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蓝莹

关键词:延续护理, 哮喘, 焦虑,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哮喘息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102例.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这两个方面观察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出院前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SGRQ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三个维度以及S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延续护理组症状评分和活动受限评分较出院前均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护理(P<0.05);出院后3个月,延续护理组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以及疾病影响评分较出院前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护理组,SAS评分较出院前显著提高,且升高幅度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恢复其心理健康,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同侧锁骨代替肱骨上段治疗儿童肱骨近端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肱骨近端恶性肿瘤是除膝关节以外较常见的发病部位[1-4],由于其他保肢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异体骨植入术会对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置换的关节及异体骨不会随着生长[1-2].同侧锁骨代替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是儿童保肢方法一种新的选择,采用锁骨移植的方法,使得移植的锁骨可以随年龄增长而生长,解决了对今后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但采取利用同侧锁骨代替肱骨近端手术的病例不多,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我科于2012年1月采用锁骨移植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冰;张晓琳;郭珊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体会

    目的 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Fujinon双气囊小肠镜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拟诊小肠疾病的148名患者进行检查,共计186例次.43名患者经口进镜检查,69名患者经肛进镜检查,36名患者经口加经肛进镜检查.镜下可疑病变常规进行组织病理活检.护理配合包括检查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186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共发现小肠病变164例,阳性率达88.2%.发现小肠肿瘤性病变28例.小肠炎症性病变108例,其中小肠克罗恩病17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91例.小肠寄生虫病5例.小肠憩室13例,其中确诊小肠Meckels憩室出血1例.小肠外压性狭窄8例.小肠异物2例,均通过小肠镜异物钳成功取出.成功行回盲部溃疡出血小肠镜下钛夹止血治疗l例.尚未发生出血、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准确地检查全段小肠,并能对可疑病变取活检,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及阳性率,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应用价值.护士的护理配合及检查前后正确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小肠镜检查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小肠镜检查的质量.

    作者:邓明;尹合坤;陈祺;陈莉君;马艳环;李联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小儿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护理方法与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科2011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0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的患儿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术前注意加强饮食指导,以预防返流性食管炎、吸人性肺炎的发生;术后做好呼吸道管理,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抗感染治疗,预防肺部并发症.结果 10例患儿平均住院时间9.9d,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对腹腔镜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修补的患儿,手术前后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赖洲惠;黄艳;王睿;陈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败血症急症护理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cytopenic purpura,TTP)又称Moschcowtz综合征,是一种以微血管病型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罕见疾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达90%以上[1].TTP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阐明,近研究[2]发现,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超大分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多聚体释放,因vWF裂解酶缺乏,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有研究[3]表明,对于这种疾病早期发现、有效治疗和后期护理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和复发率.

    作者:徐琼英;温映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哮喘息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102例.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这两个方面观察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出院前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SGRQ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三个维度以及S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延续护理组症状评分和活动受限评分较出院前均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护理(P<0.05);出院后3个月,延续护理组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以及疾病影响评分较出院前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护理组,SAS评分较出院前显著提高,且升高幅度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恢复其心理健康,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蓝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冲洗在气管切开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刷牙结合冲洗在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4例ICU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刷牙结合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以同样方法进行口腔护理.采集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前、后细菌样本.定期观察并记录发生口臭、口腔炎症、VAP病例数.结果 观察组口臭、口腔炎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咽部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刷牙结合冲洗法能有效杀灭颅脑损伤昏迷行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的细菌.有效预防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口臭、口腔感染、VAP的发生.

    作者:薛燕萍;郑洁;陈蓉芳;吴菊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1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进行常规观察与护理;并发脑水肿、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早期康复及训练.结果 按GOS评分标准随访6个月:良好11例(68.7%),中残3例(18.75%),重残1例(6.2%),死亡1例(6.2%).结论 早期去骨瓣减压术能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功能恢复,术后综合治疗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卢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肾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肾癌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肾癌患者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检查过程中,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护理经验.结果 50例行ASL-fMRI成像和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的肾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得到预期的扫描图像.结论 “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护理配合,是肾癌患者顺利、安全完成PWI检查,获得清晰、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的重要前提之一.

    作者:曹丽妃;莫蕾;夏建东;杨蕊梦;江新青;关惠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的理论与模式2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护理理论与模式2.3 Cox的健康行为互动模式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Client Health Behavior)由美国护理学家Cheryl L.Cox于1982年提出.该模式主要阐述了服务对象的独特性、服务对象与专业人员的互动对健康行为的影响及其与健康结局的关系;将服务对象的独特性考虑到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强调服务对象的主体性,认为服务对象有能力获得健康相关信息,并对健康相关行为作出自己的选择.

    作者:王志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救治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例无合并腹部以外重要脏器、重要部位损伤的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结果 48例行保守治疗,15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二次剖腹探查5例.痊愈198例,死亡4例.结论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重腹部情况观察,结合辅助检查,快速做出病情评估以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成功救治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关键.

    作者:徐红莲;楼爱琴;沈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行冠脉内血栓抽吸的护理.方法 对28例急诊PCI患者(下壁心梗12例,广泛前壁心梗13例,前间壁心梗3例)予ThrombusterⅡ经皮血栓抽吸装置行血栓抽吸,并施予严密观察及细致护理.结果 28例患者缺血区心肌再灌注明显改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栓抽吸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护理方法正确有效.

    作者:张秀文;黄彩亚;葛伊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一例胸腰椎体感染术后切口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护理

    原发性胸腰椎体感染是一种罕见的脊柱外科疾患,术后继发感染者少见.术后切口感染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大肠埃希菌(E.coli)感染极少见.埃希菌属(Escherichia)有5个种,其中代表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E.coli)是常见的临床分离菌,俗称大肠杆菌,是一种致病力非常强的微生物,病变以化脓性炎症为常见,通常表现为切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进一步引起全身性感染,导致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12年9月收治1例胸腰椎体感染患者,该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细菌培养证实为大肠埃希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秀丽;于共荣;孔令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卫生状况与社会支持调查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卫生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在患者术前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4例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社会支持进行评定,并对心理卫生状况与社会支持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妇科肿瘤患者SDS、SAS的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SDS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客观支持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有关,在心理护理时应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及利用.

    作者:王桂梅;施亮华;熊倩;王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病患者住层流室期间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病患者住层流室期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将我院100例住层流室的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应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对两组患者入室前和出室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前SAS,SDS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得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可以明显减轻层流病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解文君;马新娟;张志灵;郑卫红;张桂敏;李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人工膝关节置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5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指导.对该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2周、3月、6月随访,术后HSS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有效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红霞;梁晓燕;甄平;闫素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笑气吸人技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技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镇痛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急性牙髓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37例)在笑气吸入辅以局麻下开髓;对照组(35例)仅在局麻下开髓.采用WHO临床疼痛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94.6%患者无痛,对照组68.6%无痛,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笑气吸入技术用于急性牙髓炎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朱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两种冷敷方法对鼻内窥镜术后止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 对两种冷敷方法在鼻内窥镜手术后止痛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160例鼻内窥镜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予凝爽降温贴贴敷鼻额部皮肤每10h更换一次,对照组采用冰袋敷鼻额部皮肤.结果 观察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降温贴能明显减轻鼻内窥镜手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宏敏;薛亚琼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改良上颌骨拆装术治疗前中颅底肿瘤的手术配合

    随着影像学和颅底解剖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耳鼻喉头颈外科显微手术快速发展,曾被人们视为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并且有重要血管的前中颅底相关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院共采用改良上颌骨拆装手术入路对10例前中颅底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陶晓梅;王健;杜晓红;王爱华;丰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摆放体位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摆放体位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探讨甲状腺手术体位摆放的佳时机.方法 将8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为改进组40例和传统组40例,改进组麻醉诱导前摆放体位,传统组全麻插管后摆放体位.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肩、颈、腰背部肌肉酸痛和咽喉部不适感发生情况.结果 改进组患者术后48 h内肩、颈、腰部肌肉酸痛和咽喉部不适感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 麻醉诱导前是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摆放的佳时机.

    作者:吕科琼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评价分配方案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探讨建立符合传染病医院院情的规范、有效、可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绩效评价分配方案.方法 按照各专科特点,量化护理工作指标,制定护理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应用质量、效益、效率、风险系数等多因素综合评价,每月实行多部门联合考核,确定各项工作的分值,作为绩效分配的依据.结果 护理绩效评价分配方案的实施,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风险大、责任重的护理岗位的价值得到相应体现,实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结论 护理绩效评价分配新模式和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和效益,形成了良好的护理管理导向.

    作者:万彬;曹燕;付莉;谭娟;罗东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