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文
心肺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患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病人施行心肺移植才能使循环和呼吸两方面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1].但手术期处理复杂.尤其在我国,从80年代至今,心肺联合移植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2].我科从2004年在成功施行65例心脏移植的基础上,开展了3例心肺联合移植.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林雁娟;许乐;叶青扬;林一峰;吴桂清;林彩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其中相当部分病人需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即需作永久性腹部人工肛门,这给病人的心理、生理带来巨大创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直肠癌Miles手术的顺利恢复尤为重要.我院2000年5月~2006年1月共施行了262例直肠癌Miles手术,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张汝一;宋瑞娟;钟颖萍;李晶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使用不同灌注液对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接受前列腺气化电切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术中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和4%的甘露醇溶液作为灌注液,手术开始时、开始后20 min、40 min及手术结束2 h和4 h检测病人血糖,分析两组病人在不同时点血糖浓度的变化,以及每一时点两组间血糖浓度的差异.结果 病人手术中血糖浓度与手术前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 h和4 h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手术开始时的血糖浓度,在所有的5个时点上,两组间的血糖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血糖浓度轻度升高,但与膀胱冲洗液种类无明显关系.
作者:肖琳琳;王小霞;龙碧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病人的护理,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的病人进行用药前评估,用药中加强观察,整个用药过程贯穿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硝酸酯类药物的认知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能积极配合用药,提高了用药安全性.结论 针对门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病人施行全过程护理,对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丹;李冰;程纪文;吕振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治疮宁贴剂临床疗效的观察,探讨中西医复合用药对褥疮、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使用治疮宁贴剂的38例褥疮患者和107例皮肤溃疡患者为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估,并回顾分析之前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的41例褥疮患者和104例皮肤溃疡病历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论证,疗程以平均12 d统计.结果 治疗组38例褥疮,有效率100%,治愈率87.5%,107例皮肤溃疡,有效率100%,治愈率89.3%;对照组41例褥疮,有效率89.2%,治愈率57.6%,104例皮肤溃疡,有效率为87.3%,治愈率59.1%.结论 治疮宁贴剂治疗褥疮和皮肤溃疡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
作者:李翠梅;李秀玲;聂树梅;王秀梅;李慧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由于PICC管、静脉留置针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避免长期输液病人反复穿刺等优点,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应用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烦恼,担心沐浴时穿刺部位遇水发生感染而不去沐浴,以至降低生活质量.通过应用此护理防水套进行沐浴无感染现象,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妍;郭晓霞;刘瑛;杨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监护技术1 心电监护1.4 常见心律失常及其处理1.4.2 缓慢性心律失常1.4.2.1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min,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老年人、睡眠状态、运动员和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者,亦见于颅内高压、黏液性水肿、低温状态、高血钾以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病窦综合征等患者,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钙拮抗剂,也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多在45次/min以上,偶有低于40次/min的.
作者:张伟英;沈秀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自2004年起对利用负压吸引器直接接胃管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梅花;崔昌淑;金京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DM)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DM教育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社区的100例DM患者分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DM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实验组:按照护理程序对DM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两组均定期跟踪观察三个月以上,并进行教育效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经系统的健康教育后,DM知识3次测试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因素有明显改善(P<0.05);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把护理程序运用于DM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建立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DM教育质量有明显作用.
作者:陈志英;钟美容;胡艳宁;韦衡秋;高冰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痔疮是常见病,患了痔疮易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1995年日本Morinaga等报道采用一种新方法(DGHAL)治疗痔疮,该方法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多普勒探头的肛门镜识别痔动脉,缝扎痔动脉治疗痔疮,取得很好的效果[1].我院2005年4月~8月以来使用该技术治疗痔疮患者2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李承惠;秦澎湃;于永革;乔东红;李明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洗胃是减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第一步,正确选择洗胃方法及洗胃管是发挥洗胃效果的关键,而及时有效的洗胃又是其重中之重.
作者:左敏;王惠馨;张盛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癌症患者中约30%有疼痛问题,随着疼痛的转移,癌症疼痛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晚期癌症患者中约有70%伴有疼痛,因此对癌症的护理也可以说就是对疼痛的护理.我科2003年12月~2006年1月收治320例癌症患者,现就癌症疼痛控制方面的临床实践介绍如下.
作者:东文霞;李俊红;刘长丽;李瑶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喉癌根治术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04~2005年的142例喉癌根治术病人采取了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正性心理支持,呼吸功能锻炼,呼吸道管理,口腔感染预防,颈部伤口强负压吸引,正确吸痰,早期活动,康复训练等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后,有效防止了喉癌根治术医院感染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提高了喉癌病人生存质量.结论 加强预防性护理措施落实,对控制喉癌根治术的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桂芬;陈惠卿;朱艳芬;张慧;姜宇英;应丽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无菌石蜡油球除了我们日常所常见的使用方法,如导尿前导尿管的润滑、一次性无菌吻合器、闭合器等管腔的润滑之外,还可以作为术中缝合线润滑的使用,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翔;温君风;吕亚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除了对护士工作进行定性分析外,还需要做细致的定量分析,才能够全面掌握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做到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现代护理需要.我们在2004~2005年期间对我院颌面外科三个病区的护理工作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平时不被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秀娥;李文秀;杨悦;尹丽娜;梁瑞芬;苏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幽门梗阻是一种发生率不高,但预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53%~1.82%[1],虽然少见,但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严重后果.此并发症大多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只有通过再次手术才能查清问题所在,给予适当处理,同时在治疗护理上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1995年1月~2006年3月,我科共发生12例,经再次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骨盆骨折伤势严重而复杂,常合并盆腔内脏器、神经及血管损伤,可导致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1].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的发生率为 12%~34%,如处理不当,其死亡率可高达58%[2].2003年11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病人19例,经积极治疗,全方位整体护理,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路丽芬;陈莉莉;刘雪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近年来我们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和现代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大胆探索,积极开展案例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艳玲;马锦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临床上对于昏迷、吞咽困难、手术后置入造瘘管等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以及拒食者,一般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胃管末端的固定与清洁也是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胃管末端反折后外包无菌纱布以夹子固定有一定的弊端.临床上,我们巧用一次性引流袋上的保护帽,对胃管末端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顾俭花;姜海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53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发现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患者血清non-HDL-C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并且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清non-HDL-C水平也相应增高.另外,在年龄小于55岁的男性患者血清水平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程度相关.结论 表明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及时预防和控制non-HDL-C增高对冠心病性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俞申妹;章莉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