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褪黑素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吴珊珊;陈必良

关键词:褪黑素, 生殖医学, 应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摘要:褪黑素作为一种主要由松果腺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又重要的生理作用.褪黑素主要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通路合成,并能引起下游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褪黑素的受体广泛分布于大脑组织和性腺中,其对雌雄动物的生殖系统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实现对生殖功能的调控.该文对褪黑素在生殖医学和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对褪黑素的深入探讨有所裨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后并发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后并发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及围产儿结局,了解其临床特征.方法 对186例胎儿生长受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后有无并发子痫前期分为: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后并发子痫前期组(32例)和胎儿生长受限未合并子痫前期组(154例)进行比较.结果 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后并发子痫前期组的分娩孕周显著早于胎儿生长受限未合并子痫前期组(t=3.695,P<0.001);围产儿体重显著低于未合并子痫前期组(t=3.950,P<0.001);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高于未合并子痫前期组(χ2=6.124,P=0.013);诊断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周早于未合并子痫前期组(Wald=6.513,P=0.012).结论 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可能是胎儿生长受限孕妇易并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后并发子痫前期的围产儿预后较差,因此应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作者:刘大艳;王晨虹;李智泉;罗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危儿系统管理和早期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存活高危儿的预后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使这些高危儿健康地成长,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该文就高危儿的系统管理及早期干预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作者:帖利军;史晓薇;刘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SOCS3与早期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SOCS)3是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是对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的蛋白分子,且可被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产生,主要参与负调控白细胞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等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可调控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正常妊娠的维持与T细胞调节有关,因此,可以认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及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该文就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对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孙艳兰;程玲慧;曹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母乳喂养益处和现状的研究进展

    母乳喂养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对于儿童的语言、心理、行为等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展有保护性作用;同时能够预防高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成人肥胖和超重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能够降低母亲产后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和冠心病的风险;对于社会,母乳喂养能够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鉴于母乳喂养的种种益处,各国均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采取了行动.但母乳喂养率离预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母乳喂养指标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该文回顾了2006~2010年国内外对母乳喂养益处和现状的大量文献,并对搜索到的文献进行总结.

    作者:苏建强;戴耀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环芳烃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多环芳烃的产生及其蓄积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对儿童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管系统等均存在不良影响,并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该文就多环芳烃的来源、生物监测及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吴伟;吴美琴;颜崇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雌激素对绒毛膜上皮癌细胞的影响

    绒毛膜上皮癌(绒癌)恶性程度高,破坏力极强,严重地威胁着育龄期妇女的健康,其细胞生物学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雌激素为其中之一.雌激素对生殖、中枢神经等系统的发育及正常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亦对绒癌细胞产生影响.该文综述了雌激素对绒癌细胞的融合、增殖、端粒酶功能以及物质交换功能的影响作用.

    作者:安瑞芳;刘婷;韩冬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徒手旋转胎头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矫正产程中持续性枕后位的有效方法,以降低难产率.方法 对产程进入活跃期后持续性枕后位的92例产妇,经加强产力、改变孕妇体位、封闭宫颈水肿等处理,胎儿仍不能自然旋转为枕前位,且产程阻滞,为持续性枕后位者,辅以经孕妇腹壁推胎背成枕前位联合手法,行徒手旋转胎头.结果 92例中转胎位成功80例,失败12例,成功率为87.0%;无胎儿头皮擦伤、颅内出血、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软产道擦伤等并发症.结论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胎头,可改善胎头以佳的径线和头盆关系使胎儿以枕前位顺利娩出,降低难产及剖宫产率.

    作者:卢芳;谢美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外用雌激素软膏和盆底功能锻炼康复对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45~55岁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妇女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盆底功能锻炼康复(组1)、雌激素软膏外用(组2)和盆底功能锻炼康复联合雌激素软膏外用(组3)的治疗方法,随访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治疗后3个月,各组尿失禁量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t分别为28.75、36.49、33.25,均P<0.01),组1(2.48±1.20g)与组3(1.84±1.62g)治疗后尿失禁量少于组2(4.25±2.42g);②组1总有效率高于组2(96.67% vs 70.00%;χ2=7.68,P<0.01),组3总有效率高于组2(100.00% vs 70.00%,P=0.00);③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3组Kupperman评分均明显减低,其中组2(16.80±4.21)、组3(16.23±3.38)评分均低于组1(38.41±6.82,t值分别为14.81、15.99,均P<0.01).结论 单用盆底功能锻炼康复对改善尿失禁效果明显,单用雌激素软膏外用可有效减轻围绝经期症状,盆底功能锻炼康复联合雌激素软膏外用不仅可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尿失禁,同时可减轻围绝经期症状.

    作者:白雅卉;谢琪;闫海燕;于学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乳牙充填术中四手操作技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乳牙充填术中四手操作与患儿配合度、椅旁时间及充填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10例患儿分为传统治疗组(90例)和四手操作组(120例),进行患儿配合度、椅旁时间和材料脱落率比较.结果 配合度四手操作组为2.4±0.5,传统治疗组为1.9±0.4;平均椅旁时间四手操作组为20.4±6.2分钟,传统治疗组为34.5±8.4 分钟;6、12个月材料脱落率四手操作组为6.7%、8.3%,传统治疗组为20.0%、24.4%.两组3个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四手操作可缩短乳牙充填治疗时间、降低脱落率,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减少对牙科恐惧症的发生.

    作者:张敬雷;郭灿亮;游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三亚中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产妇立即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μg,并静脉给予5%葡萄糖250mL加缩宫素20U;对照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静脉注射5%葡萄糖250mL加缩宫素20U.观察两组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出血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后2、24小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2.56±42.93mL和205.63±50.27mL;而对照组则为181.64±48.38mL和264.31±51.4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08、5.25,均P<0.01).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 配伍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缩宫素.

    作者:方开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胎盘早剥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生化指标的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重度子痫前期诱发的胎盘早剥孕妇血清中CA125、甲胎蛋白和胎盘生长因子水平,探讨其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孕妇血清中CA125、甲胎蛋白和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并对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胎盘早剥组CA125和甲胎蛋白的水平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升高(174.1±79.4U/mL vs 56.3±13.6U/mL,295.9±83.5ng/mL vs 199.6±43.1ng/mL;t值分别为10.14、6.36,均P<0.01);胎盘生长因子的水平明显降低(64.3±29.2pg/mL vs 96.5±42.7pg/mL;t=15.04,P<0.01).结论 血清中CA125、甲胎蛋白和胎盘生长因子等生化参数作为胎盘早剥的预测及早期诊断的研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宋莉莉;刘世凯;李铁军;陈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ASCUS患者HPV-DNA检验结果的分析

    目的 通过HPV-DNA检测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临床分流管理,为临床治疗方法 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杂交捕获法(HC2)对891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为ASCUS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包括13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结果 891例患者检测结果 阳性者566例,占63.5%;其中高危型HPV-DNA阳性者190例,占21.3%,低危型HPV-DNA阳性者376例,占42.2%;阴性者325例,占36.5%.结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有效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其为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周桂华;谭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孕妇身体质量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孕妇身体质量指数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妇女90例为研究对象.测量孕妇临产时身体质量指数、血糖、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指标,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 90例孕妇的血糖水平为5.3±1.2 mmol/L、年龄为26.2±6.0岁、身体质量指数为23.8±3.9 kg/m2,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425.4±1 433.0g.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身体质量指数、年龄成正相关(身体质量指数偏相关系数:r=0.817,P=0.000;年龄偏相关系数:r=0.228,P=0.033),且孕妇身体质量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线性关系.结论 孕妇身体质量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正相关关系,检测孕妇身体质量指数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易清华;凌晟荣;黄晓燕;易村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早期干预对预防HIE患儿脑瘫发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疗效、旨在降低残障率.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2月在咸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来儿保康复科做早期干预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排除先天畸形、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分为干预组39例与对照组28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即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喂养指导,未接受早期干预.两组患儿均在3、6个月进行Gesell发育筛查.结果 在3个月时进行Gesell发育筛查,干预组在应人能、动作能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3和1.80,均P<0.05),但在应物能和语言能上,两组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6个月时干预组在应人、应物语言、动作4个方面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8、5.51、3.95和6.53,均P<0.05).患儿1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患儿脑瘫例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结论 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预后,降低残障的发生.

    作者:倪仙玉;闫红霞;沈鹏;赵战绒;郝荣;秦红;王琪;南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12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妊娠结局,并与同期120例正常妊娠者的妊娠结局比较.结果 ①并发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以肝功能异常组发病率高,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次之,正常妊娠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肝功能异常组与其他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脐血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DNA阳性)有4.17%母婴垂直传播,且HBV-DNA阳性孕妇垂直传播率高.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肝功能异常对这些妊娠并发生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母亲HBV-DNA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马芳芳;王厚照;陈云;谢则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胚胎发育异常所致流产及管理

    自然流产是产科常见病之一,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自然流产的原因常常难以被发现,胚胎发育异常是造成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胚胎的外观畸形,染色体核型异常进行诊断和评估是寻找自然流产原因的重要途径,而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对于发现胚胎染色体异常及减少流产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晓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Skp2、C-my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Skp2、C-my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宫颈内瘤样病变各10例、宫颈癌组织30例中Skp2、C-myc的表达.结果 Skp2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6.7%,高于宫颈内瘤样病变(均为阴性)(P<0.05)和正常宫颈组织(均为阴性)(P<0.05).Skp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有关,与淋巴转移无关(P>0.05).C-myc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是83.3%,显著高于宫颈内瘤样病变(P<0.01)和正常宫颈(阴性表达)(P<0.01).C-myc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与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无关.结论 C-myc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Skp2的表达提示预后不良.Skp2、C-myc蛋白的检测可为判断宫颈癌恶性进程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史枫;王志敏;王茜;李云鹏;梁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武汉市城区孕妇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调查

    目的 了解围产门诊孕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知晓度、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12月在武汉市江岸区妇幼保健院围产门诊首次建立围产保健手册的1 264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与宣传,其中1 249位孕妇自愿接受了血清学检测.结果 孕妇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6.03%,对妇幼保健机构能提供免费艾滋病病毒筛查的知晓率为33.33%,艾滋病病毒检测率达98.81%,检测阳性为零.若要求自费筛查艾滋病抗体,只有38.05%的孕妇愿意主动接受检测,61.95%的孕妇拒绝自费检测.结论 对妇幼保健机构能提供免费艾滋病病毒筛查的知晓率较低,在涉及到自费筛查时,拒查的比例较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孕妇主动自愿咨询检测是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 和措施.

    作者:黄俊;许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褪黑素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褪黑素作为一种主要由松果腺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又重要的生理作用.褪黑素主要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通路合成,并能引起下游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褪黑素的受体广泛分布于大脑组织和性腺中,其对雌雄动物的生殖系统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实现对生殖功能的调控.该文对褪黑素在生殖医学和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对褪黑素的深入探讨有所裨益.

    作者:吴珊珊;陈必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女性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其伴发疾病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女性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及合并相关疾病情况,说明女性人群血尿酸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从2006~2008年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健康体检资料中整群抽取20岁以上完成全部项目检查并且资料完整的女性6 207例,分析不同年龄组女性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分布情况,对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的身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各项指标以及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女性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6.72%,并且随年龄增长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从40~岁开始,各年龄组(40~、50~、60~、70~)高尿酸血症患病率(5.56%、9.57%、11.72%、23.26%)与20~(2.08%)和30~发组患病率(2.5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7.188、48.460、63.390、154.787及17.920、60.478、79.293、201.710,均P<0.001);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研究对象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9.719、22.659、12.292、96.967、417.309,均P<0.001).结论 女性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有关,加强女性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其伴发疾病的筛查必不可少,可及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薛森海;赵长海;孙丽娟;王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