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俐;谢徐萍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辅助治疗.近年来,其不良反应也常有报道.我院输液室应用左氧氟沙星120例出现不良反应1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输液室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左氧氟沙星120例,发生不良反应10例.其中7例患者出现不规则红斑,瘙痒,注射部位发红;2例注射部位出现静脉炎;1例出现失眠症状.以上病例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更换输液管及液体,报告医生,进行抗过敏及对症治疗.
作者:朱丽华;沈华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两种不同途径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寻找佳的穿刺途径.方法 对74例经上肢静脉及54例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出血量、留置时间、操作耗时、一次穿刺成功率、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置管操作耗时、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经下肢静脉置管操作耗时缩短、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异位发生率显著低于上肢静脉组;两组置管出血量、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两种置管途径各有优点,在今后新生儿PICC置管中,可尝试常规选择下肢静脉.
作者:沈红五;缪爱梅;茅志娟;丁敏;单君;高妙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PCR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将临床上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56例(56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取样,另一组采用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法取样,两种方法均在表麻后用角膜异物刀在角膜病变部位刮取适量病变的上皮组织行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 DNA,检测结果发现病毒DNA即为阳性,比较两者的阳性检测率.结果 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行PCR检测共28例(28眼),检测结果发现病毒DNA者共16例,阳性率为57.14%.采用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行PCR检测共28例(28眼),检测结果发现病毒DNA者共8例,阳性率为28.57%.两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PCR诊断中检测阳性率较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法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蕾;虞卫;周文璇;张幼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肝移植患者术前和术后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2012年8月73例肝脏移植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肝脏移植手术的特殊性,制订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案进行综合护理管理.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为29~76 d,平均38 d,肝移植围手术期成功率达100%,术后一年存活率达87.8%.结论 肝移植术前和术后的护理管理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青;肖新莲;潘佳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行计划性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2年3月142例在我科行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行选择性胆道引流129例(90.8%),47例(33.1%)病人行术前预切除肝叶门静脉栓塞,126例(88.7%)获得根治性切除,术后24例(19.0%)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2.4%)死亡,其余病人术后恢复顺利出院.结论 计划性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安全有效,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是计划性肝切除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蜀豫;邵鸳丽;徐玉兵;丁卫萍;马兴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送手术病人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缩短送手术病人时间为活动主题,对我科送手术病人时间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送手术病人时间长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送手术病人时间由13.2 min下降到7.2 min.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送手术病人时间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菊芳;贾丽华;方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纸塑包装物品压力蒸汽灭菌时要求竖放,且包与包之间有效间隔,以利于蒸汽穿透,减少冷凝水的产生,防止湿包现象的发生,确保纸塑包装物品的灭菌质量.由于纸塑包装材质较软,使用常规不锈钢篮筐装载纸塑包装物品时虽能使包装袋竖放,但包与包之间常紧贴在一起,没有相应的间隔,影响蒸汽的通透,易造成湿包,影响灭菌效果.为了保证纸塑包装物品在压力蒸汽灭菌时竖直放置,并保持包与包之间的有效间隔,我院研制了三角立体型灭菌架,2011年6月起应用于纸塑包装物品的灭菌装载,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湘玉;张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目前我国开展临床护理查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护理查房的新形式.方法 从护理查房的分类、目的、组织和安排方面,结合当今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探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护理查房形式.结论 将传统的护理服务与新的护理知识体系及新的护理技术融为一体,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健康问题的要求,建立适应整体护理的护理查房形式.
作者:张华;王筱君;王阿丽;周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对提高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及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用针灸、按摩、运动训练、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FMFM)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MFM值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 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能显著提高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有效促进脑瘫患儿康复.
作者:张荣洁;罗莹;陈伊田;种翠宁;崔彩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冲洗液对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冲洗液浓度为25 U/ml,B组冲洗液浓度为12.5 U/ml,C组冲洗液浓度为2.5 U/ml;分别于患者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24 h、48 h、72 h后对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在持续CVP监测后24 h、48 h、72 h的PT、APTT、TT均较基础值显著延长(P<0.01),且时间越长和基础值偏离越大.B组患者24 h、48 h的PT、APTT、TT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72 h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患者24 h、48 h、72 h的PT、APTT、TT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于持续CVP监测的患者,应采用2.5 U/ml的肝素盐水作为冲洗液,并在持续CVP监测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
作者:高平;白国欣;刘海滨;王玉芬;张培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直肠癌外科手术后,由于麻醉药物对神经的阻滞、手术创伤以及疾病本身等因素的影响,使肠功能处于麻痹期,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症状.手术后若不采用任何方法给予干预,肛门排气常需72 h,肛门排便更需要4~5 d.可如果经上消化道给药或下消化道灌肠都可能会给手术部位带来不良刺激,导致肠梗阻、吻合口瘘等风险;而肠功能的恢复与病人的年龄、是否合并内科疾病、全身营养状态、疾病的性质、病程的长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1].我中心对46直肠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黄贴膏外敷脐周,观察其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李湘琴;何兰珍;于洪燕;苏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两种鼻饲法对早产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17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饲法喂养,观察组采用重力喂养法喂养,分别观察从喂养至喂养操作后1 min患儿的心率(HR)、呼吸(R)、SpO2变化情况及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在喂养操作中HR、R、SpO2变异幅度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重力喂养法喂养有利于早产儿HR、R、SpO2值的稳定,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李美芳;黄秋葵;韦柳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警讯药物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方法 针对全院5个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高警讯药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问卷调查,制定高警讯药物目录,药品管理流程,护理队伍的培训及制度的落实.结果 重症医学科通过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高警讯药物使用风险.结论 实施针对性护理管理有助于减少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严玲微;林丛;林中;夏晓清;郭温祥;杨海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培训护士使用洗胃评分记录单在急性中毒洗胃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8月~2011年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工作的中专、大专、本科护士30人进行了有关“急性中毒病人洗胃评分记录单”(以下简称为“记录单”)的培训,对其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培训后急诊科的护士对记录单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洗胃过程以及其改变原因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且文化程度对培训结果无影响.结论 对护士进行记录单知识培训,可显著提高洗胃知识技能,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姜梅;施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进行痔疮手术和肛肠手术时,患者采用截石位,当患者为男性时,阴囊和阴茎自然下垂会遮挡手术部位,妨碍手术.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术中用阴囊托罩,阴囊托罩可以代替人手将患者的阴囊和阴茎托起并固定,现介绍如下.1 设计与使用 阴囊托罩包括托罩连接部和固定带固定带和托罩分别设置于连接部的上、下两端,且托罩、连接部和固定带为一体结构,在托罩的口部、连接部和固定带的四周设置松紧带使得整体大小实现自动调整.固定带上设置贴片.托罩包裹阴囊后向上拉动固定带,当阴囊和阴茎处于合适位置时,只需将贴片贴在患考皮肤上合适的位置即可.
作者:刘俐;谢徐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硬腭黏膜植片替代缺损后层眼睑组织,同时转移眉上皮瓣修复上睑全层缺损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1例全层上眼睑缺损的患者,全部采用自体口腔硬腭黏膜移植片替代睑板和结膜,再造后层眼睑;用眉上带蒂皮瓣转移覆盖于硬腭黏膜之上,代替缺损的眼睑皮肤,再造前层眼睑.术毕行睑缘缝合,半年后切开睑缘缝线.术后对硬腭植片及其周围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植片的转归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12个月,硬腭植片及转移皮瓣全部成活,无移位、感染或坏死等不良反应;眼睑外观及功能改善满意,获得良好疗效.病理检查硬腭黏膜胶原纤维仍然排列整齐,周围组织与其愈合良好.结论 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眉上转移皮瓣修复上睑全层缺损,可以一次性修复缺损的皮肤、睑板、结膜,效果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行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的154例患者进行术前镇痛及手术安心工程、术中适时沟通、术后及时的功能锻炼.结果 154例患者中70例术后腰痛即刻消失;4例术后1d腰痛加重,2d后缓解;3例先后接受2次同一间隙消融,腰痛部分缓解;2例无效,术后保守治疗3~5个月后患者腰痛加重,行髓核摘除加椎间融合术.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优良,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凤姣;李敏;肖少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频率叩背排痰法在促进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排痰时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胸外科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肺癌肺叶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一组采用高频率背部叩击手法排痰(观察组),另一组采用传统的背部叩击手法排痰(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呼吸频率、末梢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排痰量、胸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频率背部叩击手法与传统背部叩击方法相比.在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排痰量、胸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高频率背部叩击排痰提高了肺癌肺叶切除术后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使痰液能及时有效排出呼吸道,促进肺复张,缩短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
作者:徐鋆卉;陈霞;王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无创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对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及C02潴留有明显作用,且因其使用简便、无创伤等特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1].腹胀是无创通气治疗常见并发症,也是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2].2010年5月~2012年4月,我科对收住的15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了无创通气治疗,共发生腹胀45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顺琴;周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发热、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上升,手足口病危重症和死亡病例亦随之大量出现.由于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给观察和护理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临床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结合我院2010年5~9月收治的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总结重症患儿的早期观察及护理方法.
作者:陆兰芬;郑南红;周明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