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秀玲;张昶;张斌;庞东梅
目前,医疗用血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异体输血可能产生一些过敏反应和并发症.利用自体血回输的方法可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异体输血及不良反应的目的.骨科手术中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大,术中不易止血,术后出血量相对较多.我科近一年来对38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以自体血回输器进行血液回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晓蓉;朱月妹;陈雷;肖群;茅琼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护士长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达到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完善各项护理制度,通过患者知情同意书和输液巡视卡,进行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培训.结果 通过培训,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观念得到提高,两年来无护理纠纷,达到了零投诉.结论 护士长规范化的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
作者:王克华;佟丽芳;张全英;张桂华;麻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幽门梗阻是一种发生率不高,但预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53%~1.82%[1],虽然少见,但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严重后果.此并发症大多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只有通过再次手术才能查清问题所在,给予适当处理,同时在治疗护理上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1995年1月~2006年3月,我科共发生12例,经再次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ABO溶血病是其中常见的类型,国内报道占HDN发病率的85.3%[1],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的贫血、心衰,或因胆红素脑病而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HDN仅发生于胎儿期与新生儿早期,及时诊治可控制溶血的严重程度.我院从孕期开始即对ABO溶血病进行系统的检测管理,及早确诊HDN并进行早期干预,及时地控制了溶血程度、缩短光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防止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良;邓海松;赵晓静;蔡丽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临床上对于昏迷、吞咽困难、手术后置入造瘘管等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以及拒食者,一般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胃管末端的固定与清洁也是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胃管末端反折后外包无菌纱布以夹子固定有一定的弊端.临床上,我们巧用一次性引流袋上的保护帽,对胃管末端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顾俭花;姜海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监护技术1 心电监护1.4 常见心律失常及其处理1.4.2 缓慢性心律失常1.4.2.1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min,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老年人、睡眠状态、运动员和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者,亦见于颅内高压、黏液性水肿、低温状态、高血钾以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病窦综合征等患者,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钙拮抗剂,也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多在45次/min以上,偶有低于40次/min的.
作者:张伟英;沈秀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由于PICC管、静脉留置针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避免长期输液病人反复穿刺等优点,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应用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烦恼,担心沐浴时穿刺部位遇水发生感染而不去沐浴,以至降低生活质量.通过应用此护理防水套进行沐浴无感染现象,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妍;郭晓霞;刘瑛;杨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反复发作,近年来其发病率似有增加趋势[1],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直肠给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轻、中度病人.2002年10月~2005年10月,我科对30例溃结病人在操作方法上积极探索,采用了点滴式直肠给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腰椎管狭窄症行穹顶形开窗减压术后2种不同时间下床活动对其疗效的影响,客观地获得下床活动的佳时间. 方法 将80例采用穹顶形开窗减压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于术后第72 h、对照组于术后第10 d开始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于术前、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对患者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简称M-JOA)进行评分,对两组的改善率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半年和术后一年,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下床活动和晚期下床活动对近期疗效的影响均无差异,但早期下床活动可预防许多术后并发症,因此,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作者:吴继云;马靓;吴玉玲;姜爱平;伏小萍;江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本文通过研究复发性卵巢癌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这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及时消除其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秀杰;郭玉林;李变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自2004年起对利用负压吸引器直接接胃管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梅花;崔昌淑;金京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美国的护理信息学教育已经发展了近30年,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及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护理信息学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来发展.本文主要从护理信息学的定义和内容、护理信息学教育的教学层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美国护理信息学教育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作者:程慧琳;李鸿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胃肠手术后,留置经鼻喂养管,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滴注鼻饲液(同贵刊2005.7P 650<一次性输液器在鼻饲饮食中的应用>一文中的方法),通常须借助胃肠减压器的接头.但实际操作中,接头与经鼻喂养管连接不紧密,很容易使鼻饲液有渗漏,不仅污染了床单位,而且造成了鼻饲液的浪费.通过实践,我科对原有方法进行了改良,加用双钢针输液器的针帽来连接,无须胃肠减压器的接头,无一例渗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仲艳;杜伟丽;俞晓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根据涉外护理专业的性质及培养目标,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将是具有较强英文功底的护士.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将大量的课时用在基础英语和临床护理(汉语)的学习,其它学科(如护理英语)的课时将会被消减.众所周知,护理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理论体系,知识面广,内容庞大,又加上专业英语枯燥乏味,课文有一定难度,若要达到能用英文表达护理理论及实践的知识,必须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方能胜任.
作者:雷慧;吕瑞芳;于海红;罗晓冰;秦博文;马秀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食管、贲门胃底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是食管-胃吻合口区癌性或瘢痕性狭窄,两者治疗方案截然不同,明确诊断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1].目前,临床上鉴别诊断主要靠X线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与活检.当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时,X线造影难以清晰显影,胃镜不能通过时难以活检取得病理组织.我院开展了以介入放射学技术行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区活检1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本手术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石瑾;韩新巍;吴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003年1月~2005年9月,我科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尹美女;颜德权;陈再鸿;周岐;苗其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除了对护士工作进行定性分析外,还需要做细致的定量分析,才能够全面掌握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做到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现代护理需要.我们在2004~2005年期间对我院颌面外科三个病区的护理工作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平时不被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秀娥;李文秀;杨悦;尹丽娜;梁瑞芬;苏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治疮宁贴剂临床疗效的观察,探讨中西医复合用药对褥疮、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使用治疮宁贴剂的38例褥疮患者和107例皮肤溃疡患者为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估,并回顾分析之前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的41例褥疮患者和104例皮肤溃疡病历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论证,疗程以平均12 d统计.结果 治疗组38例褥疮,有效率100%,治愈率87.5%,107例皮肤溃疡,有效率100%,治愈率89.3%;对照组41例褥疮,有效率89.2%,治愈率57.6%,104例皮肤溃疡,有效率为87.3%,治愈率59.1%.结论 治疮宁贴剂治疗褥疮和皮肤溃疡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
作者:李翠梅;李秀玲;聂树梅;王秀梅;李慧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痔疮是常见病,患了痔疮易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1995年日本Morinaga等报道采用一种新方法(DGHAL)治疗痔疮,该方法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多普勒探头的肛门镜识别痔动脉,缝扎痔动脉治疗痔疮,取得很好的效果[1].我院2005年4月~8月以来使用该技术治疗痔疮患者2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李承惠;秦澎湃;于永革;乔东红;李明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106例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康复护理组,n=56)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n=50),对康复护理组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和随访1个月后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康复情况和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 康复护理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01).结论 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且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蔡丽丹;汪军红;杨曼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