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B12缺乏对女性和儿童健康的影响

赵亚玲;李竹

关键词:维生素B12, 妊娠结局, 疾病, 女性, 儿童
摘要:维生素B12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B12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新的医学研究热点.该文对近年来有关B12缺乏和神经管畸形、流产、早产、先兆子痫等不良妊娠结局和妊娠并发症的关系、B12缺乏对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影响、B12缺乏和乳腺癌的关系及B12缺乏和其他疾病的关系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提供思路和依据.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对小儿心功能的评估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现已被证实为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的有效标志.它的血浆浓度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临床心衰程度评分呈正相关.该文主要综述小儿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激素原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对小儿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陈铃;朱红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环氧化酶-2及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限速酶,环氧化酶-2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环氧化酶-2的基因结构和其表达调控、致癌机制,以及环氧化酶-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并进一步阐述环氧化酶-2对子宫内膜癌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推断环氧化酶-2抑制剂联合抗肿瘤药物有望成为有效的抗肿瘤治疗的新手段.

    作者:李丰玲;王月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 011例妇女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符合率.结果发现宫颈病变者1 828例,并与1 726例宫颈活检结果对照,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诊断的阳性率为94.42%,经病理确诊为宫颈不典型增生(CINI-III级)患者283例(14.06%),宫颈原位癌46例(2.52%),宫颈浸润癌32例(1.75%),宫颈慢性炎症1 406例(76.91%,含宫颈息肉),宫颈异位症1例,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总符合率是94.42%,诊断慢性宫颈炎的符合率为76.91%,诊断宫颈癌的符合率为 70.51%.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及筛查女性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雪莲;李锦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与妊娠免疫

    非经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因其在母胎界面滋养细胞表面的独特表达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就非经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的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妊娠免疫的关系,与病理性妊娠,如反复自然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面的新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彭冰;刘淑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乳头瘤病毒E5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E5是一种转化作用的癌蛋白,是细胞膜或内膜整合蛋白.人乳头瘤病毒E5在感染的细胞中表达,主要在感染细胞克隆早期的繁殖、扩张中起重要作用.它干预生长因子受体,干扰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激酶,促进病毒癌基因转化,抑制抑癌基因表达,激活启动子促进病毒繁殖,并通过多种机制促使损伤细胞,通过细胞周期,使宿主细胞增殖、分化延缓、恶性化.近年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人乳头瘤病毒癌蛋白的功能差异,为人乳头瘤病毒诱导细胞永生化和致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该文将从E5对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反式激活作用和变异几方面综述E5的研究进展.

    作者:蒙雅萍;李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相关肽通过激活G-蛋白藕联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人体多系统中发挥作用.妊娠和非妊娠子宫肌及子宫底、子宫下段CRH结合能力和功能的不同可能与不同受体亚型表达多少相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拮抗剂的研发为治疗可卡因戒断反应、焦虑症和抑郁症开辟了新方向.

    作者:金丹;沙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颈病变的诊治进展

    宫颈病变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该文将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病变中的基因表达,及其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玲;原继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在儿科的研究进展

    儿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成人相比,有许多共同特征,但又有其显著的特点.该文从儿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上,对该病目前研究的进展进行阐述.治疗主要以减轻或缓解打鼾、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及睡眠紊乱为主,多采用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持续正压通气、消除过敏原、减肥、氧疗等措施.

    作者:丁辉;刘玺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共患病的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疾病,并且与儿童其他心理行为异常疾病的共患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故日益受到广泛重视.该文对目前国外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心理行为共患症,如双相性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等共患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朱庆庆;古桂雄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维生素B12缺乏对女性和儿童健康的影响

    维生素B12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B12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新的医学研究热点.该文对近年来有关B12缺乏和神经管畸形、流产、早产、先兆子痫等不良妊娠结局和妊娠并发症的关系、B12缺乏对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影响、B12缺乏和乳腺癌的关系及B12缺乏和其他疾病的关系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赵亚玲;李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激影响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躯体和心理应激均能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并在下丘脑、垂体、卵巢3个水平影响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其机制与应激引起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糖皮质激素、β-内啡肽过度释放等密切相关,而个体对应激的敏感性和中枢5-羟色胺能及γ-氨基丁酸能神经活性有关.

    作者:黎萍;郭锡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尼尔雌醇并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器的分析

    目的探讨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取环前5天每天单次口服尼尔雌醇2mg,于第6日手术前2小时米索前列醇200mg舌下含服后再进行取环术.并与32例常规取环者对比.结果研究组取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7.82% VS 67.42%,P《0.01).结论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者,可减少患者痛苦,取器成功率高,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樊淑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47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份)和对照组(22份),治疗组予以盐酸纳洛酮静滴,其余疗法两组相同,治疗前后两组均检测血中β-内啡肽水平、血气分析;2周时均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β-内啡肽水平治疗组(5.38± 2.61)较对照组(47.98±13.77)显著降低,P《0.01;②血气分析水平治疗组(76.05±10.38)较对照组(62.80± 9.14)显著提高,P《0.01;③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显著(χ2=6.019,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从降低β-内啡肽水平、改善脑组织血氧供应等多个角度治疗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

    作者:王英宏;薛立军;刘杨君;肖毅;许玲;黄凌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调节性T细胞与早期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在免疫调节中不可缺少的T细胞群,并且认为它在外周耐受尤其是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它可通过许多途径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从而维持免疫耐受.该文综述了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机制、它的表面标记和分泌的细胞因子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与早期妊娠的关系.

    作者:张源源;赵富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5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儿之母均为O型血,子为A型血28例(50.0%),B型血28例(50.0%);生后36小时之内出现黄疸者40例(71.2%),多数黄疸程度较轻,但仍有11例(19.6%)为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部分病例伴有贫血、惊厥等表现.三项血清学诊断试验中有诊断意义的试验是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高达100%;采用了蓝光照射加其它药物综合治疗,达到很好的效果.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以黄疸为突出症状,可伴有贫血等其他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效果较好,抗体释放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减少误诊率.

    作者:于丽英;曹明;刘绍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在世界上发生率约为20%,所占的伤残调整寿命年为12.3%.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生物、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特点,可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取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学校生活技能训练和心理咨询等方法可有效地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地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作者:王坚杰;张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细胞遗传学检查与临床疾病研究

    目的探讨常见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 595例有流产史、死胎史、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小睾丸、原发或继发闭经等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183例,异常率11.47%,其中染色体多态性55例,占异常率的30.05%.不良孕产史、智力异常、性分化发育异常与不孕症的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45%、42.98%、23.84%.46,xx,inv(3)(p13;q29)和46,xx(8;18)(q11;q21)为世界首报核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智力生长发育迟缓、性分化发育异常、不孕及不良孕产史患者常见的重要原因.常规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翔;周萍;李旭;陈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取胎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680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中发生取胎困难的135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取胎顺利的545例剖宫产为对照组.结果胎儿娩出困难主要原因:胎儿因素占70.37%、子宫因素占14.81%、医源性因素占8.15%、术中子宫切口位置选择不当占4.42%、腹壁切口或子宫切口相对小占2.22%.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脏器损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等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只有手术指征选择准确、手术操作娴熟、技巧良好、耐心、细致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杨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进展

    近20年来,随着白血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和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仍有部分患儿复发,导致死亡,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微小残留病的存在.该文综述了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包括形态学方法、细胞培养法、单克隆抗体法、代谢酶测定、细胞遗传学方法、荧光原位杂交、免疫双标记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多聚酶联反应等,并阐述了临床检测的意义.

    作者:吴红艳;刘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耦合剂应用于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用耦合剂介质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时的作用.方法将34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蒸馏水介质组161例和超声治疗用耦合剂介质组183例,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不同宫颈糜烂类型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超声治疗用耦合剂介质组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显著高于蒸馏水介质组82.43% VS 67.74%,60.94% VS 40.35%且前者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后者;两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声治疗用耦合剂能显著提高聚焦超声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缩短操作时间.

    作者:刘玉娟;田耘博;李成志;王智彪;陈文直;吴仪佳;熊正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