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张器法外耳畸形Ⅲ期修整合并听力重建术患者的手术配合

王英杰;王大方;王洪

关键词:耳畸形, 外耳道成形,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扩张器法外耳畸形Ⅲ期修整合并听力重建术患者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20例外耳畸形合并耳道闭锁患儿,既往均接受扩张器法外耳畸形矫正Ⅰ、Ⅱ期术,拟行扩张器法外耳畸形Ⅲ期修整合并听力重建术。访视时,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手术知识,术前备齐器械物品;术中协助术者安置仪器、器械,密切配合手术进程;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和手术操作步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外耳畸形合并耳道闭锁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患者听力恢复满意,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外耳畸形合并耳道闭锁治疗中,良好的手术配合能够保证患者顺利手术,早日康复。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吊塔电源线排挂器的制作与应用

    为了解决手术室使用的医疗仪器电源线整理科学、有序、固定牢靠安全和排列,我们根据手术室的吊塔结构和符合吊塔使用的要求,设计制作了适应与医疗仪器电源线整理的排挂器,通过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丹;杨波;周凡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主侧孔测量中心静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主孔通道和侧孔通道测量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危重患者分别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主孔和侧孔测量其在平卧位、半卧位30°、半卧位45°的CVP,采用非参数配对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主孔通道测量CVP和侧孔通道测量CVP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双腔静脉导管主孔通道进行静脉治疗,侧孔通道监测CVP能同时满足监测和治疗的双重需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高鹏;尹彦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口服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人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 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 EGFR‐TKIs)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在晚期肺癌(尤其是亚裔、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盐酸埃克替尼(icotinib hydro‐chloride ,商品名:CONMANA ,凯美纳)是一种高效特异性的EGFR‐TKI ,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与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相比,在化学结构、分子作用机理、疗效等方面类似,但具有更好的安全性[1]。盐酸埃克替尼能特异的、竞争性的结合在EGFR激酶功能区,抑制其激酶活性,从而阻断和癌细胞增殖、转移等相关的信号传导。目前,盐酸埃克替尼正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进行扩大Ⅰ期临床和Ⅱ/Ⅲ期临床,并显示了良好的疗效[2]。文献显示[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39.5%),腹泻(18.5%)和氨基转移酶升高(8.0%),绝大多数为Ⅰ~Ⅱ级,一般见于服药后1~3周内。2012年6月-2013年9月,我们总结15例肺腺癌患者口服盐酸埃克替尼片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费珍珍;周慧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 T )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3月行骨科手术的165例患者,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79例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3月的86例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肢体肿胀、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肢体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应用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能有效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玉梅;苏灵林;张彦芳;张王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单下肢悬空体位在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与传统平卧位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手术体位的摆放对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方法实验组:60例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放置单下肢悬空体位;对照组:回顾性收集60例放置传统体位的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单下肢悬空体位比传统平卧位在Oxford单髁置换手术中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单下肢悬空体位能保证术中病人的安全,有效暴露手术野,同时方便医生操作,减少医生重复操作,降低疲劳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李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精密器械,其结构复杂,材料、形状特殊,造成了清洗消毒困难,需重复使用、价格昂贵、使用率高等特点,导致了内镜清洗消毒困难。衡量内镜感染控制的标准概念是在1980年后产生的,这个标准的产生有助于减少内镜传播的感染。我国在2004年开始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范执行了将近10年,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笔者就目前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的培训、清洗消毒质量的实施监控、清洗剂和消毒剂在使用中问题、消毒内镜二次污染以及消毒内镜存储时间与使用前再消毒等问题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宋燕;姚荷英;徐君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熏洗坐浴对痔病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熏洗坐浴对痔病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痔病术后发生排尿困难患者的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熏洗坐浴;对照组采用诱导排尿法。比较两组患者排尿时间、排尿量、排尿后症状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排尿时间、排尿量、排尿后症状改善情况,对照组主要症状积分高于观察组( 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为90.00%,两组病例干预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熏洗坐浴对痔病术后排尿困难患者,能有效改善排尿过程中的不适症状,使排尿顺畅,从而降低了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媛;郭秀君;吴琼;步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化协同救治中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化协同救治模式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院前基层医院、转运途中、导管室及出院后随访)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在FMC‐to‐B时间、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等指标有无差别。结果护理干预组FMC‐to‐B、D‐to‐B较对照组缩短,护理干预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较对照组改善,护理干预组MACE事件为5.8%,对照组为16.2%。结论护理干预能缩短区域化协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FM C‐to‐B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作者:赵阳;严金川;李林凌;张静;陈慧丹;李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快综合征患者植入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后参数调整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慢快综合征患者在植入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后参数的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植入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的慢快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的起搏心率设置为55次/min ,对照组的起搏心率设置为65次/min ,观察并比较在术后一年内两组患者频发心房事件的发生率(AHRE)、心室起搏百分率(Vp)、心房起搏百分率(Ap)、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脑钠肽(BNP)。结果观察组Ap和Vp明显降低,而LVEDD和LVEF得到较大改善,BNP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的AHRE和LA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降低起搏心率,能较好的调整患者的LVEF和LVEDD ,同时可降低BNP。

    作者:张红梅;唐树芝;陈劲松;陈进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情绪劳动教育在急诊科护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绪劳动教育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用科室小讲课、记录情绪日记、小组讨论的方法,对急诊科护士进行情绪劳动教育,使用情绪劳动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在情绪劳动教育前后对护士进行重复调查,并使用科室自编的护理满意度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过情绪劳动教育,急诊科护士表层行为策略的使用频率减少,深层行为的使用频率增加;护士的情绪倦怠感降低,个人成就感增强;工作满意度总体无明显变化,但人际关系得到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情绪劳动教育有助于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提升人际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谢仁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集束化干预对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 PICC 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PICC置管的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置管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 PICC集束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堵管发生率、导管滑脱率、絮状物产生等并发症情况。结果集束化干预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堵管发生率及需溶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 置管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洁玉;陶莺;陈颖;葛雅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一例横纹肌溶解症并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病人的护理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其结果是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情凶险,预后差。诊断标准:血清肌酸肌酶( CK )>2000 U/L。临床表现为肌强直或疼痛、重症肌无力、尿色异常。常见的是胖肠肌和腰背部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压痛、肌无力[1]。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EB)多是由药物中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皮肤病,初为片状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展,其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很快形成大面积剥脱面,皮损面积可达50%以上,似Ⅱ°烫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2],是一组较少见的以皮肤黏膜起疱,以水疱、大疱为基本皮损的皮肤病。

    作者:王桂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清洗剂对手术器械硅酸盐变色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分析碱性清洗剂与多酶清洗剂对手术器械硅酸盐变色的影响,找出佳清洗剂,防止器械硅酸盐变色。方法将新购置的240把血管钳随机分为A组(阑尾包)、B组(清创包)分别使用多酶清洗剂和碱性清洗剂按常规清洗流程上机清洗,日间手术器械在术后30 m in内完成,夜间手术器械护士经预处理后浸泡在纯水中,第2天早上按常规清洗流程上机清洗,清洗效果检测方法采用目测法和带光源放大镜两种方法进行。结果目测法显示,多酶清洗剂和碱性清洗剂合格率分别为72.7%、91.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显示,多酶清洗剂和碱性清洗剂合格率分别为60.0%、8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清洗剂对防止手术器械硅酸盐变色的效果优于多酶清洗剂。

    作者:夏淑娇;陈彩央;张晔;舒君美;徐永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手术室二级供应协作部的建立与思考

    目的:针对目前国内医院手术器械仍存在自行供应的客观现状,通过加强手术室与供应室协作,探讨完善手术器械规范管理模式。方法分析目前国内医院手术器械消毒供应的三种不同模式,结合国家卫生行业规范标准,在手术室设置一个手术室与消毒供应室联合办公室,简称“手术室二级供应协作部”其行政管理和人员编制隶属手术室,业务管理归属消毒供应科。通过这种组织架构,对所有手术器械实行归口管理。结果手术室二级供应协作部强化了消毒供应科职能作用,促进服务前移;规范了手术室专项业务管理,保障手术器械的彻底清洁、质量追溯和快速周转,达到集中供应的质量效果等。结论在目前手术室无法实现一级或二级供应模式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手术室二级供应协作部,将手术室与消毒供应科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手术器械的规范管理。

    作者:魏革;窦建洪;卢昌懿;樊彦红;胡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治疗性 ERCP 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早期发现及内镜下治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早期发现、积极内镜下治疗与娴熟的内镜下护理配合,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的止血成功率。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行治疗性ERCP患者2400例,对出现迟发性出血18例患者,在并发症护理中能早期发现与处理,并积极采取内镜下有效治疗措施。结果18例迟发性出血患者中,7例采用局部注射止血,4例采用内镜氩离子凝固术,5例采用金属止血夹钳夹止血,2例采用金属止血夹结合注射止血,18例患者均一次止血成功。结论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和并发症护理、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娴熟的内镜下护理配合,提高了ERCP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的止血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马文聪;楼奇峰;蒋祯;徐鸿;江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社区护理学》体验式实践教学的开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学实践课程采用社区见习、家庭访视、分享交流、案例讨论和模拟家庭健康教育5个模块开展体验式教学,利用课程评价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课程评价总分为(106.14±15.116)分,得分排在前面的条目主要是“课程价值”和“内容学习”两个维度。结论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社区护理综合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李玉霞;李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胰岛素对照表在非内分泌专科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照表在非糖尿病专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层整群抽取274名非糖尿病专科临床护士,分为干预组(142人)和对照组(132人),分别在胰岛素对照表使用前、使用后3个月和6个月时,比较两组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及胰岛素技术操作考核结果有无差异;细化分析6个月时胰岛素注射技术操作关键点掌握情况有无差异。结果胰岛素对照表在非内分泌专科病房应用后,干预组护士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士在部分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关键点问题上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对照表的使用,提高了非糖尿病专科临床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和胰岛素注射技术水平,且价格低廉易于推广,确保了临床护理安全。

    作者:安秀丽;张莉;梁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有效预见护理措施。方法设计大剂量化疗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对105例缓解期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患者实施不同形式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发生率从38.37%下降到20%;病死率由11.62%下降到1.91%。结论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容易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应早期诊断,并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李兰花;李秋环;冀学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3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1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栓塞发生率为零,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患交流,给予入院时及术后及时的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进行早期的药物干预,辅以护理管理,以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宗梅;陈正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总结12例免疫清除性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12例SLE患者行AHSCT 治疗术后出现的发热、腹泻、骨痛、心律失常、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及时有效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后,取得显著效果,除1例死亡外,1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专科护理和病情观察,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赵闽;周虹;徐文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