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蕴琪;吕小利
目的 探讨子宫肌层厚度联合宫颈管长度在诊断早产中的作用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北京美华妇儿医院早产的84例孕妇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9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不同部位子宫肌层厚度、宫颈管长度、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分娩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t=2.164,P<0.05).观察组宫底部肌层厚、子宫体部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87、2.463,均P<0.05),而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宫颈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44、3.324,均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5.658、6.583、4.357,均P<0.05),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70、2.908,均P<0.05),两组分娩方式无显著性差异(χ2=0.002,P>0.05),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t=1.124,P>0.05).结论 子宫肌层厚度联合宫颈管长度对早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参考.
作者:范冬徽;郭小静;杨小梅;郭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6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SLE合并妊娠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妊娠成功并分娩活婴与否分为成功妊娠组和失败妊娠组两组.观察并采集两组患者的雷诺现象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低补体C3及C4发生率、狼疮复发率、抗 Ro/ SSA 抗体阳性率、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率、狼疮性肾炎发生率、抗 La/ SSB 抗体阳性率等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的SLE持续时间、年龄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无明显关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4、2.413,均P>0.05),孕周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关联,失败妊娠组患者孕周少于成功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2,P=0.035).两组患者的雷诺现象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低补体C3及C4发生率、抗 Ro/SSA抗体阳性率、抗La/SSB 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8、2.23、1.87、2.14、2.33,均P>0.05),失败妊娠组狼疮性肾炎、抗aCL阳性、狼疮复发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成功妊娠组(χ2值分别为4.45、8.36、5.1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果显示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重要影响因素包括雷诺现象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低补体C3及C4发生率、狼疮复发率、抗 Ro/SSA 抗体阳性率、抗aCL阳性率、狼疮性肾炎发生率、抗 La/SSB 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15、1.38、1.20、1.33、1.19、1.48、1.24、1.23,均P<0.05).结论 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重要影响因素包括雷诺现象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低补体C3及C4发生率、狼疮复发率、抗 Ro/SSA 抗体阳性率、抗aCL阳性率、狼疮性肾炎发生率、抗 La/SSB 抗体阳性率;故此,为减少或避免SLE 合并妊娠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产科和风湿病专家共同处理患者,在患者孕期和产后监测相关免疫指标,对患者的妊娠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从而使患者妊娠结局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赵婧;程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可造成孕产妇子痫发作,产时、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对母婴危害极大.脂肪组织是脂质储存的场所,可分泌脂肪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瘦素等,参与调节糖脂代谢及炎症反应.内脂素(visfatin)和网膜素(omentin)是近几年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文献报道其可能对HDCP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但结论并未统一.
作者:王桃桃;祁文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前彩超筛查单脐动脉(SUA)合并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彩色超声筛查的28 011例,筛查出98例SUA病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98例正常产检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的畸形发生率、脐动脉血流、妊娠结局等.结果 SUA的发生率为0.35%(98/28 011),SUA组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24.49%(24/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1/98)(χ2=24.25,P=0.00),SUA组的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25、5.67、13.28,均P=0.00).SUA组的不良妊娠结局为16.33%(16/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0).结论 彩超对SUA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且彩超能在中孕期对SUA合并畸形进行有效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和围产儿病死率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闫冰;孙涟漪;万长辉;林建树;蔡新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在玉环县人民医院妇科病房住院的136例自然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玉环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正常体检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检测血清25-(OH)D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为(51.76±6.86)nmol/L,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为(59.55±7.79)nmol/L,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02,P<0.05);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为44.12%,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为26.67%,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4,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自然流产发生的风险.
作者:叶瑛瑛;王金辉;叶天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妊娠,可以产生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的母体并发症.介于我国高剖宫产率,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生明显增加.目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式等仍有有很多值得探讨研究的地方.该文旨在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及总结,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蕴琪;吕小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清瘀利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及母婴结局.方法 选取青海省交通医院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行淤利胆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清汤,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肝生化指标、瘙痒程度、临床疗效及母婴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经治疗后,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瘙痒程度评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早产、宫内窘迫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6.63、19.22、14.94、6.67、24.51、4.89、15.42、13.82、17.02,均P<0.05);实验组的给药后分娩孕周延后(t=26.34,P<0.01);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70.00%(4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P<0.01).结论 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清瘀利胆汤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肝生化指标,降低瘙痒程度,提高母婴结局.
作者:马西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观察妊娠晚期双胎孕妇盆底的改变,以期为其产后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25例双胎孕妇(Ⅰ组)、25例单胎孕妇(Ⅱ组),20例健康未生育女性(Ⅲ组)作为研究对象,于妊娠晚期进行盆底超声检查,测量前盆腔脏器参数,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①三组间年龄、身高无统计学差异(F分别为0.048、0.006,均P>0.05),Ⅰ组BMI增加量多于Ⅱ组(t=3.892,P<0.05);②三组间Djx、Dvx、△D、βj、βv、αj、α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00~32.757,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Ⅰ组与Ⅲ组,Djx、Dvx、△D、βj、βv、αj、αv值有统计学意义(t8.782-30.371,均P<0.05);Ⅱ组与Ⅲ组,Dvx、△D、βj、βv、αj、αv值有统计学意义(t值9.153~29.352,均P<0.05);Ⅰ组与Ⅱ组,Djx、△D、β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2~32.562,均P<0.05);③孕妇BMI增加量、胎儿体质量与△D均为负相关(r值分别为-0.917、-0.795,均P<0.05).结论 双胎孕妇BMI增量明显多于单胎孕妇,其盆底前盆腔脏器多个参数受到影响,产后康复应提早进行.
作者:乞艳华;余珊珊;李小鹏;刘娜;蔡东阁;周琦;邬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对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25例孕晚期有明显耻骨联合分离症状的孕妇并进行临床干预,采用经会阴超声检查产前、产后耻骨联合间距,评价干预前后耻骨联合间距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孕妇均顺利分娩,其中剖宫产7例,阴道分娩18例,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均有一定程度恢复,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耻骨联合间距、VAS评分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47、8.323,均P<0.05);耻骨联合间距>10mm比例和VAS>4分比例组内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844、11.105,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耻骨联合间距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613,P=0.034);耻骨联合间距>10mm比例和VAS>4分Kappa检验一致性系数为0.42.结论 耻骨联合间距与疼痛VAS评估评分存在正相关,但间距>10mm与VAS评分>4分无明显相关.
作者:胡海燕;张静芳;张美;韩秀清;韩转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惊厥视频脑电图(VEEG)特点及对新生儿惊厥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至2015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新生儿惊厥住院并且行VEEG检查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比较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期VEEG异常特征和程度、新生儿期VEEG异常程度与婴幼儿期有否惊厥和神经发育异常的关系.结果 ①收录符合条件新生儿共61例,新生儿期VEEG轻度异常29例(47.5%),以阵发性异常和复合异常为主;中度异常24例(39.3%),以阵发性异常为主;重度异常7例(11.5%),以背景活动异常为主;暴发-抑制1例(1.6%).新生儿期VEEG严重程度与以后惊厥发作无相关性(rs=0.177,P=0.168),与神经发育不良显著相关(rs=0.486,P<0.001),婴幼儿期仍有惊厥发作与神经不良预后显著相关(rs=0.799,P<0.001);②出院后随访到39例,2例死亡,癫痫19例,其中治疗后仍有惊厥发作14例,有神经发育不良16例.新生儿期VEEG与婴幼儿期VEEG严重程度显著相关(rs=0.913,P<0.001);③新生儿期VEEG背景活动异常明显者以后神经发育不良发生率高(87.5%).随访VEEG有背景活动异常和复合异常者100%有神经发育不良;阵发性异常和成熟性异常者神经发育不良率分别为50.0%和33.3%.结论 新生儿惊厥VEEG异常程度及背景活动对判断神经发育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宋彩虹;姜毅;侯新琳;汤泽中;周丛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探讨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是否降低中转剖宫产率以及如何应对其剖宫产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住院分娩行腰硬联合镇痛分娩足月、单胎、头位中转剖宫产126例,与资料比较(150例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影响因素和指征分析)中转剖宫产率、手术指征及术中出血、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率13.09%,与资料无镇痛组9.2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05).腰硬联合镇痛组中转剖宫产手术指征:产程延长/停滞38例,胎头位置异常32例,胎儿窘迫22例,其他34例.无镇痛组中转剖宫产手术指征:其中63例为社会因素、珍贵儿等因疼痛拒绝阴道试产要求行剖宫产,其余指征与研究组相同.各手术指征构成比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56、15.47、5.64、6.77,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3、0.46、0.82,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未降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其手术指征与无镇痛组基本相同,但无社会因素手术指征,且各手术指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产程延长/停滞居第一位,可能与腰硬联合镇痛相关,可以通过产时适时应用缩宫素、第二产程停止镇痛泵及体位变换等应对.另外,可以通过孕期体重控制预防巨大儿、早期诊断处理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等降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
作者:郭靖;赵瑞丽;常姣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济南军区总医院94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经过常规诱导后,研究组持续泵入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持续泵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4、1.42、1.21,均P>0.05),两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51、-0.97、0.31,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肌肉震颤、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6、5.28,均P<0.05),两组患者呕吐、恶心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4、1.01,均P>0.05).结论 BIS指导下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安全高效并且对心血管影响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张伟;田明静;高成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22例符合引产指征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2患者采用欣普贝生进行引产,划分为欣普贝生组;另外120例患者采用双球囊进行引产,划分为球囊组.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促宫颈成熟效果以及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球囊组孕产妇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孕产妇的89.22%(χ2=13.616,P<0.05).两组孕产妇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293、1.002、1.224,均P>0.05)、产钳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283,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为(6.29±2.18)h,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10.31±3.29)h,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71,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82.5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的65.69%(χ2=8.264,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50%,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34.31%(χ2=8.264,P<0.05).欣普贝生组孕产妇中有4例(3.92%)出现引产并发症,而球囊组孕产妇中有5例(4.17%)出现引产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9,P>0.05).结论 双球囊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引产效果显著优于欣普贝生,并且不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胡叶青;霍文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研究克罗恩病(CD)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儿童CD发病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检测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32例CD患儿和30名正常对照儿童的血清白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17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D患儿血清中的IL-2、IL-4、IL-6、TNF-α、IL-17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2.822、2.643、5.713、2.962、3.183,均P<0.05);而血清中的IL-10、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2.554、2.634,均P<0.05).此外,儿童CD活动指数(PCDAI)评分为中重度的患儿血清TNF-α、IL-2和IL-17A水平显著高于评分为轻度的患儿(t值分别为2.233、2.332、2.531,均P<0.05);而血清IFN-γ、IL-4、IL-6及IL-10水平的PCDAI评分则中重度活动与轻度活动CD患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正常儿童相比,CD患儿存在明显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而且疾病活动度不同其细胞因子水平亦有差异,提示细胞因子水平紊乱在儿童CD发病及病情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华君;赵忠艳;林小春;方玲娟;闫秀梅;黄开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两种微刺激方案克罗米芬(CC) +来曲唑(LE) +促性腺激素(Gn)和安宫黄体酮(MPA)+Gn先后在42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42例卵巢低反应患者,该42例患者先使用CC+LE+Gn方案(A方案),形成可利用胚胎移植后未孕,改用MPA + Gn方案(B方案).比较两种方案的Gn总量、促排天数、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日血清雌二醇(E2) 、黄体生成素(LH) 、孕酮(P)水平、平均获卵数、卵泡早排率、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胚率等各项指标.结果 两种方案相比较,促排天数无统计学差异(t=3.42,P>0.05),但B方案的Gn总量明显高于A方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5).注射GnRH-a日血清E2 、LH 、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75、1.28、1.41,均P>0.05),B方案获卵数明显多于A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5),但两种方案卵泡早排率、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均无统计学差异(t/χ2值分别为2.01、5.32、2.86、3.87,均P>0.05).结论 卵巢低反应患者IVF/ICSI促排卵周期应用CC+LE+Gn微刺激方案和MPA+Gn微刺激方案临床效果相近,并且前者Gn使用总量较后者低,因此可减轻患者单周期治疗费用.
作者:李静;乔洪武;王兴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部队新生儿耳聋易感基因的携带率及突变类型,并分析部队新生儿与普通人群新生儿之间耳聋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类型的差异.方法 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北部战区所属部队官兵所生新生儿937例进行GJB2(c.35delG、c.235delC、c.176del16、c.299 del AT)、SLC26A4(IVS7-2A>G和c.2168 A>G)、GJB3(c.538C>T)、线粒体12S rRNA (m.1494 C>T和m.1555 A>G)4个常见耳聋易感基因9个突变热点检测.结果 937例新生儿中,耳聋基因突变31例(3.31%).其中GJB2 13例,突变携带率为1.39%(13/937),包括c.176del16 2例(0.21%),c.235delC 6例(0.64%),c.299 del AT 5例(0.53%),而c.35delG 0例;SLC26A4基因突变13例,突变携带率为1.39%(13/937),均为IVS 7-2 A>G位点;GJB3基因突变2例(0.21%),皆为单基因杂合突变,无纯合突变;线粒体12S rRNA1555 A>G均质突变3例(0.32%),无异质突变.结论 与普通人群相比,部队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类型相同,但携带率处于偏低水平,可能与样本量少引起的偏差有关,也可能与军人身体素质优于普通人群有关.耳聋基因筛查有利于药物性和迟发性耳聋的早期发现,是耳聋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的重点.
作者:郝冬梅;邹朋书;曹东华;张宁;于月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产妇在产程潜伏期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自愿选择分娩镇痛的单胎初产妇420例,排除硬膜外阻滞禁忌症和药物过敏者,进行随机编号分组,每组210例.一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S组),一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1.5μg/mL(F组).待宫口>2cm时进行硬膜外穿刺分娩镇痛,先硬膜外推注1%利多卡因5mL,10分钟后推注混合液8mL.记录VAS疼痛评分、产妇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产程时间等. 结果 产程各时点中,S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F组(t值分别为8.58、6.53、4.14、2.55,均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如头晕、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5、0.10、0.09,均P>0.05),两组新生儿产后5min的Apgar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54,P>0.05). 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有良好镇痛效果安全有效,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成昌君;席春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分析女性更年期患者膳食结构的合理性,为开展更年期患者饮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年期综合管理门诊的患者,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健康相关信息及饮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更年期患者中,每日谷薯类及杂豆、蔬菜、水果、畜禽肉、鱼虾类、大豆类及坚果、蛋类、奶类及奶制品、油脂平均摄入量分别为184.0g、471.5g、300.2g、99.0g、33.9g、9.5g、42.5g、236.4g、34.3g.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供能比为51.6%:15.0%:33.4%.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15)的患病率是71.4%,常见的5个症状分别是:疲乏(84.9%)、易激动(77.3%)、骨关节肌肉痛(76.5%)、失眠(73.9%)、潮热(70.6%).体重超标人群较体重正常人群更易患更年期综合征(χ2=5.50,P=0.02).仅10.0%的更年期患者曾接受过更年期的膳食指导.结论 更年期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相关健康知识欠缺,有必要对更年期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
作者:席思思;胡哲文;白文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再发惊厥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儿科住院的>28天且新生儿期发生过惊厥的患儿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为期1~36个月的随访,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对2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进行病史采集,结果表明,引起新生儿惊厥的首要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占35%;发作类型以微小发作为主,占45%;新生儿期惊厥患儿有孕产高危因素者7例,有惊厥家族史者2例,影像学异常者10例,脑电图异常者14例;对20例新生儿惊厥进行长期随访, 12例出现不同程度运动及智力发育落后;12例出现癫痫发作,其中10例患儿发作减少<50%,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诊断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对可能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期影像学异常及脑电监测结果异常对预后评估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结论 新生儿惊厥病因以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主.新生儿惊厥可继发癫痫及发育落后,且通常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新生儿惊厥预后应作出早期判断及干预.
作者:叶高波;刘宇;杨琳;黄绍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围绝经期月经异常妇女阴道凝胶给药与肌内注射黄体酮的黄体支持效果,为提高黄体支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进行黄体酮给药的79名围绝经期月经异常妇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肌内注射组与阴道凝胶给药组,肌内注射组患者每日肌内注射黄体酮油剂,阴道给药组患者每日阴道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利用电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测定法对所有患者给药后的血中孕激素以及子宫内膜孕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阴道凝胶给药组患者给药后子宫内膜孕激素水平为(11.15±11.45)nmol/L,明显高于肌内注射组患者给药后子宫内膜孕激素水平(2.55±1.89)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89,P<0.05),而两组患者给药后血中孕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586,P>0.05).阴道凝胶给药组共有4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肌内注射组的23.08%(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59,P<0.05).结论 绝经妇女阴道凝胶给药黄体酮的子宫内膜孕激素水平更高且用药后较少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王韦;李萍;董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