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孙彩霞

关键词:重症监护, 德尔菲法, 护理安全, 质量
摘要:护理安全质量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终末质量来说,是护理质量在病人方面的体现,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护理安全质量,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工作具有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质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是当今护理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组长负责制交接班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索APN连续排班下护理交接班质量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分别对病人、医生、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护理组长负责制交接班管理模式及传统交接班管理模式1 490份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交接班管理模式后,病人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 护理组长负责制交接班管理模式,发挥了护理组长在交接班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保证了护理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红;胡迎春;龚文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首次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护理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90%以上来自分化好的滤泡上皮细胞,其中80%是乳头状癌.甲状腺癌术后,常残存有分化好的功能性甲状腺组织,其中常有肿瘤组织侵入,无法再通过手术清除,131I具有这方面功能.清除甲状腺残留组织可以消除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的可能,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1].

    作者:丁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临床,使许多血液病患者获得了新生.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使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都受到严重损害,极易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护理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顾芙蓉;朱霞明;刘明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剖宫术后硬膜外一次性注药与自控PCA止痛泵的疗效对比及护理

    我院2008年对剖产宫手术后产妇实施硬膜外持续止痛泵PCA镇痛,与2007年硬膜外一次性给药镇痛相比,发现硬膜外持续镇痛泵具有止痛效果可靠持久,灵活可控,副作用及并发症少,术后产妇泌乳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现将护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傅妙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体会

    多重耐药菌株是指微生物实验室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的阳性结果,药敏试验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别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1].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2].近年来,随着第二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得病原菌感染的菌谱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3].

    作者:王靖;赵应兰;杨爱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的急救手术护理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原因常见于创伤、感染等因素引起股动脉破裂,股动脉中膜受损,管壁局部薄弱,在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搏动性血肿而破裂出血[1].其治疗的关键是迅速压迫止血,急送有血管修复条件的医院进行处理.

    作者:柯雅娟;陈茹妹;许晨耘;马秀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经螺旋型鼻肠管行肠内营养(EN)支持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70例营养不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TPN组,采用NP化疗方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体重指数、营养指标、免疫机能、胃肠道反应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院内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后体重指数、各营养指标、CD4+/CD8+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化疗胃肠道反应程度、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EN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完成后续化疗、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刘琴;赵光强;黄云超;杨秀梅;杨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沈梅芳;徐颖;王美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内镜下行乳头切开联合柱状水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的配合体会

    经十二指肠镜下行乳头切开或柱状水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由于其微创性、安全有效性,并发症少等优势,已基本取代外科手术治疗,但遇有结石较大,合并有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时,若单纯行乳头大切开取石,可引起穿孔、出血,而单纯扩张,张力过大,可致乳头撕裂且增加出血及术后胰腺炎的风险[1].我院采用乳头小切开后再行柱状水囊扩张取石术,不仅有效保留十二指肠乳头部分括约肌的功能,同时增加取石的成功率,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

    作者:黄慧;王书智;陆蕊;时之梅;王淑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术后的监测和护理

    心房纤颤(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45%~65%术前合并Af,其中60%~80%的患者术后仍有Af,其危害主要为引起心悸不适,降低心排出量,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危险性[1].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肌腱和挤压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护理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交通意外、运动创伤日益增多,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也变得多见.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常见损伤,关节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关节镜下ACL重建被公认为膝关节外科中常规、经典的微创治疗方法[1].

    作者:李宏;赵龙桃;叶玲;慎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

    再灌注心律失常(RA)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中部分RA严重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甚至引起心脏性猝死.胺碘酮是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常用药,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其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我院近几年采用胺碘酮静脉应用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俞永美;裘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1],但常会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造成患者口腔、咽喉疼痛,进食困难,营养状况变差,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可中断治疗,影响治疗效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与减轻症状.为此,我们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放射治疗的103例鼻咽癌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益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外科三级护理查房的实行与管理

    外科疾病主要以手术作为治疗手段,术后的护理是外科疾病后续治疗的重要环节.优良的外科护理质量是实现外科疾病患者良好预后,预期康复的必要保障,是术后支持系统的主要组成.护理查房是检查护理质量、落实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1],是促进护理程序在临床的有效运用和评价护理程序执行优劣的主要方法.

    作者:陈翠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负压引流袋在口腔护理和吸痰中的应用

    2008年1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负压引流袋连接吸水管用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口腔护理和经口吸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云;王永红;方洪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37名65~75岁的MCI老年人分成训练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MMSE得分以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基本匹配;训练组每日上午8: 30~9:30,下午2:30~3:30,在专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集中训练,每周6 d,持续3个月;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及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个月后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训练组在字词再认方面相对于第1次成绩有明显提高(P<0.05);在数字拷贝、汉字比较与字词再认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训练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知觉辨别及总分显著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训练组在数字拷贝、汉字比较、记忆广度与字词再认方面显著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人认知能力随时间有下降趋势,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可有效改善MCI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作者:孙淑凤;李秀艳;魏秀宏;吕宏韬;索海英;李天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病毒性肝炎是指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预后良好,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预后较差[1].病毒性肝炎可造成肝细胞损伤,使糖代谢发生障碍.

    作者:刘蔚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螺旋电极临床应用的护理

    传统的翼状电极(被动固定)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但RVA起搏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导致心脏组织及电学重塑,引起左右心室电-机械活动的不同步,使心脏丧失了整体协调性[1].而螺旋电极(主动固定)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能基本保持左、右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同步收缩,增加心排血量,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安敏;邹杨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高等医学院校设置麻醉护理专业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麻醉护理专业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国内122家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并对当前医院麻醉护士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122所医院麻醉科有麻醉医生1 169人、麻醉护士391人,医护比为1:0.33;麻醉护士学历:中专61.4%,专科34.0%,本科4.6%;职称:初级76.5%,中级20.5%,高级3.1%;被调查医院需要麻醉护理专业护士的占79.5%;90.2%的医院对麻醉护士的低学历要求为本科层次;医院对此专业实习生及毕业生就业可优先选择的占94.2%.结论 目前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学历、职称偏低;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师资力量与硬件设施的优势,设置麻醉护理专业切实可行.

    作者:石红丽;谭迎春;袁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护理安全质量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终末质量来说,是护理质量在病人方面的体现,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护理安全质量,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工作具有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质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是当今护理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者:孙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