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张器法外耳畸形Ⅲ期修整合并听力重建术患者的手术配合

王英杰;王大方;王洪

关键词:耳畸形, 外耳道成形,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扩张器法外耳畸形Ⅲ期修整合并听力重建术患者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20例外耳畸形合并耳道闭锁患儿,既往均接受扩张器法外耳畸形矫正Ⅰ、Ⅱ期术,拟行扩张器法外耳畸形Ⅲ期修整合并听力重建术。访视时,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手术知识,术前备齐器械物品;术中协助术者安置仪器、器械,密切配合手术进程;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和手术操作步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外耳畸形合并耳道闭锁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患者听力恢复满意,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外耳畸形合并耳道闭锁治疗中,良好的手术配合能够保证患者顺利手术,早日康复。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机器人辅助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6月14例达芬奇机器人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4例患者,经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治疗效果基本满意。出院时满意度调查为99%,平均住院日为9~11 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春丽;康福霞;邢丹丹;李园园;郭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扩张器法外耳畸形Ⅲ期修整合并听力重建术患者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扩张器法外耳畸形Ⅲ期修整合并听力重建术患者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20例外耳畸形合并耳道闭锁患儿,既往均接受扩张器法外耳畸形矫正Ⅰ、Ⅱ期术,拟行扩张器法外耳畸形Ⅲ期修整合并听力重建术。访视时,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手术知识,术前备齐器械物品;术中协助术者安置仪器、器械,密切配合手术进程;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和手术操作步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外耳畸形合并耳道闭锁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患者听力恢复满意,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外耳畸形合并耳道闭锁治疗中,良好的手术配合能够保证患者顺利手术,早日康复。

    作者:王英杰;王大方;王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自制盐袋在眼睑整形手术后的应用

    眼部的整形手术在面部整形手术中占据了较大部分,切口疼痛、渗血和眼睑水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常规要进行24~48 h的冰敷,目前多为指导患者自行购置冰袋,或者用冰毛巾进行冷敷,实际操作中发现冰水袋比较坚硬,而眼部存在凹陷,冰袋不能很好的与眼部皮肤贴合,影响压迫与冰敷效果。我院在实际工作中巧用盐制作冰袋,在眼睑整形手术后使用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精密器械,其结构复杂,材料、形状特殊,造成了清洗消毒困难,需重复使用、价格昂贵、使用率高等特点,导致了内镜清洗消毒困难。衡量内镜感染控制的标准概念是在1980年后产生的,这个标准的产生有助于减少内镜传播的感染。我国在2004年开始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范执行了将近10年,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笔者就目前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的培训、清洗消毒质量的实施监控、清洗剂和消毒剂在使用中问题、消毒内镜二次污染以及消毒内镜存储时间与使用前再消毒等问题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宋燕;姚荷英;徐君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手术器械清洗固定架的制作与应用

    为了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和工作效率,解决不同规格手术器械的摆放,避免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时手术器械相互叠放、轴节部位、咬合面不能充分暴露,我科2012年4月自行设计制作了手术器械清洗固定架,经过2年的临床应用,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 T )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3月行骨科手术的165例患者,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79例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3月的86例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肢体肿胀、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肢体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应用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能有效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玉梅;苏灵林;张彦芳;张王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划入对照组,2014年7-12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纳入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实施,干预组在常规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采用VAS评分观察两组术后第2天、第3天、第4天睡眠时刻的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2天、第3天、第4天疼痛控制干预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术后穴位按摩、体位改进、延长吸氧时间及肢体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集束化干预对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 PICC 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PICC置管的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置管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 PICC集束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堵管发生率、导管滑脱率、絮状物产生等并发症情况。结果集束化干预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堵管发生率及需溶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 置管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洁玉;陶莺;陈颖;葛雅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总结12例免疫清除性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12例SLE患者行AHSCT 治疗术后出现的发热、腹泻、骨痛、心律失常、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及时有效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后,取得显著效果,除1例死亡外,1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专科护理和病情观察,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赵闽;周虹;徐文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癌痛患者应用芬太尼 PC IA 滴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癌痛患者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 )滴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6例癌痛患者应用芬太尼PCIA滴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总结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结果26例癌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便秘2例、恶心、呕吐15例、头晕、嗜睡4例、谵妄1例、肌阵挛1例,均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好转。结论熟悉并掌握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叶苹;赵云;羊波;孙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一例横纹肌溶解症并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病人的护理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其结果是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情凶险,预后差。诊断标准:血清肌酸肌酶( CK )>2000 U/L。临床表现为肌强直或疼痛、重症肌无力、尿色异常。常见的是胖肠肌和腰背部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压痛、肌无力[1]。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EB)多是由药物中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皮肤病,初为片状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展,其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很快形成大面积剥脱面,皮损面积可达50%以上,似Ⅱ°烫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2],是一组较少见的以皮肤黏膜起疱,以水疱、大疱为基本皮损的皮肤病。

    作者:王桂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3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1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栓塞发生率为零,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患交流,给予入院时及术后及时的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进行早期的药物干预,辅以护理管理,以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宗梅;陈正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的护理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微创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系结石的护理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30例,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四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恢复情况。结果130例患者中,通过LC+ LCBDE方案治疗35例,中转开腹2例;EST+LC方案治疗35例;ENBD+LC+ LCBDE方案治疗35例。EST+ LC方案术后胰腺炎2例,130例术后均未出现胰腺炎、胆管炎及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三镜联合”方案疗效与开腹手术相近,且具有损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优点。总结两种临床护理方法的异同点,对提高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金亭;马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癌症相关抑郁的补充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癌症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也通过干预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尤以伴发抑郁症状为多见。据报道,癌症相关抑郁(Cancer‐related depression ,CRD )的发病率可高达65.0%~78.0%[1]。于这个层面上来说,癌症也属于身心疾病的一员。虽然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手术、放化疗,甚至生物干预等多种治疗手段的辅助,癌症患者的远期存活率较前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此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却始终未得到重视,反过来C RD又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病情的转归,影响了癌症的治疗效果。因此,抑郁的治疗是癌症治疗中的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多年的实践证明,单纯的药物治疗远不能解决C RD患者的治疗需求,补充替代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补充替代治疗,也是补充和替代医学(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Medicine , CAM ),包括治疗理论、实践及其产品,该治疗方法超出了学西医的医师、护士、药剂师以及其他医务人员教育计划的学习范围,为不典型的非常规治疗方法[2]。笔者旨在对癌症相关抑郁的补充替代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翁美芳;王恵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胰岛素对照表在非内分泌专科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照表在非糖尿病专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层整群抽取274名非糖尿病专科临床护士,分为干预组(142人)和对照组(132人),分别在胰岛素对照表使用前、使用后3个月和6个月时,比较两组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及胰岛素技术操作考核结果有无差异;细化分析6个月时胰岛素注射技术操作关键点掌握情况有无差异。结果胰岛素对照表在非内分泌专科病房应用后,干预组护士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士在部分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关键点问题上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对照表的使用,提高了非糖尿病专科临床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和胰岛素注射技术水平,且价格低廉易于推广,确保了临床护理安全。

    作者:安秀丽;张莉;梁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型固定方法在长期应用双鼻氧管患者中的巧用

    氧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是治疗低氧血症,改善组织缺氧的有效措施。目前常用一次性双鼻氧管并采用“心形固定法”(即用双鼻氧气管对准双侧鼻孔,挂在两耳上沿颈前部,再用活扣收紧至舒适的长度)来实施氧疗。此固定方式虽合理牢固,但一些年老体弱且患有慢性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需长期氧疗的患者易在耳上形成压疮,局部发红、刺痛;更有甚者,局部皮肤破溃流脓。鉴于此类情况,在积极处理伤口后,会及时调整管道的固定方式,但这些方式均存在一定弊端;如常使用的“圆形固定法”(将双鼻氧管对准鼻腔后,经耳上绕头围一圈,活动扣固定于头枕后)取平卧位时,患者常感枕后不适,且压迫管道,影响氧气的输送;另外,管道经常松脱,需频繁重置,增加工作负担。另一种方式是将双鼻氧管对准鼻腔,导管自然垂下后用胶布直接在两侧脸颊贴住氧气管,此方式虽简单,但也易脱落,且胶布印记不易清洗;再者就是用压疮贴来预防耳部压疮,但由于位置特殊性,使得其不易牢固贴敷且成本高。针对上述弊端,笔者所在科室经长期实践,采用一种新型方法来固定一次性双鼻氧管,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玉娇;朱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手术室二级供应协作部的建立与思考

    目的:针对目前国内医院手术器械仍存在自行供应的客观现状,通过加强手术室与供应室协作,探讨完善手术器械规范管理模式。方法分析目前国内医院手术器械消毒供应的三种不同模式,结合国家卫生行业规范标准,在手术室设置一个手术室与消毒供应室联合办公室,简称“手术室二级供应协作部”其行政管理和人员编制隶属手术室,业务管理归属消毒供应科。通过这种组织架构,对所有手术器械实行归口管理。结果手术室二级供应协作部强化了消毒供应科职能作用,促进服务前移;规范了手术室专项业务管理,保障手术器械的彻底清洁、质量追溯和快速周转,达到集中供应的质量效果等。结论在目前手术室无法实现一级或二级供应模式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手术室二级供应协作部,将手术室与消毒供应科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手术器械的规范管理。

    作者:魏革;窦建洪;卢昌懿;樊彦红;胡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在术中采用股神经阻滞方式,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即在股神经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记录患者2、6、12、24、48、72 h静息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术后当晚、次晚由于疼痛导致患者睡眠中断的次数;术后24、48、72 h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72 h内静息及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术后当晚、次晚由于疼痛导致患者睡眠中断的次数;术后24、48、72 h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下,股神经阻滞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明显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且短期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剑霞;宁宁;谭振;陈佳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自我效能量表的修订与初步应用

    目的:修订台湾版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自我效能量表;检验其在北京地区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建立相应常模。方法通过便利抽样调查了北京地区两所三甲医院住院和门诊168位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其各条目与其对应因子的相关性、关联效度,并分析其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量表的CVI指数为0.91;各条目得分与各因子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0.90(P<0.01),各因子与总体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在0.75~0.90(P<0.01)。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7;分半信度为0.92,重测信度0.70。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标准得分为68.59。结论修订的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达到测量学要求。北京地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疾病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

    作者:马丽莉;许会兰;杨芳宇;张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改良型瘢痕膏结合弹力套对手部深Ⅱ度烧伤愈合后瘢痕干预的疗效分析

    手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易形成瘢痕增生、挛缩,导致关节屈曲或过伸畸形,轻者手部功能受限,重者丧失劳动及自理能力。既往采用的康复治疗方式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创面会因弹力套佩戴不适而破溃,使康复效果难以保证。我科于2009年至今不断创新,改进所使用的瘢痕膏成分及弹力套材质,并对住院治疗的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设有专职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建芬;金敏;何小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