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邹慧;李艳凤;刘慧敏;孙军兰;王瑶;杨瑞玉;林晶晶

关键词:经皮间盘切吸, 臭氧消融, 腰椎间盘突出, 健康教育路径,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中的实施措施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我院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我院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出院前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日常疾病护理方法以及复诊时间的掌握率,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及出院后日常护理知识的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于复诊要求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与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使患者更加良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从患者病情稳定开始进行良肢位摆放,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入院后即在治疗过程中开始进行良肢位摆放,同时督促、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良肢位摆放及康复训练,对比分析4周后及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92例,无效68例,有效率为57.5%;对照组有效41例,无效79例,有效率为34.2%%,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及早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娅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而且患者主观评价高,依从性好.

    作者:潘利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符合肾性贫血诊断标准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上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结论 对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但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

    作者:姚家莲;杨景明;陈仕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中的实施措施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我院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我院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出院前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日常疾病护理方法以及复诊时间的掌握率,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及出院后日常护理知识的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于复诊要求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与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使患者更加良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邹慧;李艳凤;刘慧敏;孙军兰;王瑶;杨瑞玉;林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病人口腔护理使用氯已定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对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以明确危重病人口腔护理使用氯已定对预防ICU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方法 据Cochran协作网制定的策略,并使用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进行英文检索,对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由2名操作员独立完成,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以相对危险度(RR)值或者加权均数差(WMD)的95%可信区间(95%CI)作为统计结果.结果 共有11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文献,共2583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口腔护理中使用抑菌剂氯已定,能显著降低VAP的发生(RR =0.74,95% CI=0.60~0.91,P=0.004),缩短机械通气时间(WMD=-2.67,95%%CI=-4.48~-0.85,P=0.004).结论 口腔护理使用氯已定,能有效预防重症监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安园园;汪惠才;马龙;王梅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氢氟酸烧伤患者创面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对氢氟酸烧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更好的配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将60例氢氟酸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d和30 d的创面减少比例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创面减少比例和创面愈合情况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开展护理干预,及时的心理护理,提供一系列人性化、细节化、循序渐进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氢氟酸烧伤患者治疗的配合度,使患者创面获得尽快恢复,早日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

    作者:李珊;夏冬云;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简易一次性戳卡的设计与应用

    在胸腔镜辅助手术中,常需要一个一次性戳卡放30度胸腔镜来观察手术野情况,价格较昂贵.在手术中,我们将5 ml空针作为戳卡,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科与方法1.1材料BD厂家生产的一次性5 ml空针.1.2方法1.2.1 制作方法 取5 ml空针一副,直接抽去针柄,去掉针头,用剪刀剪去针筒前段部分5 mm,使其成为一通透的管道.

    作者:李娇;李福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护理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single port access cholecystectomy)系指经脐部皱褶部位置人腹腔镜及其器械进行手术的方法,术后脐部切口愈合后腹壁基本无可见疤痕,实现微创与美观结合,减低了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创伤,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1].单孔腹腔镜技术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我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共成功完成28例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系统肾囊肿去顶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萍;康福霞;田春娟;张晓亚;李珍;杨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熟悉手术步骤,掌握微创扩张通道系统的特点和手术仪器、器械的操作性能,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结果 22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原有症状改善明显、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作者:翁留宁;高静;陈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跟骨骨折术后微管引流的方法

    切口感染是跟骨骨折术后的并发症之一.跟骨是松质骨,血供相对丰富,术后骨折断端渗血较多,当切口引流不畅时,切口内易积血形成血肿,为此,术后可放置引流条甚至负压引流,但有时也可因切口张力压迫或放置不当,造成引流不畅导致切口渗血感染.故保证引流通畅,防治血肿形成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方法[1].据统计,跟骨手术切口负压引流量第1天可达60~180 ml,第2天30~80 ml,第3天15~35 ml,第4天10~20 ml[2].

    作者:吴晖;黄苹;李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影响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各种因素,寻找促进乳汁分泌的佳方法.方法 对2011年7月~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212例母婴分离产妇进行观察记录,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母要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自然分娩、产后2h内刺激乳头、24 h挤奶次数的增加、挤奶时间10~30 min、夜间挤奶1~3次、抑郁值(EPDS)<9分者,利于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而年龄、孕次、使用麻醉药物与乳汁分泌无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各种因素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力大小排序依次为:产后2h内刺激乳头,分娩方式,24 h挤奶次数,抑郁值(EPDS) (P<0.05).结论 早期进行乳头刺激或挤奶,增加挤奶次数,减轻母婴分离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有助于产妇乳汁的早分泌与多分泌,促进母乳喂养及母婴身心健康.

    作者:葛圆;雪丽霜;覃桂荣;刘素娥;李娉霞;凌静;徐明;晏洁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心理学

    认知过程4思维4.1 思维的概念 思维(thinking)指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以感觉、知觉为基础的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与感知觉不同,思维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作者:郭瑛;易巧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膝关节以下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应用Buerger运动的康复研究

    目的 观察Buerger运动对膝关节以下骨折术后缓解肢体肿胀,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96例膝关节以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功能锻炼方法,实验组则在传统功能锻炼方法的基础上,加上Buerger运动,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其肢体肿胀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实验组患肢肿胀的缓解、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uerger运动康复训练方法较传统功能训练方法,更能有效地缓解膝关节以下骨折术后肢体的肿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雪玲;韦柳珍;吴惠芳;韩春;甘金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身肝素化与非肝素化对脑血管造影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中全身肝素化与非肝素化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9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非全身肝素化,持续生理盐水冲管;对照组44例,采用小剂量全身肝素化,无鱼精蛋白中和.造影时程不超过15 min.比较两组患者造影术中导管内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术后血栓形成、术后出血、凝血四项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造影术中均无导管内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术后无血栓形成;两组造影术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PT、APTT、TT低于术前,FIB高于术前,术前术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术前术后24 h的PT、TT、FIB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PTT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全身肝素化对血液出凝血指标影响较小,而非全身肝素化患者术后有潜在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郑肇敏;周国英;钟桂芳;陈彩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手术前、手术后1周、2周及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后1周、2周及4周的SAS、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QO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素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12月收治的65例需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均给予ERCP围术期常规护理,但在干预组加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的时间指标(术前住院、术后住院及总住院时间)及首次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时间指标均短于常规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其中胆道继发感染发生例数少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席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生基础实习阶段的压力源与PDCA循环的应用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思维能力、操作技能水平等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未来医学从业人员满足社会质量要求的程度[1-2].PDCA循环是50年代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管理提出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它包括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3].通过对护生基础实习阶段压力源的评估,应用PDCA循环,提高了护生的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了护生的自信心,为护生的临床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常艳琴;王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双足中立位防旋鞋的设计与应用

    截瘫病人病程长,致残率高,在后期病人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足下垂.据报道[1]:截瘫病人出院后3个月足下垂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足下垂的发生直接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影响,临床常用的预防方法是在病人的双足底垫一软枕,或为病人穿丁字鞋,而截瘫病人肌力下降或为肌张力减,垫软枕或病人穿丁字鞋,均不能很好地维持影响的良姿位.为较好地预防病人的足下垂发生,我们采用在以往丁字鞋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晓芬;皮英;罗维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其采取的吸痰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密闭式吸痰为观察组(40例),开放式吸痰为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患儿动脉血气的指标变化.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儿吸痰的耗费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儿吸痰的耗费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吸痰后的3 min和20 min其动脉血气指标与吸痰前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对照组患儿在吸痰后的3 min和20 min其动脉血气变化明显低于吸痰前的动脉血气的指标,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中采取密闭式吸痰,对患儿动脉血气的影响比较小,且安全性高,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国英;汤秀芳;杨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高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66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应用中文版加利福利亚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问卷(CTDI-CV)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总分为(284.85士26.76)分;7个特质得分为寻求真相(36.93士6.12)分、思想开放(40.95土4.74)分、分析能力(43.34士4.74)分、系统化能力(40.33士5.33)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39.93士5.39)分、求知欲(43.31土5.84)分、认知成熟度(40.06士7.24)分.学历、年龄、职称、工作年限、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评判性思维培训对总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因素中,学历对总分的影响大,其次是评判性思维培训和工作年限.结论 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及临床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

    作者:高静;吴晨曦;杨翔宇;张婷;刘晓云;柏丁兮;张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