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李琼茹

关键词:中心静脉, 置管,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急危重患者为进行静脉营养,休克救治及中心静脉压监测,肿瘤的系统化疗,建立静脉通路佳方法选择与术后护理。方法:42例中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术11例,选择腋静脉末端置管术31例。结果:术后经X检查,导管前端到达上腔静脉39例,到位率为92.8%,到达颈内静脉3例(占7.14%),无气胸、血胸、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内科危重症患者及肺心病、肺癌、脓胸、扩张型心肌病建立静脉通道可选用腋静脉末端穿刺置管,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成功率易于掌握等优点。且为内科危重症和抢救、癌肿化疗、营养支持提供简捷通道。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度冷T致心源性休克1例

    患者字某某,女,42岁。因右腰痛30min来诊。查体:体温37℃,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96/9.33KPa,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楚,痛苦病容,双肺阴性,心率82次/min,节律整齐,心音强弱一致,心前区无杂音,腹平软,右上输尿管点压痛,右肾区叩痛。尿常规:颜色稍红,红细胞+++,上皮细胞+,白细胞0-4个/HP,诊断右肾绞痛。给予度冷丁针50mg,肌注1次10min后,自述疼痛缓解,感心悸、四肢冰冷。

    作者:赵永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傣族地区40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各民族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患病率。方法:对1982年至1996年内科住院的400例甲亢患者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00例甲亢中,傣族262例,占65.5%;汉族124例,占3l%;其他民族14例,占3.5%。同期住院患者30056人,傣族甲亢的患病率占同期住院患者的0.87%;汉族占0.41%;其他民族占0.046%。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甲心病)傣族100例,占甲亢患者的25%;汉族22例,占5.5%;其他民族2例,占0.5%。结论:本地区傣族甲亢的患病率较汉族和其他民族明显增高(P<0.01),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机率也高于汉族和其他民族(P<0.01)。

    作者:粟建国;钟永云;王勇;吴诗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直肠脱垂50例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方法:8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及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内服外用法)有效率为90%;对照组(内服法)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直肠脱垂疗效确实、使用安全、便于推广。

    作者:杨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初步报告

    目的:对5.5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人工晶体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采用不同的乳化方法,对76例85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术。结果:术后视力一般在4.6~4.9之间,佳者达5.2。后囊膜破裂8例,角膜水肿11例。结论:在具备熟练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基础上,通过稳妥扎实的准备工作是完全能够开展此项手术的。

    作者:洪波;张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云南人间鼠疫流行区蚤类群落中主要蚤种性比分析

    目的:探讨蚤类自然种群的性比。方法:在对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区室内及室外农耕区进行现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常规分类鉴定所获的小兽宿主及其体表寄生蚤。选择采集数量较大的蚤种作为重点对象,进行雌雄蚤性比分析。结果:在流行区12个县(市)的抽样调查中,从37种5114只小兽体表检获蚤类27种4288只,其中有8种蚤的采集数量较大,占总采集蚤数的95.48%。8种主要蚤种中,除偏远古蚤的雄性个体比例(52.32%)略高于雌性个体比例(47.68%)外,其余7种蚤的雌性个体比例(54.41%~66.36%)均高于相应的雄性个体比例(33.64%~45.59%),雌:雄比为1:0.51~1:0.84。结论: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区蚤类群落中主要蚤种的雌性比例略高于雄性比例。

    作者:郭宪国;钱体军;龚正达;冯锡光;段兴德;张希昆;李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微波热凝治疗鼻衄50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治疗鼻衄的疗效。方法:应用微波的热效应使粘膜组织内部升温扩展,达到凝固止血之目的。结果:501例鼻衄患者经微波治疗后,497例出血即止,4例出血量减少。回访466例,有效436例(有效率93.56%)。结论:本法对鼻衄止血效果好,并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病人痛苦少等特点,为一高效而有临床价值的疗法。

    作者:李惠华;孔卫平;张致鳌;杨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氟已酰胺中毒引起脑电图病样改变2例

    收治2例氟已酰胺中毒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2岁、11岁。因早餐后头晕、呕吐、反复抽搐、意识模糊入院。体温、血压正常、呼吸频率24~28次/min、心电图正常、谵语、颈软、心肺正常、腹软、肝脾不大。因呕吐物及残存食物中检出氟已酰胺,并有群体发病现象收入住院。

    作者:熊福贵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阑尾粘液囊肿3例误诊分析

    阑尾粘液囊肿是一种少见疾病,由于缺乏特征性症状,极易误诊。我院自1996至1998年共收治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彦红;黄国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蝮蛇抗栓酶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蝮蛇抗栓酶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蝮蛇抗栓酶联合其它综合措施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32例。结果:蝮蛇抗栓酶组32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达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仅达65.6%。蝮蛇抗栓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蝮蛇抗栓酶的应用为治疗肺心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蔡远玲;张乃芬;周红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p27的研究概况

    目的:综述P27的研究进展。方法:光盘检索有关文献,归纳综合整理。结果:P27是细胞周期的相关蛋白,P27蛋白过度表达可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阻断细胞生长于G1期。结论:P27是细胞周期中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是一种新的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

    作者:郭清华;秦学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巨大子宫粘膜下肌瘤脱出治愈1例

    患者谢某某,女,44岁。因发现下腹包块伴经量增多2年余,阴道肿物脱出2d,于1999年5月1日入院。2d前开始畏寒发热,阴道脱出肿物。检查:T38℃、BP10.66/7.99KPa,P100次/min,R30次/min。贫血貌,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不齐,心脏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在脐下2cm处可触及增大如孕5月约18cm×10cm×10cm之包块。

    作者:段琴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方法:用滤纸条取液技术获取输卵管液及宫颈粘液,通过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的脱氧核糖核酸,60名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观察者,因绝育或妇科良性及非感染性疾病手术输卵管外观正常的30名育龄期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宫颈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在两组间无明显不同,但输卵管沙眼衣原体阳性率(48.33%)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P<0.01),其中输卵管不同病变间的阳性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滤纸条取液技术取样作沙眼衣原体的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效果好。输卵管不孕患者的输卵管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高,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优先考虑沙眼衣原体感染。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监测脐动脉血流频谱变化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监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测定118例中,晚期妊娠妇女的胎儿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比舒张末期峰值、脉搏指数、阻力指数。结果:正常孕妇随孕龄增长,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比舒张末期峰值逐渐下降,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孕妇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比舒张末期峰值随孕龄增长而增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提供了一条途径。

    作者:吴晓莉;徐永莲;余兆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42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内科急危重患者为进行静脉营养,休克救治及中心静脉压监测,肿瘤的系统化疗,建立静脉通路佳方法选择与术后护理。方法:42例中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术11例,选择腋静脉末端置管术31例。结果:术后经X检查,导管前端到达上腔静脉39例,到位率为92.8%,到达颈内静脉3例(占7.14%),无气胸、血胸、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内科危重症患者及肺心病、肺癌、脓胸、扩张型心肌病建立静脉通道可选用腋静脉末端穿刺置管,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成功率易于掌握等优点。且为内科危重症和抢救、癌肿化疗、营养支持提供简捷通道。

    作者:李琼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腮腺神经纤维瘤1例

    男性患者,6岁。因右侧腮腺逐渐肿大一年余人院。查体:于右侧腮腺部触及一肿块,约4cm×3cm×3cm,边界不清,活动受限,有压痛,未伴发热。手术切除肿块及部分腮腺。

    作者:帅剑波;周经厚;黎冠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掌跖角化牙周病综合征1例

    段某:女,白族,14岁,学生。因手掌、脚掌干燥、无汗、反复大量脱屑,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并逐个脱落13年。病儿于1岁时无明显原因出现手掌、脚掌皮肤增厚、粗糙、干燥、无汗、大量反复脱屑和皲裂,同时伴有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继之牙齿逐个脱落。乳牙脱落后萌出恒牙亦出现松动和相继脱落。

    作者:丁传刚;杨跃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85例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5例疑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月经前后对比观察,并对有关伴发疾病与本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阴道B超的应用提高了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并对宫腔内其它小型病灶的鉴别诊断帮助较大。结论:阴道B超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诊断与鉴别手段。

    作者:李红;李菊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HLAⅡ类基因区与1型糖尿病

    目的:综述HLAⅡ类基因区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查阅国外有关文献20余篇加以综述。结果:HLAⅡ类基因区内的DQ、DR基因位点与1型糖尿病具有相关性。结论:HLAⅡ类基因区内含有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阿周存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口鼻腔粘膜恶性淋巴瘤4例

    报告原发于口鼻腔粘膜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HL)4例,探讨其放、化疗结合的疗效。 例1,男,58岁,因双眼胀痛、流泪就诊于眼科,间断抗炎治疗无缓解;6个月后因上腭肿块收住口腔科。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不肿大,x线胸片、腹部CT未见淋巴结肿大,ECG正常,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淋巴瘤细胞;上腭肿块组织活检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小淋巴细胞型。转住血液科,用CHOP、COPP、COMP、COMAP、COTP、HD-MTX等方案化疗18次,化疗间隙期曾反复发作眼胀痛、流泪及上腭肿块,颌面部放疗6次,总量为18 000拉德,放化疗间隙期用香菇多糖、白介素-2等生物治疗,现已存活6年7个月。

    作者:李正发;沈晓梅;王云娟;史克倩;杨同华;陆智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合并不全性神经功能损伤的脊柱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报导21例合并不全性神经功能损伤脊柱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术前X片、CT影像及临床症状作为手术依据,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双哈氏棒撑开固定。结果:21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结论:胸腰段脊柱爆裂型骨折合并不全性神经损伤应早期积极手术。

    作者:张乃鼎;洪建斌;杨子斌;吕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大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