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陈昱云;谷震;王磊;李亚捷

关键词:椎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摘要: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s,VADA)常见且严重的临床症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发生再出血,致死致残率很高.因此对于破裂动脉瘤应积极行手术或介入治疗以避免致命的再出血[1].本文回顾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8例,总结报告如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D3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性别差异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3水平在不同性别组中的差异.方法 按WHO1999年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检查生化指标、甲功和人体参数等.按不同性别分组,比较不同性别组间维生素D3水平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维生素D3与性别、糖尿病病程、T3、FT3、吸烟史呈正相关(P<0.05),男性2型糖尿病组中维生素D3与FT3有相关性(P<0.05),女性2型糖尿病组中维生素D3与T3有相关性(P<0.01).结论 维生素D3水平2型糖尿病代谢指标中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梁赟;韩文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对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8例的回顾性分析,比较药物辅助IABP泵治疗前,治疗24小时后,拔泵后HR,EF,CI,SBP,NT-proBNP值以及临床体征的变化.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药物辅助IABP治疗后HR,EF,CI,SBP,NT-proBNP值较IABP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下壁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药物辅助IABP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

    作者:付娟娟;光雪峰;张川荛;赖碁;张小勇;廖祁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妇科急腹症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1],一部分急腹症患者可能合并外科情况或不排除外科疾病,腹腔镜技术因其直观性、微创性及诊疗结合的特点,尤其是对一些不明原因的急腹症能够进行准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7例急性腹痛患者,年龄16~82岁,平均31.57岁,经手术证实异位妊娠117例(其中残角子宫1例,间质部妊娠5例),附件囊肿蒂扭转27例(其中卵巢囊肿蒂扭转2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5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3例,黄体破裂出血10例,子宫肌瘤变性1例,急性盆腔炎8例(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6例,2例阑尾炎误诊为附件炎).子宫化脓穿孔1例,患者82岁,是以急性腹膜炎收住外科,术中探查发现转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

    作者:计文映;李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风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以加强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同时配合用药干预、功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方法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8周后,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RA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临床治疗起到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琼予;孙李萍;向月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呼吸急促

    目的 探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舒喘灵)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呼吸急促(transient Tachypnea of the Newborn TTN)的疗效,并确定新生儿吸入舒喘灵的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入住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的100例TTN患儿随机分为吸入舒喘灵组(治疗组)52人,未吸入组(对照组)48人,胎龄37周至40+3周.治疗组通过舒喘灵喷雾瓶、储雾罩在入院60 min、6h分别给予0.4 mg舒喘灵气雾剂吸入;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结果 (1)2组患儿在入院后7、12、24 h呼吸急促、呻吟、吸凹征严重程度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和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用药前后心率无明显增加,2组心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舒喘灵组需要常压给氧、nCPAP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机械通气治疗:舒喘灵组1例(1.9%)、对照组6例(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组入院后12h监测平均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研究过程中,心电监护无1例心律失常发生;52例治疗组患儿均未出现肌肉震颤症状.结论 吸入舒喘灵对新生儿暂时性呼吸急促治疗有明显疗效.且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张怡;朱进秋;李佳;高敬;李瑜;张霞;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65名文昌市妊娠妇女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文昌市妊娠妇女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文昌市人民医院妇和文昌市庆龄妇幼保健院265名产检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265名被调查者中,孕期口腔健康知识平均得分2.2分(总分5分),婴幼儿相关口腔健康知识2.1(总分6分).孕妇在怀孕前后每天刷牙次数均在2次以上占总人数的87.5%,而怀孕前后每天使用牙签次数都在2次以上20.0%,18.5%在怀孕前做过口腔检查,38.1%的孕妇认为口腔检查没有问题或没有必要.结论 该地区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知识和妊娠期口腔保健行为有待加强.

    作者:郑旭;王小丹;赵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2106例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三甲医院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1次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且心功能NYHA Ⅱ-Ⅳ级的患者2 106例.根据出院后是否按医嘱定期找相对固定的医生优化药物治疗分为规范化治疗组和非规范化治疗组,随访2组患者药物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 (1)住院期间维持服用药物以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多;(2)出院后维持使用心衰药物中,规范化治疗组的比例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3)出院后规范化治疗组预后均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P< 0.005).结论 (1)云南省三甲医院心衰药物治疗使用率与其他地区相仿;(2)规范化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率、改善预后.

    作者:袁华苑;韩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喂养干预辅助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喂养干预辅助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效果.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根据Williams标准诊断为AD、年龄小于6月龄的人工喂养婴儿.通过连续喂养干预,即给予氨基酸配方营养粉替代喂养7~14d,同时回避鸡蛋、奶制品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并进行随访观察婴儿特应性皮炎的改善情况,采用SCORAD评分对特应性皮炎AD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入组受试者150例,平均年龄(109±72)d,其中轻中度AD 122例,平均SCORAD评分为28.2±6.3,重度AD 28例,平均SCORAD评分为48.7±9.2,纳入疗效可评估受试者共142例.采用氨基酸配方营养粉替代喂养7d和14d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6.8%和72.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轻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氨基酸配方营养粉替代喂养2周的总有效率均优于1周的总有效率(P<0.01 vs P<0.05).合并用药的受试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无合并用药的受试者(P=0.034).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喂养干预辅助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7~14 d,对于改善6月龄内婴儿轻中度和重度AD具有一定效果,联合应用保湿剂和外用药物治疗等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刘燕南;何雯;李碧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的效果及运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参加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医师80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组和PBL组各40人,2组均由相同的临床技能专职教师进行综合培训,采用技能考核评分、发放问卷调查及个人深入访谈等方式对临床技能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统计结果并处理相关数据.结果 PBL组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学习主动性有所增强(P<0.05),处理及分析病例的能力有一定提高(P<0.05),技能考核总成绩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在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教学过程中运用PBL教学模式效果较好,对全科医师培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及借鉴意义.

    作者:林雁;浦玉秀;吕琳;袁莹;何晓光;孙承欢;张京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胃癌阑尾转移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然而阑尾转移癌非常少见[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4年5月收治1例以发热、腹痛为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阑尾低分化腺癌,局部印戒细胞癌改变,结合免疫组化考虑转移癌,后患者经PET-CT检查、胃镜取材病检证实为胃癌阑尾转移并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现报道如下.

    作者:寇智勇;王志强;李文亮;文政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高脂饲料分段喂养对大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索两种高脂饲料分段喂养对大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以基础饲料喂养,实验组大鼠在腹腔注射VD3基础上,分阶段先后给予A和B2种不同的高脂饲料喂养(1~7周给予A种高脂饲料,8~16周给予B种高脂饲料).每周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每2周测定各组大鼠血脂(TC、TG、LDL-C、HDL-C)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体重持续增加,实验组大鼠前2周体重增加,第3~7周开始持续降低,第8周更换B种高脂饲料后,体重又开始持续增加.两组体重除实验前和第1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血脂水平在实验期间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大鼠血清TC、HDL-C和LDL-C水平先升后降,TC在第6周达到峰值,HDL-C和LDL-C在第4周达到峰值.实验组大鼠血清TG水平在前6周无明显变化,到第8周更换B种高脂饲料后开始缓慢上升,至第16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种高脂饲料分段喂养可加速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作者:常露;赵珍;朱振东;张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柱转移癌

    目的 比较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柱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43例多节段脊柱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折椎节段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价,摄X线片、CT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4~ 59个月,平均34.1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2.9±0.8)、(1.4±1.2)分,经皮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0.9±0.6)、(0.4±0.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29.2±8.1)%、(14.6±8.4)%,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17.9%±4.7)%、(8.1±5.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CT提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肿瘤复发1例,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组肿瘤复发2例.结论 对多节段脊柱转移癌,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对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更加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恢复脊柱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晋煜;王少云;袁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难治性高血压经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1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第一位危险因素,据流病学调查,中国2010年患病人数达3.3亿,患病率33.5%;而其中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0%~20%左右[1],虽经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但相当一部分患者血压控制仍不满意,并发症发生机率较高,预后较差,如何有效治疗,是当前难点问题.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1例难治性高血压,并行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enal denervation,RDN)及近期随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应禄;李燕萍;廖德荣;杨明;余海;钱宝堂;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1例高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置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1],因其具有保护外周静脉、减轻病人痛苦等优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2],但如出现导管移位等异常情况可带来治疗困难甚至较为严重的医疗后果.现将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军队高干病房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共81例高龄患者实施PICC措施,但没有预期治疗时限的情况予以报道.

    作者:王爱英;胡国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利用无创性观测指标推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迅速发展,食管静脉曲张的准确诊断危险性小、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但是,消化内镜在操作中时间长,内镜多次反复通过咽部,增加病人的痛苦,产生紧张、心里恐惧导致操作过程中病人躁动不适,影响操作并增加诊断后并发症发生.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大部分是由于肝炎病症导致肝硬化后肝门静脉压高的并发症.如果EV控制不好,就会导致食管大出血,食管大出血后的70% ~ 80%的患者在1~2 a内还会发生大出血,每次出血的死亡率达到25%~50%[1,2].食管静脉曲张除了采用电子胃镜和腹部B超为确诊并诊断其曲张程度外,经过多年积累得207个病例,整理回顾性分析了18项非创伤性观测指标在推断EV及其程度上的判断情况.尝试着能为临床判断EV及程度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卒中的5%~10%[1],高达12.4%的患者发病后突然死亡[2],另有40%~60%的患者于初次出血的48 h内死亡,在幸存的患者中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所以在临床上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玉溪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对收治的1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早期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超;罗志伟;董建平;王和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2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4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254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254例患者中253例成功植入覆膜支架,成功率99.6%,1例因降主动脉迂曲未成功置入覆膜支架,术中置入1个覆膜支架229例,置入2个覆膜支架24例,覆膜支架远端先置入限制性裸支架38例,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置入烟囱支架32例,术后左锁骨下动脉置入烟囱支架6例,手术时间30 ~ 108 min,平均48min,术中出血10 ~ 50 mL,平均20 mL,2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安全返回病房,术后4d死亡1例,其余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232例2~48个月,23例死亡(其中包括置入支架不成功l例),其余均健在.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具有疗效确切、微创、操作简便、安全、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期、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尤其适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患者.

    作者:刘训强;陈宦君;刘斌;田民;毛志坚;张金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化疗对荧光HepG2肝癌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疗对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HepG2人肝癌细胞株构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成瘤后实验组给予10 mg/kg奥沙利铂腹腔注射化疗,每周1次,共3次.后1次化疗后第7天,将2组裸鼠体内的残余肿瘤修剪成相同大小的瘤块再接种于新的裸鼠肝脏内.再接种后第6周,测量肿瘤大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的侵袭转移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化疗预处理组裸鼠肿瘤体积分别为(2 376.29±573.69) mm3和(1 637.23±338.68) mm3 (P<0.05).对照组裸鼠肿瘤均未发生肝脏、腹腔和肺转移,化疗预处理组裸鼠肿瘤发生肝内转移率为83.3% (P=0.015),腹腔转移率为50%(P=0.182),肺转移率为50% (P=0.182).结论 HepG2肝癌细胞在奥沙利铂化疗后生物学行为显著恶化.

    作者:熊伟;任正刚;刘珊;朱小东;张岚;沈沪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艾滋病并肺结核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刷检、灌洗及培养对艾滋病并肺结核检查准确率、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 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断艾滋病并肺结核110例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F)、刷检及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同时行痰查MTB、痰MTB培养、结核抗体、T细胞斑点实验(T SPOT-TB)、结核菌素(PPD)实验等结核专项检查,对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1 10例艾滋病并肺结核患者痰查MTB及痰MTB培养阳性率、T SPOT-TB阳性率为2.7%、4.5%、13.6%、结核抗体阳性率10.9%,PPD试验阳性率8.1%,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及BALF涂片及培养结果阳性率为22.5%、24.5%、30.9%,两两对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对艾滋病并肺结核患者相比常规痰查MTB、痰MTB培养检查,其检查结果更准确,具有较高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作者:陆霓虹;曾琦;汪亚玲;杨蕤;李晓霞;陈扬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华生关怀理论对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华生关怀理论对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择中晚期肝癌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及观察组(42例),分别对不良反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虽随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干预后SAS、SDS、DA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DAS较对照组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躯体功能、日常生活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社会活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生关怀理论可显著改善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是提高该类患者护理质量的良好方式.

    作者:李小宁;王力;许雅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委

主办:昆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