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苏彦捷
母爱行为影响婴儿生理心理发展,而母爱行为又与分娩方式有关,且催产素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该文综述了母爱行为的一般特点以及分娩方式和催产素与母爱行为的相互关系,探究剖宫产对孕期及产后母爱行为 、亲子互动及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分析从基因到激素的生理机制,为倡导自然分娩的健康宣教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围产期保健以及与母爱行为有关的教育教养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作者:陈霞;苏彦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血脂与新生儿体重及巨大儿出生的关系.方法 受检对象为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解放军第306医院妇产科自然受孕 、足月单胎分娩巨大儿的健康孕妇(96例,巨大儿组)和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的健康孕妇(140例,对照组),测量孕妇孕前身高 、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在孕36~37周检测空腹血脂,测量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与体重,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巨大儿组孕妇的身高 、孕前体重 、孕前体质量指数 、分娩前体重 、分娩时孕龄 、甘油三脂 、血浆动脉硬化指数(AIP)、新生儿体重 、新生儿身长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χ2=-4.924~6.562,均P<0.01);而且身高 、孕前体重 、孕前体质量指数 、分娩前体重 、分娩时孕龄 、甘油三脂及血浆AIP均与新生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3、0.254、0.199、0.280、0.508、0.213、0.238,均P<0.01);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体重与AIP呈正相关(β=0.423,P<0.05).结论 孕期血脂水平普遍升高,孕期甘油三脂水平过度升高可能与巨大儿发生的危险性有关,此外AIP有可能对观测血脂与巨大儿的相关性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周玲;王莉;张妍;陈秀芳;宋淑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RNA结合蛋白QKI-5、Ezrin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至2017年在浙江大学舟山医院就诊且诊断为浆液性卵巢癌的患者40例及正常女性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卵巢组织标本中的RNA结合蛋白QKI-5、Ezrin的表达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QKI-5 mRNA、Ezrin在浆液性卵巢癌患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的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t值分别为2.71、3.72,均P<0.05).浆液性卵巢癌组织样品中Ezrin阳性率为97.50%,对照组卵巢上皮组织细胞中Ezrin阳性率为100.00%,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51,P=0.48).结论 RNA结合蛋白QKI-5、Ezrin的表达下调与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的发生发展等临床病理过程相关,这两个指标有望成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并可能为卵巢癌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朱士杰;施正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2(C-erbB-2)、抑癌基因p53(p53)、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保存的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80例,同时选取正常子宫内膜标本8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标本8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三种标本C-erbB-2、p53、Ki-67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C-erbB-2、p53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5%、52.50%和68.75%,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C-erbB-2:χ2值分别为51.23、17.07;p53:χ2值分别为44.06、16.78;Ki-67:χ2值分别为34.49、13.33,均P<0.05);不典型增生组织C-erbB-2、p53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75%、21.25%和40.0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χ2值分别为12.17、16.78、5.70,均P<0.05);C-erbB-2表达与患者组织分级 、肌层浸润 、临床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χ2值分别为14.92、22.31、7.28、14.46,均P<0.05);p5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有关(χ2=9.22,P<0.05);Ki-67表达与患者组织分级有关(χ2=13.48,P<0.05);C-erbB-2表达与p53和Ki-67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27、0.35,均P<0.05),p53与Ki-67呈正相关(rs=0.55,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C-erbB-2、p53和Ki-67表达明显升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文姗;韦励;陈艳雅;吴雪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丙戊酸诱发癫痫患儿高氨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丙戊酸(VPA)单药治疗3个月以上的的癫痫患儿1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服用VPA后血氨浓度分为血氨正常组(77例)、血氨异常组(64例)和高血氨组(43例),记录各组患儿体重 、年龄 、心率 、日服药剂量等基本资料及服用VPA前后的血氨浓度 、VPA血药浓度和肝功能变化情况,对癫痫患儿高氨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高血氨组出现肝损伤的患儿数量显著高于血氨正常组和血氨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的年龄(OR=2.98,P<0.05)、日服药剂量(OR=5.41,P<0.05)和VPA浓度(OR=4.06,P<0.05)是诱发癫痫患儿高氨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丙戊酸诱发癫痫患儿高氨血症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患儿的年龄 、日服药剂量及VPA浓度,服用VPA治疗时应注意用量.
作者:林剑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基因组的整合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经活检后宫颈癌变组织252例,其中48例为宫颈癌组织,204例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CIN),包括125例CINⅠ,46例CINⅡ,33例CINⅢ 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对各标本采用定量PCR检测法检测HPV-16病毒的整合状态.结果 与正常的宫颈上皮组织相比,宫颈病变组织均发生了HPV-16病毒感染且与宿主基因整合的情况.其中宫颈癌组织的整合率高,而CIN组织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16病毒的整合率也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7359、12.6033,均P<0.01).结论 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可能与HPV-16的整合感染有关,在HPV DNA检测的基础上联合对高危HPV整合感染状态进行检测有利于提高宫颈癌筛查准确率并在早期预测宫颈病变的转归.
作者:熊矿辉;王丽霞;周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胎膜早破孕妇中抗生素给药时间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住院治疗的胎膜早破<24小时内使用抗生素的孕妇为研究组(102例),选取同期该院住院治疗的胎膜早破24~48小时内使用抗生素的孕妇为对照组(102例),两组孕妇均采用相同抗生素治疗方案预防感染.比较两组产妇绒毛膜羊膜炎 、产后出血 、产褥感染 、新生儿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绒毛膜羊膜炎 、产后出血 、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84%、1.96%、1.9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9.80%、8.82%(χ2值分别为4.408、5.667和4.708,均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8分 、Apgar 4~7分和Apgar≤3分分别为92.16%、7.84%和0;对照组新生儿Apgar≥8分 、Apgar 4~7分和Apgar≤3分别为75.49%、18.63%和5.88%,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Fisher检验,P=0.02).研究组新生儿感染率为0.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4%(χ2=4.185,P<0.05).结论 胎膜早破24小时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少绒毛膜羊膜炎 、产后出血 、产褥感染 、新生儿感染的的发生.
作者:徐巧;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为产后抑郁症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理性情绪疗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抑郁情绪,评价临床疗效,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χ2=5.45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43.562、39.667,均P<0.05),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HAMD评分均逐渐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1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875、7.237、7.875、6.065,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组内比较显示SF-36量表中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总体健康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活力评分 、躯体疼痛评分均显著升高(t=4.265~9.961,均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量表中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总体健康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活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764、5.875、7.452、4.054、5.765、6.986、8.054,均P<0.05),两组间躯体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3,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理性情绪疗法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疗效更优,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乐军儿;王建林;王旭东;基燕平;谢蓓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单绒双羊)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绒双羊)双胎产妇分娩孕周和分娩方式选择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8例非复杂性双胎妊娠的产妇资料,其中单绒双羊双胎21例为M组,双绒双羊双胎107例为D组.记录两组临床基本情况,比较分娩孕周 、妊娠期并发症与合并症 、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等情况,对两组分娩孕周 、分娩方式选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组阴道分娩1例(4.76%),D组4例(3.74%).D组产妇不良结局的发生率(19.63%)稍高于M组(14.29%),但无显著性差异(χ2=0.98,P>0.05).M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76.19%)显著高于D组(4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P<0.01).M组孕<35周分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住率明显高于孕36~37周(χ2=23.24,P<0.01);D组孕<35周分娩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ICU入住率与其他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孕36~38周分娩者(χ2值分别为11.23、17.65、17.24,均P<0.01),并且孕37周分娩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显著低于孕38周分娩者(χ2=13.17,P<0.01).结论 单绒双羊双胎与双绒双羊双胎者在孕36~37周分娩时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低,应按照孕妇宫内双胎情况进行评估,选择更为适宜的分娩方式,尽可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马颖;张雅丽;王晓静;李园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经治疗 、随访及健康干预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简称先天性甲低)儿童的生长发育相关指标,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神木地区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先天性甲低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确诊为先天性甲低的19例患儿设为病例组,平均年龄(4.40±1.97)岁,予以健康教育 、治疗及随访等干预措施;同时按1:3的比例选取年龄 、性别 、地域特点一致的健康查体儿童57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44±1.96)岁.比较两组儿童体格生长 、智力发育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儿经干预后,体重在百分位表中处于P10~P50的水平,身高在百分位表中处于P10~P50的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在体重(15.52±2.80kg)、身高(104.20±4.87cm)和智力发育总分(89.71±6.07)的比较上,均落后于对照组的体重(18.35±2.92 kg)、身高(108.29±5.52cm)和智力发育(103.39±1.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570、29.410、150.457,均P<0.01).在影响体格发育 、智力发育的因素方面,两组在分娩方式 、窒息情况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随访情况和父母育儿态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928、11.992,均P<0.05).结论 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先天性甲低患儿实施早期干预,其体格生长 、智力发育虽然落后于同年龄儿童,但增长水平明显进步.随访过程中加强疾病防治的健康宣教非常重要.
作者:刘娟;刘黎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联合检测对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海宁市中医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51例脓毒症患儿,根据患儿的病情程度将所有患儿分为甲组(90例)和乙组(61例),其中甲组患者均为脓毒症患者,乙组患者均为严重脓毒症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PCT和心脏相关标志物水平.结果 两组患儿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乙组患儿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分别为(163.23±33.29)次/分钟和(46.49±11.32)次/分钟,显著高于甲组患者的(150.23±28.38)次/分钟和(40.28±10.34)次/分钟(t值分别为2.394、3.485,均P<0.05);乙组患儿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89.88±22.34)mmHg和(54.43±14.33)mmHg,均显著低于甲组患儿的(99.38±15.53)mmHg和(60.93±13.23)mmHg(t值分别为2.752、2.794,均P<0.05);乙组患儿的超敏肌钙蛋白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PCT等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组患儿(Z值分别为3.485、3.485、6.485、6.485,均P<0.05).甲组死亡病例为8例,病死率为13.33%,乙组死亡病例为20例,病死率为32.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4,P<0.05);死亡病例的超敏肌钙蛋白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酸激酶同工酶及PCT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病例(Z值分别为2.384、4.563、3.482、4.394,均P<0.05);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的白细胞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超敏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等指标对脓毒症患儿病情程度评估价值依次升高(AUC分别为0.714、0.822、0.841、0.856).谷草转氨酶 、尿素氮 、肌酐 、谷丙转氨酶 、乳酸 、血糖 、pH值等指标的评估价值则依次降低(AUC分别为0.766、0.734、0.729、0.721、0.622、0.572、0.382).PCT、肌酸激酶同工酶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超敏肌钙蛋白等指标均对脓毒症患儿具有较好的预后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21、0.782、0.611.谷草转氨酶 、尿素氮 、肌酐 、谷丙转氨酶 、乳酸 、血糖 、pH值等指标关于脓毒症患儿的预后价值分析中,各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2、0.631、0.702、0.641、0.672、0.452、0.381.结论 心功能障碍和心肌损伤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中超敏肌钙蛋白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酸激酶同工酶 、PCT等指标均可运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并且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价值显著优于各项单项指标检测.
作者:戴丽;周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检测在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浙江省长兴中医院19例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 、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无肾病患者以及50例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清BUN、Scr水平,使用尿蛋白含量作为评估肾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蛋白含量(-)、(+)、(2+)、(3+)分为A组 、B组 、C组 、D组,对比四组孕妇血清Scr水平和BUN水平;根据Scr和BUN水平由低至高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 、b组 、c组,对比三组分娩情况.结果 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 、妊娠合并糖尿病无肾病患者以及正常孕妇三组间血清Scr、BUN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113.98、6.40,均P<0.05),进一步每两组之间比较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Scr显著高于另两组(t值分别为3.21、3.19,均P<0.05),妊娠合并糖尿病无肾病组和正常孕妇组血清Scr无显著性差异(t=1.02,P>0.05).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组 、妊娠合并糖尿病无肾病组血清BUN水平较正常孕妇组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78、3.06,均P<0.05),但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病组与妊娠合并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50,P>0.05).四组间血清Scr、BUN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15.21、5.00,均P<0.05),随着尿蛋白含量的增加,血清Scr、BUN水平逐渐升高.三组间新生儿出生5min阿氏评分 、出生体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57.57、3.40,均P<0.05),且新生儿早产率 、宫内并发症发生率 、新生儿存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6.83、31.49、9.38,均P<0.05),随着血清Scr和BUN水平的升高,新生儿出生5min阿氏评分 、出生体重和新生儿存活率逐渐下降,而早产率 、宫内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上升.结论 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在肾损伤明显的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升高,联合两个指标虽无法准确评估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但具有重要辅助作用,能指导妊娠预后.
作者:金美芳;蔡明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葛根与抑那通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研究中药葛根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4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产科 Ⅲ~Ⅳ 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40例患者术后单用葛根治疗(口服葛根片1片/天,每月21天),为葛根组;40例患者术后单用抑那通治疗(皮下注射抑那通3.75mg/28天),为抑那通组.两组各自使用药物治疗3个月,停药后随访3个月.结果 葛根组 、抑那通组术后有效率均为92.50%(37/40),复发率均为7.50%(3/40),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A125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5、2.84,均P<0.05),葛根组治疗后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t值分别为1.96、0.52、0.18,均P>0.05),抑那通组治疗后E2、FSH、LH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3、3.39、3.62,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8.87、10.16,均P<0.05),治疗后葛根组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抑那通组(t=19.52,P<0.05).结论 葛根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疗效与抑那通相似,使用后既能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又能避免发生低雌激素症状等副作用,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婷;马庆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产原因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减少VLBWI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分娩且生后半小时内收治入NICU的早产儿482例,按胎龄不同分为 ≤32周组及>32周组;按出生体重不同分为 ≤1250g组及>1250g组,分析VLBWI的早产原因及并发症.结果 VLBWI的早产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主要为胎膜早破 、双/多胎妊娠及各种妊娠合并症.≤32周组VLBWI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颅内出血 、败血症 、低蛋白血症 、动脉导管未闭(PDA)、呼吸暂停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2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16、15.37、14.97、6.27、5.34、25.27、5.67、18.41、12.27,均P<0.05).出生体重 ≤1250g组VLBWI的NRDS、BPD、ROP、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250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80、22.13、10.32、8.02,均P<0.05).结论 VLBWI胎龄越小 、体重越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越高.因此需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及时发现并治疗产前 、产时的各种并发症,合理使用宫缩抑制剂使孕周延长,减少VLBWI特别是小胎龄VLBWI的发生.
作者:陈宇宏;肖志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苏州城区婴幼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共441名,采用Hp唾液检测试剂(HPS)及粪便Hp抗原(HPSA)检测法检测口腔Hp定植和胃Hp感染.结果 441名婴幼儿HPS检测阳性者212例(48.07%),其中0~<6月龄 、6月龄~<1岁 、1~<2岁 、2~3岁HPS的阳性率分别为27.59%、56.07%、56.73%、63.53%,感染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其中小的感染者为42天的婴儿,Hp口腔阳性率为26.42%(14/53).抽取98名HPS阳性婴幼儿进行粪便HPSA检测,阳性率为14.29%(14/98).45例HPS阳性婴幼儿经过3个月的口腔卫生干预及照养人带养方式的改变,10名小儿HPS转阴.控制出生身长和出生体重的影响后,婴幼儿口腔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身高 、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身高:F=1.17,P=0.282;体重:F=3.87,P=0.051).结论 苏州市婴幼儿口腔Hp检出率高.口腔中Hp的定植率显著高于胃Hp的感染率,口腔Hp定植或感染可能是儿童获得感染的早期途径.
作者:孟玉梅;孔锐;宋媛;武庆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及人格 、心理韧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改善IVF-ET患者情绪及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6年4至9月在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IVF-ET的89名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心理韧性量表进行测评,并对心理干预组患者进行2个月心理支持干预,进而比较心理支持 、人格 、心理韧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09、-17.39,均P<0.05),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7,P<0.05).妊娠组EPQ量表中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未妊娠组(t=8.09,P<0.05),N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未妊娠组(t=-11.91,P<0.05),两组P量表得分 、L量表得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6、-0.39,均P>0.0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间患者心理韧性 、力量因子 、乐观因子 、坚韧因子得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10、-0.65、-1.10、-1.39,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改善IVF-ET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可能有助于提高妊娠率;人格因素在妊娠结局中可能发挥作用,性格外向 、情绪稳定的人更易妊娠;而心理韧性对妊娠结局可能无影响.
作者:苑杰;庞静娟;郭鑫;张磊;刘效群;王静;王树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在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口服米索前列醇溶液(OMS)与阴道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在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 、促宫颈成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因胎儿异常或要求引产的孕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54名因胎儿因素或要求终止妊娠的中晚期妊娠瘢痕子宫单胎孕妇,在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随机分为OMS组(27例)和地诺前列酮栓组(27例),比较两组间引产结果 、孕产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评估OMS用于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OMS组阴道总分娩率略高,但与地诺前列酮栓组并无显著差异(χ2=0.59,P>0.05);OMS组12小时内阴道分娩比例显著低于阴道地诺前列酮组(χ2=4.78,P<0.05);OMS组初次治疗到阴道分娩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阴道地诺前列酮组(t=2.11,P<0.05);阴道地诺前列酮组有1例急产.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方面,OMS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地诺前列酮组(t=2.23,P<0.05);OMS组宫缩过频发生率显著低于地诺前列酮组(χ2=4.42,P<0.05),地诺前列酮组中发生先兆子宫破裂1例.OMS组宫缩抑制剂使用率显著低于地诺前列酮组(χ2=4.32,P<0.05);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发热 、颤抖 、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1.11、0.35、2.08,均P>0.05).结论 在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与阴道地诺前列酮相比较,OMS用于中晚期妊娠瘢痕子宫引产是一种经济 、有效的方法,且因OMS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而更加安全.
作者:徐蕾;杨瑾;廉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清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及B超在早孕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就诊的168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血清 β-hCG、孕酮及B超,根据结局分为持续妊娠组和流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保胎治疗后高龄女性组持续妊娠率显著低于低龄组(χ2=27.639,P<0.05).持续妊娠组停经6周 、7周 、8周 、9周血清 β-hCG和P水平均显著高于流产组(t=3.008~6.905,均P<0.05).两组患者停经6周孕囊平均直径 、胚芽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775、1.102,均P>0.05),持续妊娠组停经7周 、8周 、9周孕囊平均直径 、胚芽长度均显著大于流产组(t=2.504~5.870,均P<0.05).结论 早孕先兆流产中高龄女性保胎治疗效果劣于低龄组,血 β-hCG、孕酮水平及孕囊胚芽生长发育状况与胚胎结局密切相关.
作者:常姣娥;郭靖;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婴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的研究设计,纳入自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儿科因喘息 、咳嗽 、气促 、胸闷就诊的年龄小于1岁的患儿328名.根据患儿的病历资料将其分为哮喘和非哮喘组.计算该患儿群体哮喘的患病率,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所纳入的328名患儿中,有126名(38.4%)患儿被诊断为哮喘,其中男性86名(68.3%),哮喘首次发作的年龄为5.23±1.89个月,有72名(57.1%)患儿在生后6个月内就被诊断为哮喘,哮喘发作超过3次的患儿有69名(54.8%).肺炎 、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暴露 、感冒 、父或母患有哮喘或过敏 、男性 、非母乳喂养为婴儿哮喘的危险因素(OR=1.25~7.39,均P<0.05).结论 在该患儿群体中哮喘的患病率较高,基于研究确定的相关危险因素,建议父母尽量给予婴儿母乳喂养,并努力避免婴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立平;王助衡;底建辉;张铮;高翠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女性凝血四项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临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例妊娠晚期女性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非妊娠女性6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四项 、FDP及DD水平,并分析妊娠晚期不同孕周检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40、3.562、3.882,均P<0.05),但纤维蛋白原(FIB)、FDP、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966、7.709、17.357,均P<0.05).不同孕周各组TT、FDP、DD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2.938、3.219、3.785,均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TT逐渐降低,FDP和DD逐渐升高.各组PT、FIB、APT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1.147、1.006、0.768,均P>0.05).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加重,对于晚孕者应动态监测凝血功能.
作者:王彩娟;戴玲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