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目的 探讨问题式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PBL)和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对55名专科护士(研究组)采用PBL与LBL双轨教学模式,对同期的52名进修护士(对照组)单纯采用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培训结束后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能力评价以及学员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员入科时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意义(P=0.880;P=0.137);培训后两组学员的各项评价指标均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研究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研究组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PBL、LBL双轨教学优于单纯的LBL教学,值得在专科护士培训中推广.
作者:黄雪花;李菊花;宋小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院前急救、转运危重患者,还是院内急救危重患者中,经常会使用到简易呼吸气囊,并且要与氧气瓶连接,需氧气流量达到8~10 ml/min.很多时候,无氧气瓶和呼吸气囊间的连接管,吸氧管、氧气瓶和呼吸气囊三者间的接口处不配套,难于连接.鉴此,我科自2011年采用止血带将其连接,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慧;宋月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细菌学特点.结果 昏迷持续时间大于1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胃管、返流误吸是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2.5%,排在前三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蔓不动杆菌(21.2%)、铜绿假单胞菌(19.5%)、肺炎克雷伯菌(11.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是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孔磊;许立民;宋献丽;黄剑平;樊秋萍;谢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以明确危重病人口腔护理使用氯已定对预防ICU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方法 据Cochran协作网制定的策略,并使用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进行英文检索,对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由2名操作员独立完成,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以相对危险度(RR)值或者加权均数差(WMD)的95%可信区间(95%CI)作为统计结果.结果 共有11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文献,共2583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口腔护理中使用抑菌剂氯已定,能显著降低VAP的发生(RR =0.74,95% CI=0.60~0.91,P=0.004),缩短机械通气时间(WMD=-2.67,95%%CI=-4.48~-0.85,P=0.004).结论 口腔护理使用氯已定,能有效预防重症监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安园园;汪惠才;马龙;王梅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符合肾性贫血诊断标准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上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结论 对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但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
作者:姚家莲;杨景明;陈仕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其采取的吸痰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密闭式吸痰为观察组(40例),开放式吸痰为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患儿动脉血气的指标变化.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儿吸痰的耗费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儿吸痰的耗费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吸痰后的3 min和20 min其动脉血气指标与吸痰前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对照组患儿在吸痰后的3 min和20 min其动脉血气变化明显低于吸痰前的动脉血气的指标,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中采取密闭式吸痰,对患儿动脉血气的影响比较小,且安全性高,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国英;汤秀芳;杨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高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66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应用中文版加利福利亚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问卷(CTDI-CV)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总分为(284.85士26.76)分;7个特质得分为寻求真相(36.93士6.12)分、思想开放(40.95土4.74)分、分析能力(43.34士4.74)分、系统化能力(40.33士5.33)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39.93士5.39)分、求知欲(43.31土5.84)分、认知成熟度(40.06士7.24)分.学历、年龄、职称、工作年限、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评判性思维培训对总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因素中,学历对总分的影响大,其次是评判性思维培训和工作年限.结论 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及临床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
作者:高静;吴晨曦;杨翔宇;张婷;刘晓云;柏丁兮;张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BiPAP无创机械通气法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机对抗现象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确诊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住院患者51例进行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26人,观察组25人.对患者呼吸频率(BR)、心率(HR)、动脉氧分压(PaO2)等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人机对抗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进行BiPAP机械通气后,两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BR、HR、PaCO2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而PaO2及SpO2却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而观察组出现人机对抗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 BiPAP无创机械通气辅以相应的特别护理,可有效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有效降低人机对抗状况的发生.
作者:郭泽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手术前、手术后1周、2周及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后1周、2周及4周的SAS、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QO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素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胸腔镜辅助手术中,常需要一个一次性戳卡放30度胸腔镜来观察手术野情况,价格较昂贵.在手术中,我们将5 ml空针作为戳卡,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科与方法1.1材料BD厂家生产的一次性5 ml空针.1.2方法1.2.1 制作方法 取5 ml空针一副,直接抽去针柄,去掉针头,用剪刀剪去针筒前段部分5 mm,使其成为一通透的管道.
作者:李娇;李福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从患者病情稳定开始进行良肢位摆放,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入院后即在治疗过程中开始进行良肢位摆放,同时督促、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良肢位摆放及康复训练,对比分析4周后及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92例,无效68例,有效率为57.5%;对照组有效41例,无效79例,有效率为34.2%%,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及早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娅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认知过程4思维4.1 思维的概念 思维(thinking)指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以感觉、知觉为基础的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与感知觉不同,思维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作者:郭瑛;易巧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规范预防跌倒的流程指引,降低医疗护理的风险,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分析老年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找到潜在失效模式,对流程进行分析探讨,计算危急值,制定改进措施.结果 6个失效模式实施HFMEA管理后,危急值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老年患者防跌倒的流程更为规范,各种风险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x2 =21.573,P<0.05).结论 运用相关理论前瞻性地对老年患者跌倒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制定改进计划并及时落实,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降低护理投诉与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春燕;刘霜梅;吴晓静;洪荣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熟悉手术步骤,掌握微创扩张通道系统的特点和手术仪器、器械的操作性能,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结果 22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原有症状改善明显、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作者:翁留宁;高静;陈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方法: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由专人讲解调查表的填写方法、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采取无记名形式进行集体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结果 本研究护理人员SAS评分、SDS评分及SCL-90的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较大的差异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小珍;麦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方法 将120例在内科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干预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治愈38例(63.3%),显效15例(25.0%),有效5例(8.3%),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2例(36.7%),显效16例(26.7%),有效12例(20%),无效10例(16.7%),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马成芳;金巧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12月收治的65例需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均给予ERCP围术期常规护理,但在干预组加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的时间指标(术前住院、术后住院及总住院时间)及首次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时间指标均短于常规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其中胆道继发感染发生例数少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席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中的实施措施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我院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我院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出院前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日常疾病护理方法以及复诊时间的掌握率,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及出院后日常护理知识的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于复诊要求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与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使患者更加良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邹慧;李艳凤;刘慧敏;孙军兰;王瑶;杨瑞玉;林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角色体验法融入戴明循环在手术室轮转护士中的培训效果.方法 将手术室轮转护士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按PDCA法带教;观察组28例,将角色体验法融入戴明循环进行带教.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带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角色体验法融入戴明循环的培训模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手术室轮转护士的病案辨析、操作技能、综合学习能力.
作者:詹欢乐;陈丽莉;王洁;张宵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治疗压疮的药物与方法有很多,但过程缓慢且效果一般.对此,我院2006年8月~2012年11月用白蛋白外敷的方法治疗Ⅱ~Ⅲ度压疮86例,创面愈合快,疗效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先用5%碘伏溶液将压疮创面周围消毒好,其次用双氧水冲洗创面两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三遍.
作者:方月梅;谢玮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