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颜琼;王霞;罗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V)48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是MV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临床VAP的死亡率为20%~71%,并使应用呼吸机的平均时间增加7倍,重症监护时间延长2倍[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近年来,据国内外各相关文献报道,有效的肠内营养能改善营养摄取,降低重症病人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预防VAP的重要相关因素.因此,本文聚焦于肠内营养管理、方式、喂养途径和喂养的时间等几方面.就防治VAP的新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耿梦雅;谢绍英;林善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常见的放射反应.严重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可引起疼痛,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引起瘢痕,有时引起暂时或长期的放疗中断,从而导致肿瘤控制率和治愈率降低.为探讨肿瘤放疗患者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尽早愈合,减少间断放疗的时间,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我科自2004年8月起采用施贵宝公司提供的多爱肤敷料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萍;颜萍;俞雪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新生儿脐部是容易感染的部位,特别是出生断脐时,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及出血,使脐带断端延期愈合脱落,脐带一般3~7 d脱落[1].2008年1~9月,我科对足月正常新生儿1565例行脐带断端按常规进行消毒、结扎后按床号单双分为两组,使用高锰酸钾外用片配成浓度为20%高锰酸钾液消毒脐带断端后用新生儿甲壳素型脐带包环新生儿腹部固定,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玲;李慧龄;杨小芝;范长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10例RA患者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个体特点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对服药、饮食、关节功能锻炼等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合理干预.结果 患者对RA有了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用药知识、药物注意事项和自我保健知识,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模式,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邓三于;常彩云;李雪莉;邓芳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笔者2007年7月~2009年7月对40例压疮病人分别采用康惠尔系列敷料换药(湿性愈合)和常规换药(干性愈合),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比较,康惠尔系列敷料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乾淑;徐惠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种减少痔瘘手术患者术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例行择期痔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术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手术全程予视听联合分散干预,即播放患者喜爱的影像音乐,分散注意力;观察、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例数分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接受视听分散干预后,术中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例数(2例)明显减少(对照组为9例),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行痔瘘手术的患者,视听联合分散方式能有效减少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不良应激反应的发生,稳定生命体征,可成为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的围手术期重要护理措施之一.
作者:罗晓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治疗老年患者一期压疮的效果. 方法 将我科2008年住院的患有一期压疮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压疮使用压疮局部减压,去除诱发因素、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等传统的压疮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结果 观察组压疮治疗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且观察组压疮治愈所需时间也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水胶体敷料治疗老年患者一期压疮能缩短压疮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周君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arrhythmia storms,VES)系指24 h内发生≥2~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的病理征象[1-2].由于心室电活动不稳定所导致的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简称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由于死亡率高、处理棘手和预后恶劣,是复苏中的难点,近年倍受临床关注.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急性期,特别是24 h内心肌电活动不稳定,常导致的电风暴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而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及时发现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并进行积极有效的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3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介入术中并发电风暴患者,有关心室电风暴的护理报道甚少.本组一例患者经52次电除颤后仍成功救治.现将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颜琼;王霞;罗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 mmol/L(50 mg/d)作为低血糖症的标准[1].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2008年11月我科成功救治一例因自杀而超大剂量注射胰岛素致重度低血糖昏迷140 h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误吸患者中的作用与护理.方法 对161例误吸患者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认真做好护理.结果 161例误吸患者中96例恢复,59例好转,6例无变化,无1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利于更好地救治误吸患者,而且有效的护理能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作者:汪丽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护士心理现况的研究,提出有效维护社区护士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问卷测试和调查吉林省卫生厅第二期社区护士骨干培训班68名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社区护士SCL-90中有8个因子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社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区护士具备普通人和职业人双重角色特征,子女教育及人际关系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知识匮乏及心理调节能力不足是导致社区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影响其生活及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结论 社区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刻不容缓,并提出改善社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若干建议.
作者:周艳;尹惠茹;刘红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畸形旧分类称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衬有内皮细胞的无数血窦所组成.静脉畸形好发于颊、颈、眼睑、唇、舌或口底部[1].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的治疗极具挑战性,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根治目的,并常常导致大出血、神经损伤及严重面部畸形.近年来,我院为了评价区室化硬化治疗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
作者:沈玉崇;梁敏;谭淑芳;麦少兴;邱逸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食疗药膳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2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元素钙、钙尔奇D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元素钙、钙尔奇D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食疗药膳,经过12个月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0.01).临床症状改善(P<0.01),且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中医食疗药膳配合药物治疗,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燕燕;韩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静一吸复合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主要形式.目前有多种静脉麻醉的拮抗剂可以中和静脉麻药的作用,而吸入麻醉药仍需以原形经肺排入空气,通过增大通气量、过度换气,可以加速气体麻药的排除,但是也造成血中二氧化碳浓度(PaCO2)降低,导致脑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和低碳酸血症,往往引起患者苏醒延迟[1].本文旨在观察麻醉恢复期使用活性碳构成的麻醉气体吸附器对提高麻醉苏醒的影响.
作者:范里莉;王炬;韩旭;石明兰;杨晓红;张迪;李娇;刘凡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肾内科病人上肢表浅静脉内留置24G直式留置针不同留置部位并发症的分布特点、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按单盲自身对照法在肾内科600例长期输液患者上肢先后留置24G直式留置针或22G Y型留置针,以22G Y型留置针留置在常规穿刺静脉内为对照组;将经热敷或热水浸泡后以24G直式留置针留置在表浅静脉内为实验组,以导管堵塞、局部渗液、非计划拔管等为研究指标,探究不同留置天数下不同留置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1)留置于手腕、掌指关节表浅静脉内的24G直式留置针3 d后导管堵管、局部渗液、非计划拔管指标与对照组3 d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5 d后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留置于前臂、手背表浅静脉内的24G直式留置针4d后导管堵塞指标与对照组4 d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24G直式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在肾内科.表浅静脉内留置24G直式留置针前臂和手背不宜超过4d,手腕和掌指关节不宜超过3 d;(2)24G直式留置针价格便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在常规静脉穿刺困难时值得推广.
作者:何玮;张长英;伍桂蓉;石翠;孙良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的危重患者因其原发疾病、并发症所带来的发热、疼痛以及相关侵入性检查、治疗、手术等,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且在重危病房这样一个半封闭的监护环境中,易出现烦躁、紧张、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等不良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抗拒治疗、自伤意外等情况.合理的镇静药物使用及相关护理有助于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本科2007年8月~2009年8月对
作者:龚宏;顾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死亡癌症的病人约达170万,远远超过心脑血管病,成为致死原因的第一位.但目前治疗主要靠手术、放疗和化疗,而这些手段均有一定损伤性,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耐受.基于此,有学者研究出一项无创治疗肿瘤的新技术[1],即海扶刀.该技术利用超声波的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在体内肿瘤病灶,通过焦点区高能量超声波产生的高温、机械、空化效应等,使靶区内肿瘤组织完全毁损[2].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8月行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31例肝癌患者,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同玲;李云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培养护生手卫生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8例护生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对护生手卫生知识和手卫生行为情况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 护生在干预后关于手卫生知识得分有明显提高(P<0.05),手卫生依从性行为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在培养护生手卫生行为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英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周剂量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全方位护理.大大降低了毒性反应,使其能顺利耐受化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方法 多烯紫杉醇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2~4 d,4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加强心理护理、输注要求、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Ⅲ-Ⅳ度呕吐发生率10%,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25%.结论 周剂量多烯紫杉醇化疗和全方位护理能明显减少毒性反应.
作者:王天凤;郭丛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术后病死率.方法 对我科1999年以来72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严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发生25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加强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监测,正确对症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郑芹;卢彩霞;叶志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