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引流袋保护帽在留置胃管病人中的巧用

顾俭花;姜海鹰

关键词:引流袋, 保护帽, 胃管
摘要:临床上对于昏迷、吞咽困难、手术后置入造瘘管等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以及拒食者,一般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胃管末端的固定与清洁也是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胃管末端反折后外包无菌纱布以夹子固定有一定的弊端.临床上,我们巧用一次性引流袋上的保护帽,对胃管末端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以护理英语表达方式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及应用

    根据涉外护理专业的性质及培养目标,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将是具有较强英文功底的护士.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将大量的课时用在基础英语和临床护理(汉语)的学习,其它学科(如护理英语)的课时将会被消减.众所周知,护理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理论体系,知识面广,内容庞大,又加上专业英语枯燥乏味,课文有一定难度,若要达到能用英文表达护理理论及实践的知识,必须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方能胜任.

    作者:雷慧;吕瑞芳;于海红;罗晓冰;秦博文;马秀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3年1月~2005年9月,我科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尹美女;颜德权;陈再鸿;周岐;苗其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无菌石蜡油球在手术中的使用

    无菌石蜡油球除了我们日常所常见的使用方法,如导尿前导尿管的润滑、一次性无菌吻合器、闭合器等管腔的润滑之外,还可以作为术中缝合线润滑的使用,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翔;温君风;吕亚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康复团队在脑卒中早期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期间,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团体的专业经验和医患协调作用,延续医院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提高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调动患者自我康复的意识和潜能,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跟踪24例脑卒中患者,把他们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康复团队护理计划,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通过患者、家属、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等组成的康复团队共同执行.结果 应用康复团队护理计划进行训练的患者在肌力测定、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行为功能评定等方面的恢复情况良好,较对照组取得了更好的康复效果.结论 在家庭护理中实施康复团队护理计划,有利于为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持续的训练方法 ,调动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潜能,提高照顾者的护理能力,使患者的机体功能和身心健康都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相对于长期住院接受康复治疗而言,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王晓云;崔虹;钟华荪;李远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病人的护理

    目的 探讨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病人的护理,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的病人进行用药前评估,用药中加强观察,整个用药过程贯穿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硝酸酯类药物的认知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能积极配合用药,提高了用药安全性.结论 针对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病人施行全过程护理,对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丹;李冰;程纪文;吕振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53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发现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患者血清non-HDL-C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并且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清non-HDL-C水平也相应增高.另外,在年龄小于55岁的男性患者血清水平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程度相关.结论 表明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及时预防和控制non-HDL-C增高对冠心病性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俞申妹;章莉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骨盆骨折伤势严重而复杂,常合并盆腔内脏器、神经及血管损伤,可导致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1].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的发生率为 12%~34%,如处理不当,其死亡率可高达58%[2].2003年11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病人19例,经积极治疗,全方位整体护理,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路丽芬;陈莉莉;刘雪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理防水套的巧用

    由于PICC管、静脉留置针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避免长期输液病人反复穿刺等优点,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应用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烦恼,担心沐浴时穿刺部位遇水发生感染而不去沐浴,以至降低生活质量.通过应用此护理防水套进行沐浴无感染现象,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妍;郭晓霞;刘瑛;杨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腰椎管狭窄症穹顶形减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其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腰椎管狭窄症行穹顶形开窗减压术后2种不同时间下床活动对其疗效的影响,客观地获得下床活动的佳时间. 方法 将80例采用穹顶形开窗减压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于术后第72 h、对照组于术后第10 d开始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于术前、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对患者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简称M-JOA)进行评分,对两组的改善率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半年和术后一年,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下床活动和晚期下床活动对近期疗效的影响均无差异,但早期下床活动可预防许多术后并发症,因此,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作者:吴继云;马靓;吴玉玲;姜爱平;伏小萍;江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枢性高热头部降温患者体温测量的护理进展

    中枢性高热是脑卒中病人较严重的并发症,及时有效地降低体温,并控制高温是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之一[1].脑局部物理降温是抑制中枢性高热的有效手段,体温作为其重要的监测指标,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转归,本文就中枢性高热头部降温患者体温测量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风青;杨海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DM)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DM教育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社区的100例DM患者分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DM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实验组:按照护理程序对DM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两组均定期跟踪观察三个月以上,并进行教育效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经系统的健康教育后,DM知识3次测试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因素有明显改善(P<0.05);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把护理程序运用于DM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建立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DM教育质量有明显作用.

    作者:陈志英;钟美容;胡艳宁;韦衡秋;高冰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镇痛药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常常由于疼痛、不能耐受气管导管或吸痰等操作带来的不适,加上监护仪器的噪音、周围人员的混杂等恶性因素的刺激,而出现明显的焦虑、恐惧、昼夜颠倒、烦躁、易激惹、失去自我控制等情绪改变和心理障碍[1],造成治疗不配合.不仅引起机体的病理性应激反应,导致机体代谢障碍和组织损害,而且影响临床监测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治疗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将我们2001年1月~2003年5月对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镇静镇痛药物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伟;杨敏;李玉;付敬;陈晓梅;李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手术贴膜纸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巧用

    手术贴膜广泛用于我院手术室.颅脑外科手术中,我们将手术贴膜纸用于清点一次性脑棉片,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任桂荣;高惟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儿童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牵引治疗的护理

    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是儿童时期特有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发病诱因,头颈部的轻微外伤是常见病因,上颈椎发育畸形或后天性疾病(如寰枢椎嗜酸细胞肉芽肿、结核等)尽管很少见,但一旦发病则症状较重,常产生神经压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1,2].本病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绝对卧床、持续枕颌吊带牵引.

    作者:代少君;董秀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治疮宁贴剂临床应用与研究

    目的 通过对治疮宁贴剂临床疗效的观察,探讨中西医复合用药对褥疮、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使用治疮宁贴剂的38例褥疮患者和107例皮肤溃疡患者为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估,并回顾分析之前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的41例褥疮患者和104例皮肤溃疡病历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论证,疗程以平均12 d统计.结果 治疗组38例褥疮,有效率100%,治愈率87.5%,107例皮肤溃疡,有效率100%,治愈率89.3%;对照组41例褥疮,有效率89.2%,治愈率57.6%,104例皮肤溃疡,有效率为87.3%,治愈率59.1%.结论 治疮宁贴剂治疗褥疮和皮肤溃疡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

    作者:李翠梅;李秀玲;聂树梅;王秀梅;李慧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美国护理信息学教育的发展现况

    美国的护理信息学教育已经发展了近30年,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及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护理信息学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来发展.本文主要从护理信息学的定义和内容、护理信息学教育的教学层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美国护理信息学教育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作者:程慧琳;李鸿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肺联合移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心肺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患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病人施行心肺移植才能使循环和呼吸两方面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1].但手术期处理复杂.尤其在我国,从80年代至今,心肺联合移植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2].我科从2004年在成功施行65例心脏移植的基础上,开展了3例心肺联合移植.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林雁娟;许乐;叶青扬;林一峰;吴桂清;林彩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应用综合性行为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出院的75例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行为干预措施以及音乐疗法,每次听音乐30 min,每周随访一次,坚持3个月.对照组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只接受在住院期间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和咨询,每周随访一次,坚持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和心理反应的变化.结果 增加行为干预措施以及音乐疗法后,降压效果和心理反应比单用药物改善,两组的血压及焦虑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增加降压药物的效果,并能改善病人的心理反应.

    作者:陈务贤;郑梅;李宏;阮芳;韦正莉;邓华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唇腭裂患儿全麻手术后恢复期的护理

    唇腭裂患儿全麻术后,因为手术部位是呼吸道开口处,故极易出现各种通气不畅的危险.另外患儿年纪小,生理代偿能力较弱,对全麻药物的代谢和耐受力有限,因此麻醉恢复期是并发症的高发期,医护人员此时对患儿进行严密监测,细心观察,正确的治疗和精心地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总结了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全麻观察室收治的全麻术后的唇腭裂患儿436例,全部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董雅光;金丽鸥;边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分析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损伤,烧伤康复后,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疤痕增生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给病人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生活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Qualitylife)已成为评价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效果的研究热点.社会心理是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便是社会心理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更好地促进烧伤病人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沈华美;钱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