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OSAHS手术治疗的健康教育与家庭健康指导

孙起芬;赵素云;尹雪艳;刘芳;李国丽;樊爱华

关键词: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健康教育
摘要: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发生在新生儿到青少年的任何年龄段,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女的发病率相等,约2%[1].OSAHS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生长发育迟缓、肺源性心脏病、智力低下等.表现有神经认知缺陷,如学习能力低下、行为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症,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9年8月~2011年8月我科对58例OSAHS手术患儿实行系统健康教育,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目的 探讨-80℃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以总结对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8例血液病和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80℃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监测-80℃低温冰箱温度,对患者进行移植前心理护理,移植过程中加强全环境保护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18例患者安全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24~230d,患者均成功进行移植治疗并重建造血功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干细胞的安全保存,移植前后患者心理护理,移植中全环境保护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移植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雷静;黄玉葵;杨峻榕;蓝梅;林金盈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系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致脊髓圆锥低位,硬膜内终丝缩短增粗、纤维粘连或脂肪团块等病变,使脊髓活动受限,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排尿、排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及足部畸形,并呈渐进性恶化[l].TCS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治疗[2].但手术涉及体位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手术操作相对较为复杂.患儿术前多有硬脊膜缺损、且配合性差,导致术后并发症较多,如术后脑脊液漏、伤口愈合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患有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小儿14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李琳;冀蓁;张小超;李姗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患者转出交接核查表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目的 探讨NICU转出交接核查表在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0年8月采用传统口头式交接的323例NICU住院患者(对照组)与2010年9月~2011年5月采用转出交接核查表的298例NICU住院患者(观察组)的交接耗时、交接问题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交接耗时缩短,交接问题发生率降低,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运用“患者转出交接核查表”后,患者转出交接过程趋于标准化,减少交接环节中的薄弱点,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

    作者:陆婷婷;丁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系动脉腔内的血液渗入动脉壁中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血肿,沿动脉壁延伸剥离导致血管严重损害的一种急症[1],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自1947年Bauersfeld发现第1例以来,近年来临床上报道逐年增多.现就我科8例SMA夹层患者治疗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刘楠;喻贤珍;曹佳;陈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日间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快速流程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在日间手术快速流程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比较2011年3~7月我院51例日间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与50例住院的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对两组病人的住院费、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在住院费、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人术开展日间手术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丁宁莹;龚仁蓉;李德燕;雷静;曾昌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Excel表格定时提醒设置功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Excel表格的定时提醒功能在急救、基数药品、无菌物品管理及各种护理工作计划安排中的应用.方法 在Microsoft Excel软件平台下,建立药品管理、无菌物品管理、护理工作计划安排等工作簿,利用表格内的定时提醒功能对此有效期及工作计划期限进行有效的管理.结果 临床实践表明,Excel定时提醒设置功能,能很大程度地实现护理工作优化、自动化,节省时间,提高质量和效率.结论 Excel电子定时设置功能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水平.优化了护士的工作流程,其操作简单、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梅;杨骏;李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惊厥性癫痫的护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其应用日益广泛,相关的各类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惊厥性癫痫在allo-HSCT术后发病率虽不足10%,但若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永久性神经细胞损伤,死亡率可高达75%[1].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1月完成allo-HSCT 97例,术后并发惊厥性癫痫5例,根据患者的特殊性,我们采取相应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红;朱霞明;顾芙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临床行为对心脏术后患者血压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6项临床行为对心脏术后患者血压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应用飞利浦MP60心电监护仪动态测量56例心脏术后患者在临床行为(疼痛、深呼吸、剧烈咳嗽或吸痰、排便、饱餐、寒冷)发生前后的血压值,并用医用秒表记录血压波动持续时间,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血压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6项日常临床行为中,显著影响该组人群收缩压的因素有:疼痛、剧烈咳嗽或吸痰、用力排便、饱餐及寒冷;除深呼吸及饱餐外,其他4项临床行为与舒张压有关(P<0.05);且不同行为引起的血压波动持续时间各不相同.结论 部分临床行为可显著影响心脏术后患者的血压值,护理时应尽力避免并应对这些行为改变所引起的血压波动.

    作者:牛凤琳;汪小华;杨小芳;胡雁秋;沈振亚;庞建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亦已迈入老龄化社会[1],且其老龄化速度及高龄老年入口的增长速度均快于其他国家.老年人不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患病对象[2],且生理衰老往往还会导致其出现焦虑、离退休和空巢综合征等心理及精神问题,终使医疗开支与日俱增、医院床位周转困难和医疗资源匮乏等.在国内对于老年护理服务的发展,仍侧重对社区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却忽略了连续护理的价值.医院、社区、老年公寓等老年慢性病护理服务机构的工作脱节,不仅浪费了医疗护理资源,亦增加了老年人的不便和负担.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老年慢性病护理工作者对连续护理模式的理解以及现阶段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所面临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淑玲;臧小英;赵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针缝合器在感染切口应用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和对比无针缝合器与传统的二期针线缝合和蝶形胶布对感染切口的闭合疗效.方法 50例肝胆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待切口引流物明显减少、创面有健康肉芽生长时,应用立辰无针缝合器逐步闭合切口.另81例肝胆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分别采用蝶形胶布拉拢或二期传统针线缝合,对比三组切口自换药开始至切口拆线的愈合时间.结果 无针缝合组的愈合时间(23士6.5)d明显短于蝶形胶布拉拢组(31士10.4)d和二期传统针线缝合组(34±14.1)d组(P<0.05).蝶形胶布拉拢组感染切口愈合时间略短于二期传统针线缝合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针缝合器治疗感染切口可在引流换药的同时,逐步闭合切口,促进其早期愈合.

    作者:许瑞华;曾翠芳;刘玲;许倩;周勇;李富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生儿ICU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 优化和完善新生儿ICU数据传输,加强护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 研发适应大型新生儿ICU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包括六项功能模块和两项管理模块,并应用于临床.结果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全部护理过程信息收集、传递、分析功能,实现了新生儿ICU护理移动信息技术的突破.结论 新生儿ICU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促进了护理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的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花;朱玲玲;毕越英;董建英;张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CU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制逐渐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步提高,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致使医疗护理方面的投诉与纠纷日益增多[1].而ICU因危重患者病情复杂易变,治疗护理与监测项目繁多,工作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护理任务繁琐,无家属陪伴,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等特点成为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因此,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积极主动采取防范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已成为ICU工作的重点.

    作者:卢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晚期鼻咽癌局部同期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联合同期顺铂化疗加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不良反应,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已完成的2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治疗期间观察的急性毒性临床表现特征及护理处理经验和近期疗效.结果 2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主要毒副反应为座疮样皮疹和口腔黏膜炎,其发生率分别为90%和96%,其次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过敏反应仅见1例.结论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联合同期顺铂化疗加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患者完全可以耐受,并不影响全程治疗的计划和疗效.

    作者:冯惠霞;蒋红花;李桂容;邹慧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09年6月~2011年12月发生的26例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与体位不当、皮瓣下出血、血容量不足、皮瓣水肿、寒冷及疼痛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保持正确体位,室温恒定及良好的皮瓣固定,做好皮瓣肿胀、出血及生命指征观察,可预防和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王巧君;姚海利;韩湘兰;刘新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管活性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管活性药物在临床比较常用,特别是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其自身药理的特殊性,微小剂量的改变,都可能造成血压、心率等发生变化,同时,此类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容易发生静脉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所以,血管活性药物常经微量泵给药[1].为了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不良反应,现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30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漏建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胃癌术后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为便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营养支持,手术后常需留置静脉导管.由于肿瘤细胞的直接促凝作用和肿瘤反应性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促凝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致使肿瘤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消化道肿瘤发生血栓的危险性也较高[1],因此胃癌患者更易发生血栓.为进一步明确胃癌术后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8月~2011年8月确诊为胃癌且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86例,探讨胃癌术后引起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的治疗护理提供依据.现将相关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贾葵;莫新少;潘色杰;窦瑛;谢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家庭跟进式护理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居家并发症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家庭跟进式护理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居家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出院前进行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和相关并发症知识宣教,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指导患者及陪护者进行居家护理,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居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关节僵硬,2例患者发生肌肉萎缩,1例患者发生足下垂,3例患者各发生1处Ⅱ期压疮;对照组则有13例患者发生关节僵硬,10例患者发生肌肉萎缩,5例患者发生足下垂,16例患者发生29处Ⅱ期~Ⅳ期压疮,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早期家庭跟进式护理,可有效防止外伤性截瘫患者居家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同霞;侯根翼;蒋中艳;罗晓兰;段领燕;李媛媛;刘明贤;袁发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中有25%~50%的人可能遇到手术治疗[1].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预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法(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CSⅡ)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血糖控制的稳定性.

    作者:杨爱云;谢明菊;韩家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部热敷联合饮食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部热敷联合饮食干预应用于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将11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部热敷联合饮食干预)55例,对照组(常规禁食)5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次数,呕吐胃内容物的量,胃区不适.结果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次数,呕吐胃内容物的量,胃区不适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腹部热敷联合饮食干预应用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不仅可以减少介入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促进患者顺利恢复.

    作者:谭李军;廖春燕;尹秀芬;唐黛青;任碧芬;唐桂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与护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有临床意义也是凶险的并发症.它起痫急、出血量大,病势凶险、预后极差,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左右[1],6周内再出血发生率为17%,2年内再出血的发生率约80%.通常该类出血在使用止血药物的同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物理止血方法如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虽然此方法渐渐地为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所取代,但仍不失为基层医疗单位的首选.现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应用三腔二囊管治疗由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1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