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利琴
目的 探讨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熟悉手术步骤,掌握微创扩张通道系统的特点和手术仪器、器械的操作性能,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结果 22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原有症状改善明显、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作者:翁留宁;高静;陈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12月收治的65例需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均给予ERCP围术期常规护理,但在干预组加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的时间指标(术前住院、术后住院及总住院时间)及首次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时间指标均短于常规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其中胆道继发感染发生例数少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席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延髓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预后相关因素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延髓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病灶切除术,统计分析影响呼吸、吞咽功能和预后KPS评分的相关因素.结果 16例患者均行全切除术,对术后患者恢复及护理情况分析表明,年龄<40岁较≥40岁者呼吸功能好(P=0.008);低位延髓患者较高位延髓者呼吸功能好(P=0.034).而气管切开情况和年龄因素分析表明,年龄<40岁者行气管切开的可能性较小(P=0.035).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表明,年龄<40岁患者随访KPS评分较高(P=0.036).结论 延髓海绵状血管畸形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治疗,尤其对于年龄<40岁、低位延髓病灶患者手术及护理预后较好;对于年龄较大、高位延髓病灶的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80例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以上的老年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监测机械通气前、通气后2、4h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结果 80例急性左心衰竭的老年患者抢救成功72例,抢救成功率90.0%.72例老年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呼吸困难、紫绀、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啰音、肺哮鸣音)改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指尖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气分析中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好转(P<0.01).结论 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效果良好,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全面的护理,以确保疗效.
作者:高丽梅;区洁芬;侯香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的Ⅲ期褥疮,探讨治疗及护理对策,促进愈合.方法 对2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的Ⅲ期褥疮进行紫外线照射,人重组粒细胞生长因子创面湿敷治疗及护理.结果 20例Ⅲ期褥疮中痊愈17例,显效2例,好转1例.结论 人重组粒细胞生长因子外敷及紫外线照射和精心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晔;张思娥;陈翔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而且患者主观评价高,依从性好.
作者:潘利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氢氟酸烧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更好的配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将60例氢氟酸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d和30 d的创面减少比例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创面减少比例和创面愈合情况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开展护理干预,及时的心理护理,提供一系列人性化、细节化、循序渐进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氢氟酸烧伤患者治疗的配合度,使患者创面获得尽快恢复,早日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
作者:李珊;夏冬云;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造成全身多系统受累[1].目前,临床多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进行抗炎、免疫抑制治疗,抑制新的抗体产生,但对已产生的抗体无特异性清除效果,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使用[2].
作者:陈佩玲;谢伦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符合肾性贫血诊断标准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上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结论 对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但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
作者:姚家莲;杨景明;陈仕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single port access cholecystectomy)系指经脐部皱褶部位置人腹腔镜及其器械进行手术的方法,术后脐部切口愈合后腹壁基本无可见疤痕,实现微创与美观结合,减低了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创伤,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1].单孔腹腔镜技术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我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共成功完成28例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系统肾囊肿去顶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萍;康福霞;田春娟;张晓亚;李珍;杨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BiPAP无创机械通气法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机对抗现象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确诊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住院患者51例进行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26人,观察组25人.对患者呼吸频率(BR)、心率(HR)、动脉氧分压(PaO2)等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人机对抗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进行BiPAP机械通气后,两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BR、HR、PaCO2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而PaO2及SpO2却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而观察组出现人机对抗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 BiPAP无创机械通气辅以相应的特别护理,可有效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有效降低人机对抗状况的发生.
作者:郭泽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规范预防跌倒的流程指引,降低医疗护理的风险,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分析老年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找到潜在失效模式,对流程进行分析探讨,计算危急值,制定改进措施.结果 6个失效模式实施HFMEA管理后,危急值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老年患者防跌倒的流程更为规范,各种风险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x2 =21.573,P<0.05).结论 运用相关理论前瞻性地对老年患者跌倒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制定改进计划并及时落实,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降低护理投诉与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春燕;刘霜梅;吴晓静;洪荣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思维能力、操作技能水平等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未来医学从业人员满足社会质量要求的程度[1-2].PDCA循环是50年代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管理提出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它包括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3].通过对护生基础实习阶段压力源的评估,应用PDCA循环,提高了护生的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了护生的自信心,为护生的临床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常艳琴;王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手术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将9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老年围手术期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老年围手术期专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手术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依从性较好.
作者:曹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中的实施措施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我院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我院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出院前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日常疾病护理方法以及复诊时间的掌握率,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及出院后日常护理知识的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于复诊要求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与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使患者更加良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邹慧;李艳凤;刘慧敏;孙军兰;王瑶;杨瑞玉;林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胸腔镜辅助手术中,常需要一个一次性戳卡放30度胸腔镜来观察手术野情况,价格较昂贵.在手术中,我们将5 ml空针作为戳卡,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科与方法1.1材料BD厂家生产的一次性5 ml空针.1.2方法1.2.1 制作方法 取5 ml空针一副,直接抽去针柄,去掉针头,用剪刀剪去针筒前段部分5 mm,使其成为一通透的管道.
作者:李娇;李福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5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按病情进行相应的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的支持性护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心理状态改变程度、患者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后,能有效地提高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素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其采取的吸痰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密闭式吸痰为观察组(40例),开放式吸痰为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患儿动脉血气的指标变化.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儿吸痰的耗费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儿吸痰的耗费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吸痰后的3 min和20 min其动脉血气指标与吸痰前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对照组患儿在吸痰后的3 min和20 min其动脉血气变化明显低于吸痰前的动脉血气的指标,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中采取密闭式吸痰,对患儿动脉血气的影响比较小,且安全性高,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国英;汤秀芳;杨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小儿生殖器畸形、包皮、包茎、隐睾以及会阴部包块、外伤等手术越来越多.术后传统的包扎方式是将伤口用敷料覆盖,小便后进行更换敷料或再次进行消毒换药.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浪费资源.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对切口进行覆盖既不利于伤口愈合也不能及时观察伤口情况,给家长或医护人员带来很多不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不同型号的氧气面罩应用在小儿会阴部手术后,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祎祎;马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治疗压疮的药物与方法有很多,但过程缓慢且效果一般.对此,我院2006年8月~2012年11月用白蛋白外敷的方法治疗Ⅱ~Ⅲ度压疮86例,创面愈合快,疗效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先用5%碘伏溶液将压疮创面周围消毒好,其次用双氧水冲洗创面两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三遍.
作者:方月梅;谢玮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