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oparesis syndrome,PGS)也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混乱导致胃排空延迟,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多发生于胃手术后,发生于腹部非胃手术较少见[1-2].
作者:陈德凤;莫新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效果研究.方法 将脑梗死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康复护理组32例除常规护理外,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出院后一个月康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1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成巧梅;宋葆云;李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背景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促使教育逐步产生类型的分化.在考虑构建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标准、分析和研究其他国际组织以及有关发达国家的教育标准时,我们发现,世界上许多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所制定的教育标准以及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等,所依据的常常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因为要制定教育标准,首先要进行全面合理的分类.
作者:曹梅娟;姜安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择期手术患者缩短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206例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禁食6~8 h、禁水2~3 h,对照组术前禁食12 h、禁水6 h.结果 两组术前口渴饥饿、烦躁、疲乏无力等不适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生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8 h禁食固体食物,术前6 h可进食少量清淡饮食(如牛奶等),术前2~3 h口服糖水200~300 ml,安全可行,可降低不适反应.
作者:徐海英;沈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封闭剂治疗妊娠中晚期胎膜早破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疗安胎成功率.方法 对8例采用纤维蛋白封闭剂治疗妊娠中晚期胎膜早破孕妇采取针对性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预防感染、严密监护胎儿宫内安危,合理的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8例患者经纤维蛋白封闭剂治疗后,均成功产下成活新生儿;5例术后痊愈出院,至足月后入院正常分娩,3例术后一直住院安胎,后行剖宫产.结论 妊娠中晚期胎膜早破严重危害母婴安全,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妊娠中晚期胎膜早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应根据不同孕妇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赵红梅;蔡育宝;郑小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颈椎后路手术是临床治疗颈椎疾患基本的术式,头颈部制动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制作颈椎制动空气枕是为了方便术后颈部制动,减轻病人痛苦,预防术后并发症及切口过多渗血,以利于损伤修复,更重要的是防止颈椎扭曲,影响手术效果及造成脊髓受压的严重并发症.
作者:崔宝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交接班在护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在ICU护理工作中,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观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为了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使护理安全关口前移,制定和实行规范的护理交接班流程是必不可少的.我科根据ICU工作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ICU交接班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英;江榕;朱侥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37周(259d)的新生儿[1].早产儿胃肠功能弱尤其胃肠动力差,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肠道喂养后,经常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问题,限制其成活率的提高[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产儿存活率逐渐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治愈率成为衡量儿科临床医疗护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完善人性化服务理念,使早产儿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终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现综述如下.
作者:魏林;阎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主动体外复温在婴幼儿深低温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2例要幼儿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气静复合麻、深低温低流量和/或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结果 3例手术后难以脱离体外循环而死亡,手术死亡率4.8%.结论 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体外循环术中缓慢、均匀的降温和升温有利于脑保护;应用充气升温毯、温控垫等主动体外复温法为患儿复温和保温,有效地缩小了组织温差,实现了均匀升温,同时缩短了转机时间和手术时间,是一套安全有效又简便可行的术中复温及保温方法.
作者:李双梅;谢庆;杨满青;朱瑞娟;陈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脊髓内中央管由于多种原因,形成管状空腔称为脊髓空洞症,是累及脊髓或延髓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病情特征是脊髓中央管扩大脊髓内积水.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手或前臂的肌肉萎缩及伴随的植物神经损害症状,早临床表现以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及神经营养障碍[1].
作者:陈秋兰;李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新型封堵器械的不断出现,经导管介入治疗某些单纯型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替代外科手术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8月~2009年8月对128例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心导管同期进行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吕桂玲;田大静;王静;高义双;陈屿;王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复染试剂对骨髓铁染色效果的影响.方法 每例患者收集三张骨髓涂片,分别用瑞氏、沙黄、核固红三种复染剂进行铁染色,观察骨髓小粒及幼红细胞中铁的分布情况.结果 三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细胞外铁的阳性率相同,细胞内铁染色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种复染方法中推荐采用瑞氏复染,因其铁颗粒较易观察,且染色时间较短、操作简便.
作者:张姝;刘咏酶;黄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后有7~14 d的骨髓抑制期,粒细胞减少是病人并发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时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8年以来,对85例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后,顺利度过化疗期,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评估和处理1 案例张女士,52岁,因肝肿大、下肢静脉曲张8年、并发小腿溃疡3年、进行性恶化3个月入院治疗.入院时患者双下肢皮肤黝黑、色素沉着,下肢静脉曲张明显,右小腿下段有6 cm×12 cm溃疡,渗出液多,有腥臭味.患者行动困难,主述小腿溃疡处疼痛.由于溃疡迁延不愈,患者到各地四处寻医,但效果不佳.该患者言谈中表现出对疾病预后的悲观情绪和对生活的消极态度,缺乏信心和希望.
作者:胡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胫骨髁间前棘是前交叉韧带的附着区,胫骨髁间前撕脱骨折的发生使前交叉韧带松弛,丧失了对膝关节的稳定作用,其骨折是一种特殊的严重关节内骨折.我院自2001年起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体外张力带治疗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静;王海滨;李媛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破裂病情凶险,发病突然,病死率接近100%[1].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2006年8月~2008年10月共收治AMI 482例,心脏破裂死亡12例,现将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足部溃疡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1].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科随机选择糖尿病足患者80例,根据<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2]并将其随机分为热毒组、血瘀组、寒邪凝滞组、对照组.经辩证施护及中西药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玲;陈露;谢静;李筑慧;李莉;杨传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住院精神病人常常出现攻击行为[1-3].其突发性强,不易防范,可导致不良后果,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减少和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笔者通过对100例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的时间、方式、原因、伤害程度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脊索瘤是发生于中轴骨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好发于骶尾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加局部放疗是标准治疗方式.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术后放疗均可造成组织缺损和死腔,成为临床处理难点.2007年6月~2008年10月我院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进行伤口床的准备7例,为创面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张芹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制改良水枕在维持早产儿正确舒适的体位,减少头颅、耳廓变形的效果.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12月将胎龄30~32周,头颅耳廓无畸形、无血肿,无出血症状,使用温箱保暖的100例早产儿根据入院的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使用自制改良水枕垫高头颈部,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头颅、耳廓外观、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改变,观察期为15 d.结果 两组早产儿头颅、耳廓外观变形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改变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自制改良水枕可减少早产儿头颅和耳廓变形,从而促进其正常生理机能的发育.
作者:陈秋玉;苏敏谊;黄夏纯;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