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中单搬运术后病人的方法

铁芹萍

关键词:一次性中单, 搬运病人, 护理
摘要:术后病人的搬运是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方法既能将手术后的病人安全、舒适的送回病房,又能够保证平车及病床的清洁,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方法,现将一次性中单搬运法介绍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属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1].其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均高,仅次于恶性肿瘤.脑出血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急骤、并发症多、患者心理变化复杂等特点.因此,优质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杨红;王光义;陈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气囊上吸引加呋喃西林冲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气囊上吸引加0.2%呋喃西林气囊上冲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A组):常规吸痰,对气囊滞留物不做处理;囊上吸引组(B组):对气囊滞留物进行吸引,8 h1次;0.2%呋喃西林冲洗组(C组):对气囊滞留物进行吸引,同时进行0.2%呋喃西林冲洗,8 h1次;记录三组患者3 d、6 d、9 d、12 d、15 d气管切开气囊上和气囊下滞留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组细菌总量明显少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细菌量少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 d、6 d、9 d后,发生VAP的例数A组为4、6、9例,B组为2、3、4例,C组为0、1、2例.三组比较,C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囊上吸引加呋喃西林冲洗,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作者:陈桂芝;高晓风;安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士站工作系统使用中的难点及对策

    随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已逐步进入我国护理领域,使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更加紧凑[1].因此,为护理信息的接受和传递提供了快捷的条件,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我科于2004年8月被选定为我院首批试运行的3个科室之一,在运行过程中,虽然给我们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遇到了不少难点.因此,如何根据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探索解决难点的方法,是确保护士站工作系统推广使用的根本措施.

    作者:吴敏;温贤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供体器官修整台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在肝移植手术中,切取无损伤、有良好功能的供肝是临床肝移植的关键[1].为确保供体修整质量,我们特研制了新型器官修整台.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动脉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动脉血气分析是检测血中参与气体交换及与呼吸有关的氧和二氧化碳,是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对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就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血气分析对分析前标本的误差很敏感.所以,如何正确采集标本,使标本的误差降到低,是保证动脉血气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作者:魏淑华;李书芬;金华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颅咽管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青年,男性略多于女性.颅咽管瘤占成人颅内肿瘤的2.5%~4.0%,占儿童鞍区肿瘤的50%.患者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视野缺损、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和下丘脑损害[1].其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术后可出现尿崩症、体温控制失调、下丘脑损害及垂体功能减退等并发症.为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我科2002年1月~2007年1月对83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童孜蓉;任兴珍;叶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种实用新型输液夹板

    为克服传统夹板中的不足,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输液夹板,此种输液夹板不仅能将输注药液的肢体与输液夹板固定,而且可将输液夹板与其下的床侧梆、床护栏或坐椅扶手等物件相互固定,使昏迷病人或躁动的精神病人的肢体得以妥善固定,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比较

    传统的开放性肾切除术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逐渐开展,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方式逐渐被腹腔镜技术所代替.我院2002年lO月~2007年7月开展后腹腔镜肾切除术5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现以同期的传统开放手术为对照,将两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比较.

    作者:项雪燕;杨素清;林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的手术配合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其治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时间长、瘢痕多、影响美观.自1999年以来,我院应用940 nm半导体激光连续发射模式,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下肢静脉曲张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香;刘美霞;栾瑞红;郑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教育指导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75例老年糖尿病应用胰岛索治疗的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的注射等健康教育.结果 70例患者对胰岛素的被动性治疗转变为主动性参与.患者、家属及照料人员掌握了胰岛素的注射、保存、血糖自我监测、低血糖反应的紧急救治和处理.结论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可以避免因注射不当带来的血糖波动、皮肤硬结及感染的发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温爱惠;王增英;焦月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次性中单搬运术后病人的方法

    术后病人的搬运是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方法既能将手术后的病人安全、舒适的送回病房,又能够保证平车及病床的清洁,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方法,现将一次性中单搬运法介绍如下.

    作者:铁芹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导管封堵成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成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效果、并发症,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20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封堵成功率95.2%(19/20),19例封堵成功病例的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00%.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5.3%),穿刺处少量出血2例(10.5%),心律失常4例(21.1%).结论 应用PMVSD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成人PMVSD安全、有效.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和护理对于保证封堵术的成功、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静;赵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同时两台心脏移植手术的管理与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三次同时两台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管理与护理配合的经验,为更好的开展此类手术方式提供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2006年6月三次共6例同时实施两台心脏移植手术的管理要点、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 6例患者均存活,患者术后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6例患者术后随访1~14个月,心功能均为I级,4例已恢复工作.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两台心脏移植手术同时开展对医院尤其是手术室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需要经过严密组织,严格管理,明确分工,充分的准备,使手术顺利完成,提示各科室密切配合,统一认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梁爱群;阮思美;连绮文;林汉英;肖剑雅;陈满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腹腔引流术中的应用

    传统的腹腔穿刺针尾(高压灭菌的腹穿包)连接橡胶管,以便和注射器相连,采用腹腔穿刺抽液,如此反复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穿刺抽液并留置导管,克服了传统穿刺的缺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英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术的分期护理

    目的 探讨并提出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术这一喉癌功能性外科新技术方法施行分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总结27例喉癌患者施行此技术的护理体会,提出了该技术在术前、术后各个时期的护理要点及其方法.结果 27例施行不同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术术式的喉癌患者经过规范的专科分期护理,术后均恢复了全喉功能.结论 术后保持患者的保护性低头位及其呼吸道等专科护理极其重要,这是尽早拔管减少误咽以及嗓音训练等功能恢复的重要基础.

    作者:杨洪;熊欣潞;罗丽;杨娴;彭红;邓光丽;张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发骨折合并创伤性窒息的观察与护理

    创伤性窒息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胸部创伤综合征[1],多发骨折合并创伤性窒息,临床更为少见.由于其发生突然,病情危重,常危及病人生命,如观察不全面或护理方法不当,易致死亡.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多发骨折合并创伤性窒息6例,经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尹志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例过量运动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酶等物质释放入血,后从尿中排出.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血和尿中的肌红蛋白阳性,伴肌痛、肌紧张和肌肉注水感.RM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为20%~33%,而且RM在急性肾衰的发病原因中大约占10%~15%[1].过量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尤其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导致RM,亦称运动性RM.2006年5月,我科接诊1例,患者在5公里赛后快速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22 d的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马东平;夏美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钱红英;钮美娥;王美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磁共振(MR)增强检查是MR检查中常用的扫描技术,它能改变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间MRI信号差别,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姚学会;吴爱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种前列腺手术的疗效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PVP)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行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PVP组较TUVP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 PVP组与TUVP组比较,治疗效果相同,但术中出血少,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并发症较少,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吴东娟;康福霞;赵雅茹;谢巧丽;孙玫瑰;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