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抗银汤结合中药汽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8例疗效观察

郭宪法;杨景平;田松

关键词:中药, 汽疗, 治疗方法, 寻常型银屑病, 寻常银屑病, 慢性皮肤病, 临床资料, 临床诊断, 治疗组, 对照组, 气疗, 疗效, 患者, 报告
摘要:寻常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治疗方法多样效果各异.我科从2003年2月至今,采用自拟抗银汤结合中药气疗对寻常型银屑病观察188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临床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共2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舒肤林霜与开洛膏联合治疗婴幼儿湿疹3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渗出倾向的炎症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上采用皮质激素外用,虽见效快,但停用后复发,若局部长期连续使用,会产生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副作用,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采用舒肤林霜与开洛膏联合治疗婴幼儿面部湿疹,现总结如下.

    作者:宁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部位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常见性传播疾病[1],临床上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复发率仍较高.为了进一步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并评价不同部位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冶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我科于2003年5月~2005年5月期间,使用电离子治疗联合不同部位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治疗尖锐湿疣,现将疗效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马静;温炬;林中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盈江县16年(1990~2005)HIV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掌握HIV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寻找有效控制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盈江县1990~2005年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VCT(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咨询、专题调查、个案随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盈江县自1990年首次发现HIV感染者,1992年出现AIDS病人,至2005年已累计发现2 151例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占总数的72.91%,但性传播途径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结论 盈江县HIV/AIDS已属高度流行区,目前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大对吸毒者、性服务小姐和感染者配偶等重点人群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

    作者:康永然;谢忠尧;杨增源;瞿炳生;杨建华;赵余仙;宋德清;杨炳丽;王冬荣;冯晓静;聂永英;王蓉;余顺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1例

    患者男,23岁.因背胸肩毛囊性炎症性丘疹,间有毛囊性小脓疱,伴瘙痒,刺痛烧灼感3 m而就诊.患者于6 m前因胸背肩及四肢细小风团,片状红斑就诊于乡卫生院,以荨麻疹治疗,选用地塞米松、强的松及抗组胺药(仙利特)尚有钙剂,用则好转,停则复发,反复数月.无奈就诊于本院.从发病以来,不发热,睡眠欠佳,胃纳尚可,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患者.

    作者:刘桂珍;温兰义;刘八宝;武丽芳;王宝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诊断阴囊浅表扩散性黑素瘤的体会

    我区地处边疆,人口分布广,交通欠发达,皮肤专科门诊少,患者就诊皮肤专科门诊有很大困难,作为专科医生更有义务对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仔细观察病情,询问病史、全面考虑,做好鉴别诊断,减少误诊、漏诊,尤其提高对恶性程度高的皮肤病的诊断质量,对边疆恶性皮肤病患者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的提高有很大意义.

    作者:曾佳;王小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咪唑斯汀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mizoladtine)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26例,分为3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咪唑斯汀10 mg,1次/d,肤痒颗粒9g,3 次/d;对照1组患者给予咪唑斯汀10 mg,1 次/d;对照2组患者给予肤瘁颗粒9 g,3 次/d;3组患者均以2 w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 108例患者完成实验,第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3.8%、73.5%和64.9%.第2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9.2%、82.4%和64.9%.结论 咪唑斯汀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起效迅速,复发率低.

    作者: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草药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ET-1影响的研究

    目的 了解中草药对角质形成细胞(KC)产生内皮素-1(ET-1)的作用,来探讨中草药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以便寻求更有效的中药配方.方法 我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筛选了使用频率较高的,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作用的单方和复方中草药.采用KC体外培养的方法,经中药处理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培养的上清液中(ET-1)的含量.结果 单味药白芷(70.06±29.4)pg/ml、补骨脂(56.00±5.29)pg/ml,与对照组(46.10±7.51)pg/ml比较有显著的上调KC分泌ET-1的作用(P<0.05);复方中药(80.60±15.7)pg/ml比较对照组(44.70±5.50)pg/ml也有显著的差异(P<0.05).中草药对KC有明显的促分泌作用.讨论我们知道KC可产生ET-1,而ET-1又可促进MC增殖、分化.中药对KC分泌ET-1具有上调作用,而促进ET-1增加可能是中药治疗白癜风机制之一.

    作者:管晓春;段逸群;吴纪圆;阎鸣;曾志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外用药联合朴菇多糖治疗慢性湿疹24例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4年4月~8月,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免疫调节剂金菌灵(精制复合朴菇多糖)胶囊治疗慢性湿疹,观察其疗效.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 50例慢性湿疹患者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年龄18~65岁,其中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40.1±12.3岁,均符合<现代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并且近2w内未外用或内服相关治疗药物.

    作者:饶俊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与妊娠相关的离心性环形红斑1例

    1病例 患者女,23岁,农民.因全身反复出现环形红斑3 m再发15d伴皮损疼痛、关节痛、发热入院.患者3 m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双手出现边缘微隆起的环形、多边形红斑,部分皮疹中央消退,离心性向外扩张.

    作者:肖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药物超敏综合征2例

    药疹临床上多见,但是有一类相对少见,称之为药物超敏综合征[1](drug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HS),笔者现将近来收治2例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 女,37岁,因持续性发热0.5 yr伴全身皮疹12 d入院.

    作者:李会廷;刘进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皿治林治疗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以皿治林治疗急性荨麻疹的有效率为86.11%;慢性荨麻疹为83.33%.该药的副反应轻微.

    作者:骆津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体疣种植术治疗扁平疣40例

    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自体疣种植术治疗扁平疣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 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5~40岁,病程2 m~3 ye . 40例皮疹均位于面部,其中有3例手背部也有少量皮疹.

    作者:周沛华;黄筑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比较及体会

    CA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居我国性病的第二位,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1999年1月~2002年12月所见245例CA,疣体去除后,选择120例,以不同的方法治疗作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章;苏秀凤;颜瑜章;林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得宝松穴位注射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82例疗效观察

    进行性指掌角皮症是皮肤病门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对其治疗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因常规涂药、上药、敷药等治疗受限及效果不理想等影响,需要寻求一种有效和简便的方法.

    作者:陈立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艾滋病病毒感染并发泛发性带状疱疹、水痘1例

    患者男性,27岁,汉族,汽车驾驶员,因右颈、颞、枕部皮肤发生红斑、簇集的丘、疱疹伴疼痛1 w,加重伴四肢躯干皮肤发生丘疹水疱,发热2 d而来诊.患者否认不洁性交史,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7 yr.

    作者:纳猛;李兰英;纳锦芳;杨云东;宋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盐酸曲普利啶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2例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其病因及诱发因素复杂多变,临床上常难以治愈.

    作者:薛兴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彝药苦参疱疹酊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苦参疱疹酊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对31例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苦参疱疹酊局部保湿外敷给药并观察疗效.结果 用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皮损结痂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外用苦参疱疹酊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止痛迅速、效果显著、病程明显缩短、安全及使用方便等诸多特点.

    作者:楼有益;罗汉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体疣皮下植入治疗扁平疣76例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面部、手背、前臂等处,影响外观.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甚满意.近年来,我科采用自体疣皮下植入疗法治疗扁平疣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夕琳;陈益生;袁道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并发皮肤瘙痒症5例临床分析

    作者认为恶性肿瘤引起的瘙痒有二种特点:(1)患者难以忍受;(2)抗组织胺药物无效.

    作者:郑晓玲;胡晋华;史瑞英;赵海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巨大瘀斑性带状疱疹1例

    患者男性,59岁.因左侧背腰腹部疼痛、肿胀3 d,出现瘀斑1 d于2002年12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12月3日晚上,无明显诱因左季肋部出现疼痛,当时未查看局部.次日疼痛加重,范围向背部扩大,并发现疼痛部位出现肿胀.

    作者:许速;代祖荫;张地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