睾丸、原发或继发闭经等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183例,异常率11.47%,其中染色体多态性55例,占异常率的30.05%.不良孕产史、智力异常、性分化发育异常与不孕症的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45%、42.98%、23.84%.46,xx,inv(3)(p13;q29)和46,xx(8;18)(q11;q21)为世界首报核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智力生长发育迟缓、性分化发育异常、不孕及不良孕产史患者常见的重要原因.常规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翔;周萍;李旭;陈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内节育器现状

    目前使用的宫内节育器种类较多,且各有特点,均为活性宫内节育器.关于宫内节育器避孕机理方面的研究近年没有大的进展,在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副反应方面的研究较多.宫内节育器不仅用于避孕,也逐渐地试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该文分别就宫内节育器的作用机理、效果和安全性及避孕以外的其他用途进行综述.

    作者:傅晓敏;黄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骨桥蛋白与妊娠建立和维持

    骨桥蛋白是整合素结合糖蛋白家族成员,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介导多种生物学的行为.其在子宫内膜和胚胎的特定时空性表达对妊娠建立和维持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集中在:①进行子宫-胎盘界面黏附和信号转导;②子宫内膜基质在胚胎入侵时进行蜕膜样变的产物;③胎盘及内膜免疫细胞产生,调节免疫行为和激肽产生.该文从以上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揭示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内在机制.

    作者:牛志宏;冯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孕前口腔保健预防妊娠期龈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前进行口腔保健对妊娠期龈炎的预防效果,提出防治妊0娠期龈炎的佳方法及时机.方法将216名接受孕前咨询的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查初诊时的牙龈指数和孕后复诊时的牙龈指数. 结果在初诊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无明显差异(χ2=1.45,P》0.05),而在孕期3月和孕期6月复诊时,经过洁牙处理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显著(分别为χ2=39.77和χ2=29.33,P均《0.05),治疗组牙龈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孕前进行口腔专业保健并进行洁牙术对预防妊娠期龈炎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曹小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环氧化酶-2及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限速酶,环氧化酶-2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环氧化酶-2的基因结构和其表达调控、致癌机制,以及环氧化酶-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并进一步阐述环氧化酶-2对子宫内膜癌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推断环氧化酶-2抑制剂联合抗肿瘤药物有望成为有效的抗肿瘤治疗的新手段.

    作者:李丰玲;王月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化学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胚胎发育是非常复杂而且变化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外界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胚胎死亡或是胎儿畸形.随着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也受到人类的日趋重视.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它们对胚胎发育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该文主要就化学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陈希婧;黄荷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脑卒中,又称新生儿脑梗死,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新生儿脑卒中多由动脉源性局部缺血所致,不仅可引起新生儿死亡,还可造成存活者终生残疾,如脑瘫、癫痫和行为认知缺陷等.因此,积极治疗脑卒中对神经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对该领域的研究已较深入,尤其在血管及神经再生、抗炎症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抗氧化损害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新生儿脑卒中预后以及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将对近年新生儿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研究作以综述.

    作者:张莉;母得志;屈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 011例妇女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符合率.结果发现宫颈病变者1 828例,并与1 726例宫颈活检结果对照,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诊断的阳性率为94.42%,经病理确诊为宫颈不典型增生(CINI-III级)患者283例(14.06%),宫颈原位癌46例(2.52%),宫颈浸润癌32例(1.75%),宫颈慢性炎症1 406例(76.91%,含宫颈息肉),宫颈异位症1例,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总符合率是94.42%,诊断慢性宫颈炎的符合率为76.91%,诊断宫颈癌的符合率为 70.51%.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及筛查女性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雪莲;李锦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