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配合

斯彩予;郭小红

关键词: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护理
摘要: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主要症状多由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死亡率可达6%~25%[2].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效果好、恢复快的新技术,可达到近似夹闭的效果[3],使大多数患者免除了开颅手术.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以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5例,除1例因其它部位再次出血死亡外,其余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术中配合情况介绍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工作量分析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除了对护士工作进行定性分析外,还需要做细致的定量分析,才能够全面掌握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做到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现代护理需要.我们在2004~2005年期间对我院颌面外科三个病区的护理工作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平时不被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秀娥;李文秀;杨悦;尹丽娜;梁瑞芬;苏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喉癌根治术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 总结喉癌根治术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04~2005年的142例喉癌根治术病人采取了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正性心理支持,呼吸功能锻炼,呼吸道管理,口腔感染预防,颈部伤口强负压吸引,正确吸痰,早期活动,康复训练等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后,有效防止了喉癌根治术医院感染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提高了喉癌病人生存质量.结论 加强预防性护理措施落实,对控制喉癌根治术的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桂芬;陈惠卿;朱艳芬;张慧;姜宇英;应丽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中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当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合理的对策,以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近5年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结果 目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缺乏;护理梯队结构不够合理,骨干队伍学历偏低;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与浪费现象并存;重使用,轻培养,护理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低下.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是医院卫生技术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是护理质量与服务的基本保证,是医院合理投入护理人力成本的科学依据.

    作者:许燕玲;曹建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3年1月~2005年9月,我科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尹美女;颜德权;陈再鸿;周岐;苗其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配合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主要症状多由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死亡率可达6%~25%[2].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效果好、恢复快的新技术,可达到近似夹闭的效果[3],使大多数患者免除了开颅手术.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以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5例,除1例因其它部位再次出血死亡外,其余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术中配合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斯彩予;郭小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一次性引流袋保护帽在留置胃管病人中的巧用

    临床上对于昏迷、吞咽困难、手术后置入造瘘管等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以及拒食者,一般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胃管末端的固定与清洁也是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胃管末端反折后外包无菌纱布以夹子固定有一定的弊端.临床上,我们巧用一次性引流袋上的保护帽,对胃管末端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顾俭花;姜海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上颌窦提升手术的护理配合

    上颌后牙缺失后常常会出现牙槽骨高度的不足,为种植体植入带来较大的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技术,避免了种植体容易进入上颌窦这一难题.为了保证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手术的成功,除了术前合理的设计和轻柔准确的手术操作外,种植前的充分准备、术中、术后的护理以及宣教也直接关系到终的成败.本研究总结我科2002年8月~2005年5月开展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的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岭;马建民;童昕;汤春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医院陪护人员手污染状况调查及两种洗手方法效果比较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的,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1].洗手是基本、简便而能有效地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方法.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往往只强调医务人员手的清洁卫生,而忽视了对病房陪护人员手的卫生情况.为此,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2月对100名未经培训的陪护人员手进行了微生物学监测,并对普通肥皂流动水洗手法及0.5%洗必泰酒精直接涂手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光英;查筑红;彭再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美国护理信息学教育的发展现况

    美国的护理信息学教育已经发展了近30年,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及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护理信息学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来发展.本文主要从护理信息学的定义和内容、护理信息学教育的教学层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美国护理信息学教育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作者:程慧琳;李鸿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胃镜捆绑胃管法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

    洗胃是减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第一步,正确选择洗胃方法及洗胃管是发挥洗胃效果的关键,而及时有效的洗胃又是其重中之重.

    作者:左敏;王惠馨;张盛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其中相当部分病人需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即需作永久性腹部人工肛门,这给病人的心理、生理带来巨大创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直肠癌Miles手术的顺利恢复尤为重要.我院2000年5月~2006年1月共施行了262例直肠癌Miles手术,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张汝一;宋瑞娟;钟颖萍;李晶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康复团队在脑卒中早期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期间,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团体的专业经验和医患协调作用,延续医院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提高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调动患者自我康复的意识和潜能,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跟踪24例脑卒中患者,把他们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康复团队护理计划,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通过患者、家属、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等组成的康复团队共同执行.结果 应用康复团队护理计划进行训练的患者在肌力测定、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行为功能评定等方面的恢复情况良好,较对照组取得了更好的康复效果.结论 在家庭护理中实施康复团队护理计划,有利于为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持续的训练方法 ,调动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潜能,提高照顾者的护理能力,使患者的机体功能和身心健康都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相对于长期住院接受康复治疗而言,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王晓云;崔虹;钟华荪;李远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骨盆骨折伤势严重而复杂,常合并盆腔内脏器、神经及血管损伤,可导致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1].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的发生率为 12%~34%,如处理不当,其死亡率可高达58%[2].2003年11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病人19例,经积极治疗,全方位整体护理,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路丽芬;陈莉莉;刘雪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唇腭裂患儿全麻手术后恢复期的护理

    唇腭裂患儿全麻术后,因为手术部位是呼吸道开口处,故极易出现各种通气不畅的危险.另外患儿年纪小,生理代偿能力较弱,对全麻药物的代谢和耐受力有限,因此麻醉恢复期是并发症的高发期,医护人员此时对患儿进行严密监测,细心观察,正确的治疗和精心地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总结了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全麻观察室收治的全麻术后的唇腭裂患儿436例,全部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董雅光;金丽鸥;边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经典手术是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的.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因能避免体外循环带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减少对病人的创伤,扩大手术适应证,越来越得到心脏外科医生的关注和临床应用[1].我院2003年8月~2006年4月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5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杜美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理防水套的巧用

    由于PICC管、静脉留置针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避免长期输液病人反复穿刺等优点,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应用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烦恼,担心沐浴时穿刺部位遇水发生感染而不去沐浴,以至降低生活质量.通过应用此护理防水套进行沐浴无感染现象,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妍;郭晓霞;刘瑛;杨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半相合骨髓移植解决了大部分病人的骨髓来源问题,但由于较强的预处理方案和移植后有力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移植后相关并发症较高.肺部并发症仍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移植相关死亡的30%[1].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实行半相合骨髓移植47例,其中14例发生肺部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海霞;乔爱珍;朱秋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三种给氧方式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气管切开术后给氧方式较多,有传统的鼻导管吸氧、人工鼻给氧等方法.为探讨气管切开术后较合适的给氧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鼻导管法、人工鼻法、氧气面罩法三种不同给氧方式,对神经外科73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3种给氧方法对病人痰液粘稠度、脉氧饱和度、气管切口处并发症、肺部感染均有一定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巍;俞小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无菌石蜡油球在手术中的使用

    无菌石蜡油球除了我们日常所常见的使用方法,如导尿前导尿管的润滑、一次性无菌吻合器、闭合器等管腔的润滑之外,还可以作为术中缝合线润滑的使用,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翔;温君风;吕亚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手术贴膜纸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巧用

    手术贴膜广泛用于我院手术室.颅脑外科手术中,我们将手术贴膜纸用于清点一次性脑棉片,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任桂荣;高惟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