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误吸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汪丽虹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误吸,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误吸患者中的作用与护理.方法 对161例误吸患者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认真做好护理.结果 161例误吸患者中96例恢复,59例好转,6例无变化,无1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利于更好地救治误吸患者,而且有效的护理能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记号笔代替无菌物品缸标签的方法

    无菌物品缸在临床外科处置室广泛使用,包括无菌纱布缸,棉球缸、呋喃西林纱布缸、碘伏棉球缸等,各种无菌物品缸每日刷洗后需要高压蒸汽灭菌使用,并且做好标记.传统方法为打印相关物品名称后利用透明胶带粘贴在缸子盖上,经反复高压后字迹变淡、变黄,残留胶布印不易清洁,刷洗时常留有划痕.

    作者:金美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10例RA患者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个体特点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对服药、饮食、关节功能锻炼等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合理干预.结果 患者对RA有了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用药知识、药物注意事项和自我保健知识,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模式,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邓三于;常彩云;李雪莉;邓芳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4G直式留置针在肾病内科的应用

    目的 观察肾内科病人上肢表浅静脉内留置24G直式留置针不同留置部位并发症的分布特点、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按单盲自身对照法在肾内科600例长期输液患者上肢先后留置24G直式留置针或22G Y型留置针,以22G Y型留置针留置在常规穿刺静脉内为对照组;将经热敷或热水浸泡后以24G直式留置针留置在表浅静脉内为实验组,以导管堵塞、局部渗液、非计划拔管等为研究指标,探究不同留置天数下不同留置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1)留置于手腕、掌指关节表浅静脉内的24G直式留置针3 d后导管堵管、局部渗液、非计划拔管指标与对照组3 d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5 d后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留置于前臂、手背表浅静脉内的24G直式留置针4d后导管堵塞指标与对照组4 d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24G直式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在肾内科.表浅静脉内留置24G直式留置针前臂和手背不宜超过4d,手腕和掌指关节不宜超过3 d;(2)24G直式留置针价格便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在常规静脉穿刺困难时值得推广.

    作者:何玮;张长英;伍桂蓉;石翠;孙良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巧用一次性物品包装内袋作标本取物袋

    腹腔镜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已广泛开展.标本取物袋也随之应用于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的腔镜手术中(如腔镜胆囊切除、肾切除、卵巢肿瘤切除等).由于一次性标本取物袋价格较高,而且术中操作不当容易破损.标本较多时不能重复使用,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我们应用一次性物品内袋作标本取物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珊珊;贾京红;刘彦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对护理本科护士实施院内进修的方法及效果

    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护理人员的培训是组织和部门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激发护理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及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有关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要求,更好地培养和发展护理高级人才,规划其职业生涯,我院近年来不断探索对高学历护士采取多途径、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培训,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尿病教育工具看图对话TM的实施及运用体会

    目的 探究糖尿病教育看图对话TM工具实施及体会与技巧,为推广该工具奠定基础.方法 对辅导员进行统一培训并获得资格认证,以看图对话TM工具的主题图画为媒介,组织患者进行互动式小组讨论,每次约7~10人参与,耗时约1.5~2 h.结束后对讨论结果 及患者反映进行分析及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接受情况.结果 共36位患者参与,且均能积极投入讨论,无中途退出现象,29例(80.6%)参与者表示此学习方式好,33例(91.7%)认为解决了自己所希望了解的大部分问题,15例(41.7%)表示更倾向于传统式小讲课与互动式讨论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结论 看图对话TM工具可以让患者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但如何将该工具结合我国国情更有效的运用,还有待探索.

    作者:古艳;袁丽;欧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术后病死率.方法 对我科1999年以来72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严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发生25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加强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监测,正确对症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郑芹;卢彩霞;叶志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医食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食疗药膳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2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元素钙、钙尔奇D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元素钙、钙尔奇D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食疗药膳,经过12个月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0.01).临床症状改善(P<0.01),且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中医食疗药膳配合药物治疗,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燕燕;韩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康惠尔系列敷料治疗Ⅱ、Ⅲ期压疮效果观察

    笔者2007年7月~2009年7月对40例压疮病人分别采用康惠尔系列敷料换药(湿性愈合)和常规换药(干性愈合),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比较,康惠尔系列敷料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乾淑;徐惠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输液管内混合异常的药物及解决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且常多组药物连续输入,当前一组药物即将输完,接下一组药物时,两组药物必将在输液管内相遇混合,如两组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管内会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等异常

    作者:陈金月;李向真;田元春;文隽;冼正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外科病房护士自尊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外科病房护士自尊情况.方法 利用Rosenberg(1956)所编制的自尊量表(SES)对我院外科病房110名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有效被测人数中低自尊倾向占12.6%.高自尊倾向占17.9%,从SES的频数分布看,显示我院外科护士SES表统计得分大部分为中间分,自尊总平均分29.4分,标准偏差3.2分.分别按学历、职称和年龄分组,对组间平均得分和低自尊得分比例分别进行X2检验和q检验.结论 各分组的平均得分和低自尊检出频率P>0.05,均无显著差异.提示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层次的外科护士都应重视自尊.

    作者:蔡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

    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arrhythmia storms,VES)系指24 h内发生≥2~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的病理征象[1-2].由于心室电活动不稳定所导致的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简称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由于死亡率高、处理棘手和预后恶劣,是复苏中的难点,近年倍受临床关注.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急性期,特别是24 h内心肌电活动不稳定,常导致的电风暴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而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及时发现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并进行积极有效的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3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介入术中并发电风暴患者,有关心室电风暴的护理报道甚少.本组一例患者经52次电除颤后仍成功救治.现将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颜琼;王霞;罗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多爱肤敷料治疗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观察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常见的放射反应.严重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可引起疼痛,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引起瘢痕,有时引起暂时或长期的放疗中断,从而导致肿瘤控制率和治愈率降低.为探讨肿瘤放疗患者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尽早愈合,减少间断放疗的时间,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我科自2004年8月起采用施贵宝公司提供的多爱肤敷料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萍;颜萍;俞雪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锰酸钾外用片用于新生儿脐带断端消毒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脐部是容易感染的部位,特别是出生断脐时,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及出血,使脐带断端延期愈合脱落,脐带一般3~7 d脱落[1].2008年1~9月,我科对足月正常新生儿1565例行脐带断端按常规进行消毒、结扎后按床号单双分为两组,使用高锰酸钾外用片配成浓度为20%高锰酸钾液消毒脐带断端后用新生儿甲壳素型脐带包环新生儿腹部固定,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玲;李慧龄;杨小芝;范长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一次性针帽在氧气袋吸氧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患者在病房吸氧.当患者需要离开病房去做检查或者转往其它科室时需要用氧气袋吸氧,在使用氧气袋吸氧过程中氧气袋的橡胶管前端的玻璃接头易碎,带来不便,而且容易带来危险,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本科室在护理过程中尝试使用一次性针帽衔接氧气袋与吸氧管的方法,替代氧气袋橡胶管前端的玻璃接头,经临床使用,此方法衔接紧密,无泄漏氧气现象,而且方法简便,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穆素红;关冰;关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对276名护士进行测验.结果 (1)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优于全国青年常模;(2)护士的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心理控制源中的有势力他人因子呈正相关(P≤0.05);心理健康中的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与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的各因子相关明显;(3)社会支持总分和心理控制源中的有势力的他人因子被引入回归方程组,以此为基础用AMOS 7.0程序建立了验证性回归模型,模型拟合良好,验证了心理控制源中有势力他人因子、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回归.结论 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控制源中的有势力他人因子和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曲海英;Sha Zhenping;Xu Wei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社区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长春市社区护士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长春市138名社区护士实施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护士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及九个维度与离职倾向均呈负相关(P<0.01),管理方式与社区医院政策及薪酬可以联合解释离职倾向总变异量的24.4%,其中管理方式及社区医院政策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大.结论 社区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高社区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来避免护士离职倾向的产生.

    作者:刘晓丹;王幼芳;王芳;吴世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主要包括近年来陆续出现的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由于这些疾病的新发性质,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极易引起大范围传播,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1],造成社会人群的不安甚至恐慌.我院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定点医院,2003年4月~2009年11月对20例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隆平;张晓均;张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运用网络等资源对高血压病人院外护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 探索一条经济便捷的高血压病人院外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收集120例高血压病人资料,将患者分成一、二、三级管理对象.运用网络等资源采用多种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知信行的变化和规范服药、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 高血压患者通过连续2年的分级管理,收缩压平均下降了35.1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了25.53 mmHg(P<0.01);高血压知识与行为均有明显的提高;高血压患者规范服药率由原来的32.50%提高到87.50%;血压控制率由13.33%提高到75.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通过网络资源等多种护理干预方式,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探索出一条经济、快捷、方便的高血压病人院外管理新模式.

    作者:陈永红;林伟青;罗文慧;毕晓峨;吴志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惠品晶;王美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