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施护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张春玲;陈露;谢静;李筑慧;李莉;杨传经

关键词:辨证施护,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 护理
摘要:足部溃疡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1].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科随机选择糖尿病足患者80例,根据<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2]并将其随机分为热毒组、血瘀组、寒邪凝滞组、对照组.经辩证施护及中西药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护理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为单眼无痛性视力下降,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沿静脉分布区域的视网膜有出血、水肿和渗出.视力下降程度与阻塞部位、阻塞程度、阻塞时间有关.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视网膜静脉阻塞114例,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翠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敷贴在胆道介入术后的巧用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一般采用无菌敷料或厂家自带的固定贴膜、固定引流管.由于患者往往带管出院且需长时间保留此管,一旦贴膜卷边松动则无配套产品更换.用无菌纱布固定引流管时,因纱布容易移位极易造成引流脱出,导致胆汁流入腹腔,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近年来采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保护引流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兰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辨证施护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足部溃疡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1].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科随机选择糖尿病足患者80例,根据<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2]并将其随机分为热毒组、血瘀组、寒邪凝滞组、对照组.经辩证施护及中西药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玲;陈露;谢静;李筑慧;李莉;杨传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现代化、信息化、集约化的新型医院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与医院每个临床及辅助科室都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具有工作量大、器材设备种类繁多,无菌要求高等特点,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来更新管理模式是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由之路.

    作者:李鑫春;王春艳;秦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oparesis syndrome,PGS)也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混乱导致胃排空延迟,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多发生于胃手术后,发生于腹部非胃手术较少见[1-2].

    作者:陈德凤;莫新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脊柱术后硬膜外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1997~2009年共开展2180例脊柱手术,发生6例硬膜外血肿(PSEH),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艾红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NICU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为提高管道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笔者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NICU收治260例患儿的管道护理资料,分析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红娟;唐笑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初探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作为肾脏替代手段初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严重并发症.随着CRRT治疗大量应用于许多非肾脏领域的危重病人,其生命支持作用已达到与机械通气和全胃肠外营养等同的地位[1].由于该治疗的广泛开展,许多国家已经开展了CRRT专科护士培训[2].我院近4年来完成了7 000余例次的CRRT治疗,在CRRT专业护士培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结合国内外培训经验不断探讨,现将我院CRRT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介绍如下.

    作者:文艳秋;成翼娟;秦敏;陈林;廖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宫脱垂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子宫脱垂患者133例,现将临床及病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33例,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61.69岁.

    作者:訾聃;杨英捷;龚飞凤;黄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评估和处理1 案例张女士,52岁,因肝肿大、下肢静脉曲张8年、并发小腿溃疡3年、进行性恶化3个月入院治疗.入院时患者双下肢皮肤黝黑、色素沉着,下肢静脉曲张明显,右小腿下段有6 cm×12 cm溃疡,渗出液多,有腥臭味.患者行动困难,主述小腿溃疡处疼痛.由于溃疡迁延不愈,患者到各地四处寻医,但效果不佳.该患者言谈中表现出对疾病预后的悲观情绪和对生活的消极态度,缺乏信心和希望.

    作者:胡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一例肺癌患者PICC导管误入胸导管的护理

    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其头端送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

    作者:余春华;李俊英;符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制改良水枕防止早产儿头颅变形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自制改良水枕在维持早产儿正确舒适的体位,减少头颅、耳廓变形的效果.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12月将胎龄30~32周,头颅耳廓无畸形、无血肿,无出血症状,使用温箱保暖的100例早产儿根据入院的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使用自制改良水枕垫高头颈部,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头颅、耳廓外观、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改变,观察期为15 d.结果 两组早产儿头颅、耳廓外观变形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改变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自制改良水枕可减少早产儿头颅和耳廓变形,从而促进其正常生理机能的发育.

    作者:陈秋玉;苏敏谊;黄夏纯;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封闭负压引流在骶骨脊索瘤术后难愈性创面的应用与观察

    脊索瘤是发生于中轴骨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好发于骶尾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加局部放疗是标准治疗方式.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术后放疗均可造成组织缺损和死腔,成为临床处理难点.2007年6月~2008年10月我院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进行伤口床的准备7例,为创面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张芹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一例肺吸血虫病引起机化性血胸病人的护理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我国主要有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2种,人因生吃、腌吃、醉吃溪蟹或喇蛄而感染,也可因饮用含有囊蚴的生水而受到感染.肺是卫氏并殖吸虫易侵犯的脏器[1],肺吸虫病发病过程多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不易确定,或长或短,多为1个月至1年,但短只有2 d,长达10年之久.

    作者:李娟;席学莉;江华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骨髓铁染色三种复染剂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的复染试剂对骨髓铁染色效果的影响.方法 每例患者收集三张骨髓涂片,分别用瑞氏、沙黄、核固红三种复染剂进行铁染色,观察骨髓小粒及幼红细胞中铁的分布情况.结果 三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细胞外铁的阳性率相同,细胞内铁染色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种复染方法中推荐采用瑞氏复染,因其铁颗粒较易观察,且染色时间较短、操作简便.

    作者:张姝;刘咏酶;黄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夹闭伤口引流管对引流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术后早期夹闭引流管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量及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因骨关节炎进行单侧全膝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后引流管处于夹闭状态6 h,对照组引流管处于持续开放状态.记录术后24 h及48 h内的伤口引流量、异体血输入量及术后3 d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24 h及48 h伤口平均引流量分别为140.5 ml及172.6 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87.1 ml及456.21 ml,实验组病例总输血量为390 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5 ml;术前及术后3 d血红蛋白含量差值实验组为3.42 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 g/L.结论 在单侧人工全膝置换术后早期夹闭伤口引流管,患者关节出血量较少.

    作者:付玲;郑群怡;畅怡;张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管性介入治疗宫颈妊娠患者的护理

    宫颈妊娠(CP)是异位妊娠的一种严重类型,国外报道CP发病率约为1:2 400~18 000,占妊娠的0.06%~0.1%,占异位妊娠数的0.15%~2.00%,易误诊为一般先兆流产或不可避免流产而行刮宫术导致致命性大出血,迫不得已而将子宫切除[1].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已成为治疗CP预防大出血的重要途径.我院2005年5月~2008年7月共收治行血管性介入治疗的CP病人10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梁春堂;苏华;安姝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tis,MPA)是一种累及小血管(毛细血管、微小动脉、静脉)的坏死性血管炎,也可累及小或中动脉,可有多系统、器官受累,而以呼吸道和肾脏受累为常见[1].其他表现可见肌肉、关节痛或关节炎,皮疹尤其是紫癜多见,并且可出现腹痛、胃肠道出血、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2].我科2006年4月~2009年5月共收治5例MPA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淑瑛;黄怡;胡瑜;谷舜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惠品晶;王美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脊髓空洞-胸腔分流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脊髓内中央管由于多种原因,形成管状空腔称为脊髓空洞症,是累及脊髓或延髓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病情特征是脊髓中央管扩大脊髓内积水.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手或前臂的肌肉萎缩及伴随的植物神经损害症状,早临床表现以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及神经营养障碍[1].

    作者:陈秋兰;李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