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不同给药方法效果及护理体会

王勤;罗金玲;程陆玲

关键词:罗哌卡因, 硬膜外阻滞, 剖宫产术, 新生儿, 自我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及利多卡因3种麻醉药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拟行剖宫产术359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R组127例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B组132例注射0.5%盐酸布比卡因;L组100例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观察3组患者不同麻醉用药硬膜外效果等情况.结果:R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B、L组,不良反应小于B及L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布比卡因及利多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剖宫产术中理想麻醉药.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硒酵母片中硒的含量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硒酵母片中硒的含量.在pH 2.00~3.00、60℃下,硒与3,3'-二氨基联苯胺(DAB)反应,形成稳定的Se-DAB络合物,显色反应在40 min内完成.在pH 7.00~7.50时,通过甲苯萃取,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50 nm下测定吸光度,在0~ 0.12 mg/ml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41.918C-0.317,相关系数r=0.9992.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应用于硒酵母片中微量元素硒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高先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3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150例和乙组150例进行相同常规治疗,乙组应用尼莫地平,观察甲,乙组临床效果.结果:乙组血肿量和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徐青青;金俊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

    目的:确定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120例鼻内窥镜下鼻腔手术鼻腔填塞物对患者引发的不适感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三种鼻腔填塞物,采用术后鼻腔填塞物对患者的影响分值评定标准,确定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较其他鼻腔填塞物更具优势.结果:通过对比分值可以看出PVA海绵通气管是三组中分值小的,能够确定PVA海绵通气管在减轻鼻腔填塞物对患者的损害,降低患者不适感具临床应用价值的.结论: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较其他鼻腔填塞物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冬杰;倪宏亮;王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寻求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1年6月接受治疗的12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名,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做出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PICC置管患者有积极作用,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临床.

    作者:张凤萍;陈新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竹叶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

    以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竹叶的水煎液中Cu、Fe、Zn在人体肠胃中的分配情况,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竹叶、竹叶水煎液以及水煎液中上述各元素水溶态和醇溶态的含量.初步探讨了酸度变化(人体胃肠酸度)对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布与作用靶位(胃、肠)的酸度有关.

    作者:郑秋岚;梁现蕊;徐水祥;孙丽华;鲁健章;李跃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

    对玉米须中黄铜类物质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黄酮类物质的佳提取工艺.为玉米须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农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地龙胶囊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复方地龙胶囊对面肌痉挛的治疗情况,鉴别复方地龙胶囊的治疗成效.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患者分为复方地龙胶囊搭配卡马西平片治疗组(32例)和卡马西平片治疗组(32例)分别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面肌痉挛发作率、面肌痉挛发作时间等明显好于卡马西平片治疗组,复方地龙胶囊组治愈率(90.7%)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片治疗组(71.9%).结论:复方地龙胶囊对于面肌痉挛具有很好的治愈效果.

    作者:张建勋;吴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羧甲基壳聚糖的新用途—银纳米粒子的绿色还原剂

    以一种新的制备银纳米粒子绿色方法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之上,借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扫描结果证实,通过调整反应溶液中的银氯离子比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新型绿色制备方法的产物尺寸.

    作者:龙毅;杨武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阑尾切除术后服用草果致急性肠梗阻病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也是社区常见病之一,表现为腹痛、发热、呈持续性加重.急性阑尾炎具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痛为特点,伴恶心、呕吐、乏力、发热、头疼等症状,疼痛多发生在右下腹,极少数发生在肝下区及左下腹.对1例异位阑尾切除术后服用草果致急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陈光明;冯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邵阳市2003~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邵阳市甲、乙、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12年邵阳市甲、乙、丙类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2003~ 2012年邵阳市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34种,共计179840例,死亡1020例,年均发病率253.52/10万,年均死亡率1.44/10万.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麻疹,占发病总数的84.07%;2003~2009年间死亡数较高的是狂犬病和肺结核,占死亡总数的84.35%,2010年之后死亡数居首位的是艾滋病.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麻疹是邵阳市流行广泛的传染病,近5年来手足口病、HIV/AIDS,梅毒疫情上升较快,急需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胡邵华;杨丽萍;肖善良;杨石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0~2013年通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全面、准确了解通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布特征,给上级主管部门制订并落实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布特征分析.结果:2010 ~ 2013年通江县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62.19/10万、0.11/10万和0.18%,2013年发病率高达142.80/10万,较前三年均显著上升.手足口病各月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发病为主(77.51%);人口密集度大、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尤其是诺江镇(50.73%)为高发地区;男性发病居多(61.19%);以1-2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53.83%);以散居儿童发病居多(68.38%).肠道病毒EV71是病例感染的主要病原体(62.20%).结论:2010~2013年通江县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应当进一步加强落实健康教育、疫情监测报告、聚集性病例早期预警与处置、病例及重症病例救治、监督检查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赵廷明;李平方;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GC/MS法测定人血中钩吻碱甲

    目的:建立GC-MS法测定人血中钩吻碱甲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pH 8.98的硼砂缓冲溶液调至碱性,经乙醚提取、混悬、离心,取有机层氮气吹干,残渣甲醇定容,离心,上清液GC/MS分析,测定钩吻碱甲,定性特征离子108、322,定量特征离子108.结果:钩吻碱甲在0.5~4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4),检测限为0.03 μg/ml,方法精密度5.8%,稳定性7.8%,回收率为63.8% ~66.9%,基质效应为128.0%.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测定人血中钩吻碱甲含量的方法.

    作者:马克芹;王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四逆汤及其加减方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人参四逆汤以及以3种经验方制成的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干姜、附子、甘草3种药材以及各单味药材的颗粒剂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简单、快速,适合四逆汤及其加减方中Cu、Cd、Pb、As、Hg的含量测定,为今后研究经方的现代剂型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张应蓉;贾宪生;杨玉琴;靳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及时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及时的治疗及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和恢复运动功能.

    作者:刘秀玉;林洋洋;刘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利用感官检测肉禽类食品质量

    我国的食品工业基础较差、起步较晚,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体商贩目无法纪,生产、销售掺伪、掺假食品,给消费者带来巨大危害.食品感官检测技术是一项对设备和专业知识依赖较小的检测方法,可以很方便的应用到普通消费者的日常食品选择上.

    作者:刘兆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不同给药方法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及利多卡因3种麻醉药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拟行剖宫产术359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R组127例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B组132例注射0.5%盐酸布比卡因;L组100例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观察3组患者不同麻醉用药硬膜外效果等情况.结果:R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B、L组,不良反应小于B及L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布比卡因及利多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剖宫产术中理想麻醉药.

    作者:王勤;罗金玲;程陆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抗凝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非瓣膜性房颤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以来收治的100例非瓣膜性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每日给患者服用一定量的阿斯匹林;观察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栓堵塞发生率分别是1.61%和8.61%,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6.2%和5.71%,但是两组患者的出血严重程度构成比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凝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有较好的疗效,而且用药比较安全,几乎没用什么不良反应,患者服用后血栓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王自豪;李素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56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采取了相应措施.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优质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陈雪燕;黄雅;廖薇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9例进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一对一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1d、术后3d、术后7d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耳鼻喉患者实施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小妮;赵晓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提高年轻外科医师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的体会

    目的:研究如何提高年轻外科医师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的体会.方法:总结近年来年轻医生在运用腹腔镜操作技术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和错误的方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结果:通过总结各种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对培养年轻医师如何正确的练习腹腔镜手术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是腹部外科近年来发展快的技术之一,如何认识和掌握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对外科医师的技术进步非常重要,对提高外科微创手术质量的意义重大.

    作者:谭立业;汪晶;安永男;许焕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