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联合检测基因芯片临床应用评价

李玉叶;何黎;唐薇;王永兰;谭德勇;董天祥;余敏;任永富

关键词:基因芯片,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检测
摘要:目的 评价基因芯片在检测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97例NG检测样本、663例CT检测样本及653例UU检测样本均用现有临床常规检测(培养法检测NG及UU,免疫层析法检测CT)、PCR检测及基因芯片检测.以临床常规检测为参照,分析基因芯片检测与临床常规检测结果的符合情况;以临床常规检测和PCR检测为参照,分析基因芯片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临床常规方法的符合率为:NG阳性符合率为99.2%,阴性符合率为97.9%;CT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7.2%;UU阳性符合率为84.5%,阴性符合率为97.1%.基因芯片检测NG的敏感性为99.1%,特异性为99.3%;基因芯片检测CT的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99.5%;基因芯片检测UU的敏感性为98.5%,特异性为99.5%.结论 基因芯片检测泌尿生殖道NG、UU及C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在泌尿生殖道病原学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冷冻联合外用干扰素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冷冻联合外用干扰素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治愈率和复发率.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比较,冷冻组病人仅作液氮冷冻治疗;冷冻加干扰素组在液氮冷冻治疗的同时联合外用干扰素凝胶治疗.结果 冷冻组治愈率为67.5%,复发率达32.5%;而冷冻加干扰素组治愈率为87.5%,复发率仅为12.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冷冻加干扰素组的治愈率高于冷冻组,且复发率低于冷冻组.故冷冻联合外用干扰素是治疗尖锐湿疣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应作霖;吴瑞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6岁,因左手掌浸润性红斑,结节,溃疡,痒反复1年,于2006年12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掌出现-甲壳大小的浸润性红斑,皮损渐扩大,并形成皮下结节,溃疡,皮损区瘙痒剧烈.

    作者:张德良;刘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光化性角化病的治疗

    光化性角化病是淡肤色人中常见的上皮性癌前期损害,如未经治疗,部分可发展为侵袭性鳞癌.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本病的各种外科和药物治疗方法.供读者选择应用.

    作者:顾有守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白癜风合并普秃1例

    患者女,25岁.临床表现为整个头皮毛发几乎全部脱落,眉毛全部脱落,部分睫毛及双上肢少量毳毛脱落,右下腹及中下腹出现不规则白斑.

    作者:姚蕾;李珊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液氮泠冻治疗皮赘182例临床观察

    我科采用液氮冷冻疗法治疗皮赘18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科门诊确诊的皮赘患者共182例,其中男60例,女122例,平均年龄57.6岁;病程3个月至5年不等,其中皮赘位于颈部131例,眼部32例,额部11例,其他部位8例.

    作者:李加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45例

    尖锐湿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患者多有不洁性生活史或配偶感染史,少数通过接触污染的用具感染,新生儿亦可通过产道受感染.

    作者:马红霞;陈卫卫;黄俊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53例未成年人湿疹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未成年人湿疹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过敏原体外筛查系统(In Vitro,IVT)检测153例未成年人湿疹患者血清中食入性及吸入性两大类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 153例湿疹患者中过敏原阳性者144例,约占94.12%,其中1种过敏原阳性者13例,约占8.50%;2种过敏原阳性者30例,约占19,61%;3种过敏原阳性者23例,约占15.03%;4种过敏原阳性者9例,约占5.88%;5种过敏原阳性者26例,约占16.99%;6种过敏原阳性者20例,约占13.07%;7种过敏原阳性者8例,约占5.23%;8种过敏原阳性者5例,约占3.27%:9种过敏原阳性者5例:约占3.27%;10种过敏原阳性者4例,约占2.61%;13种过敏原阳性者1例;9例过敏原阴性,约占5.88%.阳性过敏原的种类分布则因人而异,吸入性过敏原中以粉螨、尘螨、霉菌(点青霉、交链孢霉、黑根霉)、狗毛发皮屑、屋尘、蟑螂为多,食入性过敏原中以大豆、花生、蛋白、蛋黄、鳕鱼、带鱼、金枪鱼、虾、牛肉、羊肉、大比目鱼为多.这些过敏原可能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或是诱发、加重湿疹的原因之一.结论 大多数未成年人湿疹发病可能与过敏原有关.

    作者:路永红;周谦;任界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患者6 051例疗效观察

    1978年4月~2004年10月,采用液氮冷冻治疗56种皮肤病,9 881例患者,年龄小13d,大82岁.现将其中资料较全,可供分析研究的51种皮肤病,6 051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宁娟;余轶;曾令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维胺脂胶囊和克林霉素磷酸脂溶液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治疗顽固,易反复.笔者从2004年起用维胺脂胶囊口服和克林霉素磷酸脂溶液外用治疗寻常痤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爱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及防护

    紫外线是波长小于400nm的电磁波,由于地球受到大气层的保护,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量仅有太阳辐射鼍的1%,因此,长期以来,紫外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不足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涂颖;何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成人手足癣437例

    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分别单纯外用、单纯口服、口服联合外用抗真菌药治疗了437例手足癣患者并进行了复发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锦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坏疽性脓皮病1例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皮肤反复发生疼痛性坏死性溃疡的血管炎性皮肤病,临床少见.笔者诊治1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美德;熊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综合医院院内检出酵母样菌3年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3年来我院检出酵母样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沙氏培养基分离菌株,API生化鉴定菌种;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药敏.结果 338份标本分离培养出238株酵母样菌,阳性率71.41%,其中白念珠菌占68.69%;其次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9.66%、8.82%和5.04%.70株酵母样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上,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1.43%和10%;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达18.25%和25.92%.结论 白念珠菌仍然是我院第一位的机会性致病真菌,且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有较高的耐药率.

    作者:付萍;李文华;樊应俊;张佩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尖锐湿疣70例

    目的 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外擦尖锐湿疣,隔日一次,共三个月;对照组采用0.5%足叶草毒素酊外擦尖锐湿疣,早晚一次,共3d为一个疗程,多不超过三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70例患者,治疗组治愈51例(72.86%),无效19例(27.14%);对照组70例患者,治愈36例(51.43%),无效34例(48.5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P<0.01).结论 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疗效好,安全性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松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68例神经性皮炎临床分析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癣,是一种主要由于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慢性皮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系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

    作者:王建中;蹇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家庭中异型水痘2例

    病例1,女,16岁.主因发热7天,皮疹4天,于2007年2月12日至我科就诊.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乏力、咽痛,高体温达39.7℃.4天前躯干、头面部出现散在分布的斑疹、丘疹、水疱,皮损迅速蔓延至全身,院外治疗未见好转(具体用药不详)而就诊我科.

    作者:贺晨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54例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常见性传播疾病[1].近年来,尖锐湿疣(CA)在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不断增高,且复发率较高,复发性尖锐湿疣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我们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采用α-干扰素加5-氟脲嘧啶针局部注射加高频电离子[2],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54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周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0.1%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0.1%他扎罗汀乳膏[商品名:乐为,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对44例轻、中度面部寻常痤疮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瞿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兴化地区225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兴化地区甲真菌病的病原学的分布.方法 用加和不加放线菌酮的含有氯霉素的沙堡氏培养基进行双份培养,对于酵母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显色分别.结果 225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阳性160例占71.1%,皮肤癣菌102株占63.7%,酵母菌47株占29.3%,其它霉菌11株占7%.致病菌以皮肤癣菌为主.结论 本地区甲真菌病真菌感染以皮肤癣菌占主导,但酵母菌的感染比例比北方高,这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阴茎增殖性红斑1例

    增殖性红斑(erythroplasia of Queyrat)是一种发生于黏膜上皮的癌前病变或原位癌,临床上少见.现将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东;管秀好;林俊萍;李久宏;宋芳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