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瑶;白炳生;李红玲;陈爱珠
精细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所有管理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1].
作者:陈亚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按入院先后分成康复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采用Fugl-Meyer、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法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4周及8周时进行评定.结果 入院4周及8周两组病人得分比较,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徐淑云;潘大津;胡慧英;杨苏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青光眼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术后滤过道粘连瘢痕化是手术失败常见、主要的原因之一.我科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滤过不良、眼压升高的患者,采用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将20例(23只眼)进行球结膜下注射5-FU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香;苏红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为了提高重复性呼吸机管道及附件的消毒质量,探讨呼吸机管道及附件的消毒方法.方法 选择在ICU、急诊室等科室120例病人使用过的呼吸机管道及附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消毒方法把病人使用过的呼吸机管道及附件采用5%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实验组采用自动清洗消毒器(程序P3)加蒸汽灭菌器(程序P5)进行消毒;并对两组呼吸机管道及附件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消毒后的呼吸机管道及附件与对照组进行细菌学检测,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01.结论 利用蒸汽灭菌器对呼吸机管道及附件进行消毒,有效降低了细菌阳性率,是理想的消毒方法.
作者:马小英;陈凌;陈向阳;黄惠根;常后婵;蓝惠兰;杨满青;范河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起源于英国,1983年开始应用到临床中.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全身麻醉施行呼吸管理[1].
作者:李玉琴;王世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自制的固定夹板对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稳定性和舒适性.方法 将203例2个月~8岁手背静脉输液的住院患儿按住院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使用硬纸盒或普通小夹板)和实验组(使用自制固定夹板),观察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针头脱位、输液畅通、指端循环及患儿舒适度等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指端血液循环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0%和8.4%;固定处皮肤过敏或破损分别为0和5.7%;患儿舒适满意度分别为99.0%和6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自行设计制作的小儿手部输液夹板安全、舒适,能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固定所致的不良反应,可以替代常规的纸盒或木质夹板.
作者:廖灵敏;韦琴;梁绍连;覃美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为了解决骨伤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穿脱裤子困难的问题,又利于医务人员进行伤口换药或观察伤情.
作者:赖月斌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生理盐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已普遍使用塑料包装封闭输瓶液.当取注射用生理盐水用于换药、吸痰等非注射用时,常规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取放无菌容器内,在使用时间内多次使用,须使用多个注射器,使用量多时,需反复抽取,易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为此,我们采用一次性16号无菌注射针头取用生理盐水,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物力.现介绍如下.
作者:薛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经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M)和经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单极电切术(TCRM)的手术配合与护理要点,提高手术护理的效果和质量.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行术前访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随访,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中毒综合征、平均住院时间、症状改善程度等方面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量、经期天数、Hb值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P<0.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中毒综合征、住院时间,PKRM组较TCRM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 PKRM组与TCRM组比较,治疗效果完全相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无水中毒.PKRM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刘锦瑶;白炳生;李红玲;陈爱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脊柱结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脊柱结核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多发于腰椎,发生于颈椎较为少见,约占2.2%~6.3%[1].
作者:吴芸芸;许爱虹;刘娟;章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临床护理路径(Clincal Nuring Pathway,CNP)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放的护理标准化工具,以提供恰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路线,是有效降低病人平均住院日、控制诊疗费用、规范诊疗行为和改善诊疗服务品质的新型医疗护理模式[1].我院2002年6月~2003年7月对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70例产褥期妇女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宜;孙贵豫;许吟;杨爱菊;李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近年来,三氧疗法已成为某些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或辅助治疗方法[1].
作者:刘卫红;张秋玲;赵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患者中心静脉输液故障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36例介入治疗患者中心静脉输液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管脱落8例,导管阻塞9例,穿刺口渗液6例,中心静脉相关性感染6例.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时缝线固定可防止导管脱落,生理盐水冲管后再封管能预防导管阻塞,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和保护能预防感染.
作者:刘幼方;唐碧英;曾讯;吕玉娥;彭小英;陈玉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输尿管狭窄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由先天性因素、炎症、术后瘢痕形成所致,以往常需开放手术治疗.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院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1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益卿;王守学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皮炎,是药疹中严重的一型,其特点是广泛的红斑上发生松弛的大疱,大疱不规则,疱膜容易擦破撕剥,露出片糜烂面,很像烫伤.黏膜也成片糜烂及剥脱.
作者:吴琳;王再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高频电刀、氩气刀已广泛应用于手术中组织的切割止血,这些电刀、氢气刀手笔价格昂贵,若保护不当极易损坏,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无法开展手术.电刀手笔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固定电凝导线方法不当造成电凝导线绝缘层破坏、打折甚至折断,影响了电流、气流的传输,如直接用止血钳夹住电凝导线或将电凝导线缠绕在钳子手柄上加以固定.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用普通一次性吸引头内包装内袋固定电凝导线有效避免了电凝导线的人为损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游月梅;曾俊;周妮;卢燕 刊期: 2008年第13期
麻醉螺纹管是手术过程中供给病人氧气吸入、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通道,也是麻醉过程中麻醉气体吸入、确保麻醉效果的通道.使用中我们发现,将它用于结肠梗阻病人的肠内容物清除以及肠管减压也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作者:周月娥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喉部外伤致气管损伤病例临床上较多见,口腔颌面部外伤并发闭合性喉损伤临床报道较少,其喉外伤的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易被多发性损伤所掩盖,而被忽视.我科于2007年11月27日收治一例外伤致颌面部外伤伴闭合性喉损伤,经行喉裂开术和喉部置扩张管术,患者术后吻合处伤口愈合好,病情平稳,住院20 d拔除气管套管及喉扩张管后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古丽;郭丽霞;丁莉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治疗极为棘手.我科近年采用综合护理同时使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DM合并DF溃疡患者11例,疗效较好,副作用相对减小.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