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鼎;洪建斌;杨子斌;吕乔
患者女,24岁,3d前因出现剑突下痛疼,逐渐加重,2d前突然加重,阵发绞痛,剧烈无放射,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含胆汁)。人院检查:体温37℃,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9kpa专科检查:皮肤无淤点,巩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胃型及肠型,剑下压痛,肌卫不明显,肝脾未扪及,肝浊音界叩出,肠鸣正常。
作者:钟显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方法:用滤纸条取液技术获取输卵管液及宫颈粘液,通过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的脱氧核糖核酸,60名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观察者,因绝育或妇科良性及非感染性疾病手术输卵管外观正常的30名育龄期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宫颈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在两组间无明显不同,但输卵管沙眼衣原体阳性率(48.33%)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P<0.01),其中输卵管不同病变间的阳性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滤纸条取液技术取样作沙眼衣原体的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效果好。输卵管不孕患者的输卵管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高,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优先考虑沙眼衣原体感染。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男性患者,6岁。因右侧腮腺逐渐肿大一年余人院。查体:于右侧腮腺部触及一肿块,约4cm×3cm×3cm,边界不清,活动受限,有压痛,未伴发热。手术切除肿块及部分腮腺。
作者:帅剑波;周经厚;黎冠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23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21例异位妊娠患者肌注氨甲喋呤,两组同时对照比较观察。结果:米非司酮组成功率为86.9%(20/23);氨甲喋呤组为85.9%(18/21),两组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比氨甲喋呤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杨世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压宁定和多巴酚丁胺对难治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以了解两者合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同时静滴小剂量压宁定和多巴酚丁胺。结果:实验组28例,临床治愈18例,为64.28%;好转5例,为17.85%;无效5例,为17.85%。对照组22例,无治愈病例,好转14例,为63.6%;无效8例,为36.4%。结论:压宁定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对难治性心衰的纠正比较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艳萍;张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报导21例合并不全性神经功能损伤脊柱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术前X片、CT影像及临床症状作为手术依据,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双哈氏棒撑开固定。结果:21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结论:胸腰段脊柱爆裂型骨折合并不全性神经损伤应早期积极手术。
作者:张乃鼎;洪建斌;杨子斌;吕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谢某某,女,44岁。因发现下腹包块伴经量增多2年余,阴道肿物脱出2d,于1999年5月1日入院。2d前开始畏寒发热,阴道脱出肿物。检查:T38℃、BP10.66/7.99KPa,P100次/min,R30次/min。贫血貌,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不齐,心脏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在脐下2cm处可触及增大如孕5月约18cm×10cm×10cm之包块。
作者:段琴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气管、支气管断裂伤甚为罕见,国内统计发生率占胸部闭合损伤的0.7%~1.73%左右,误诊率统计为25%~68%,死亡率达30%。
作者:陈有东;江汝健;刘玉方;付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某患者:男,36岁。因上腹痛6d人院。6d前饮酒后出现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并放射至左腰背部,伴腹胀、发热来院就诊,以急性胰腺炎收住内科。既往有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病史。体查:痛苦面容,中上腹有压痛,以左上腹为重,肠鸣弱。
作者:王震;马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初步分析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蛋白组份及免疫原性。方法:采用SDS-PAGE和氨银染色对该抗原进行蛋白组份的分析,采用Westerm-blot分析该抗原的免疫覃性。结果:SDS-PAGE可显示40条多肽,其中主带8条;抗血清可特异性地识别16条多肽抗原,其中有3条主带。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蛋白组份及抗原性均较复杂。
作者:申丽洁;申元英;朱声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细胞凋亡在某些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以及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方法:收集近年有关细胞凋亡与某些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资料并加以归纳综合。结果:细胞凋亡与某些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凋亡的研究对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有可观的前景。
作者:袁春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各民族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患病率。方法:对1982年至1996年内科住院的400例甲亢患者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00例甲亢中,傣族262例,占65.5%;汉族124例,占3l%;其他民族14例,占3.5%。同期住院患者30056人,傣族甲亢的患病率占同期住院患者的0.87%;汉族占0.41%;其他民族占0.046%。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甲心病)傣族100例,占甲亢患者的25%;汉族22例,占5.5%;其他民族2例,占0.5%。结论:本地区傣族甲亢的患病率较汉族和其他民族明显增高(P<0.01),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机率也高于汉族和其他民族(P<0.01)。
作者:粟建国;钟永云;王勇;吴诗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景洪地区伤寒、疟疾重叠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近十年来的伤寒、疟疾重叠感染患者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结果:12例伤寒重叠感染间日疟8例、恶性疟3例,疟原虫阴性的1例是在确诊伤寒后,按伤寒治疗,高热持续不退,贫血加重,经诊断性抗疟治疗,体温降至正常才诊断为重叠感染的。结论:在疟疾流行地区、流行季节,诊断伤寒时,要考虑重叠感染疟疾的可能。
作者:王勇;张承红;彭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对5.5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人工晶体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采用不同的乳化方法,对76例85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术。结果:术后视力一般在4.6~4.9之间,佳者达5.2。后囊膜破裂8例,角膜水肿11例。结论:在具备熟练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基础上,通过稳妥扎实的准备工作是完全能够开展此项手术的。
作者:洪波;张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方法:8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及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内服外用法)有效率为90%;对照组(内服法)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直肠脱垂疗效确实、使用安全、便于推广。
作者:杨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治疗鼻衄的疗效。方法:应用微波的热效应使粘膜组织内部升温扩展,达到凝固止血之目的。结果:501例鼻衄患者经微波治疗后,497例出血即止,4例出血量减少。回访466例,有效436例(有效率93.56%)。结论:本法对鼻衄止血效果好,并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病人痛苦少等特点,为一高效而有临床价值的疗法。
作者:李惠华;孔卫平;张致鳌;杨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蝮蛇抗栓酶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蝮蛇抗栓酶联合其它综合措施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32例。结果:蝮蛇抗栓酶组32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达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仅达65.6%。蝮蛇抗栓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蝮蛇抗栓酶的应用为治疗肺心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蔡远玲;张乃芬;周红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HBV感染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和正常人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并比较血清ALT变化。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并与ALT升高成正比,而正常人和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表现正常。结论: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与HBV感染的肝细胞损伤相关。
作者:严新民;华映昆;高建梅;张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科急危重患者为进行静脉营养,休克救治及中心静脉压监测,肿瘤的系统化疗,建立静脉通路佳方法选择与术后护理。方法:42例中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术11例,选择腋静脉末端置管术31例。结果:术后经X检查,导管前端到达上腔静脉39例,到位率为92.8%,到达颈内静脉3例(占7.14%),无气胸、血胸、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内科危重症患者及肺心病、肺癌、脓胸、扩张型心肌病建立静脉通道可选用腋静脉末端穿刺置管,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成功率易于掌握等优点。且为内科危重症和抢救、癌肿化疗、营养支持提供简捷通道。
作者:李琼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来源:到本院就诊肝功异常,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标志物阴性患者44例,分别取其空腹静脉血2m1,分离血清作TT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 virus TTV)、IgM、IgG检测。1.2 方法:1.2.1 试剂:北京肝炎试剂研制中心试剂盒。1.2.2 方法:采用ELISA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判断。
作者:杨红樱;沙成汉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