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申妹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癌症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97例住院癌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癌症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具有个性差别和阶段性的特点.结论建议护理人员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作者:张丹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膀胱尿道镜是用于直接观察人体内器官的器械,是临床泌尿系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是内腔镜中积累病例多,效果为满意的一种,但毕竟是种不愉快的检查手段,也会引起一定不适和损伤[1].作好病人护理,使检查顺利、满意的进行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其英;蒋平;杨春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大量心包积液尤其是急性心包填塞是一种临床急、危、重症,非开胸治疗方法除穿刺抽液外,近来国内有用输液管[1]、塑料外套管[2]等留置引流,不仅引流彻底,而且避免反复心包穿刺引起的感染,冠脉和心肌损伤等并发症,是一大改进.为寻求理想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系统,我们采用SAFE-DWELPLUS导管,辅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及OPSITE固定胶布治疗9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疗效满意且安全、简便.置管后护理得当,未发生并发症.现将治疗方法及置管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发凤;徐玲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预防静脉炎,减轻患者的痛苦,1994年我们采用周围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在输液完毕封管时,常用的方法是肝素盐水封管,但长期化疗的病人每日肝素盐水封管,既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同时又存在许多弊病.为了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和适应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我科于2000年9月开始使用可来福接头,采用无针密闭输液方式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丽芬;周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3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病人均行椎板减压后,对囊肿的处理有3种方法:13例患者的囊肿大部分切除后,重新缝合残余的囊肿以包绕囊内神经根;8例患者囊肿大部分切除后用肌肉填塞交通孔;2例患者囊肿切口旷置.平均随访30.2个月,观察手术的疗效.并对其临床表现,手术中的病理特点,手术后的并发症等进行分析,以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特点.结果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相通.囊肿切除后重新缝合包绕神经组与囊肿切除肌肉填塞组优良率并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包括皮肤糜烂和颅内感染.结论对囊肿的处理以囊肿切除,肌肉填塞封堵交通孔为合理.术后以不放引流及忌平卧为宜.
作者:于红;牛志霞;张卫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总结1999年4月~2000年4月对2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行37次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术的观察和护理.认为: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中对化疗药物混匀、注射速度的控制、术后正确拔管方法、动态观察局部血运,能有效预防BAI致胸痛、出血、血肿及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局部化疗药物副反应引起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现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可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艳;杨爱春;刘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眼药在使用过程中滴瓶口细菌污染情况.方法将需点眼的20人分为1组,对眼药滴瓶口颈进行细菌培养,连续观察7天,并进行细菌分类.结果眼药使用24 h后,即有细菌污染的存在.且细菌阳性率随着眼药的使用天数的增加而增多.结论眼药使用时应防止瓶口的污染、每周更换,瓶装眼液以小容量为宜.
作者:刘鲁霞;张桂芳;王惠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脏手术后由于种种原因需呼吸机辅助呼吸,为了保持病人安静,消除人机对抗,我们常规使用的药物是芬太尼加肌松剂,使其安静地接受呼吸机治疗.待病人自主呼吸恢复、血气分析正常后,脱机开放给氧观察30~60 min,无缺氧症状如出汗、嘴唇、皮肤发绀、SAT下降等即可拔除气管插管.这种方式多数病人可以接受,但是这种方法脱机后观察时间较长,应用到少数特殊病人身上时碰到一定的困难甚至失败,如:高度紧张敏感型病人、心理护理干预失败的病人、再次气管插管者、原有高血压的患者,经改用异丙酚镇静停药后10~20 min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气管切开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手术,但如术后观察护理不当,仍可随时发生窒息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脱管就是其中之一.因此,预防脱管、脱管发生后及时正确地处理,成为保证气管切开术后安全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我院1997年7月~2000年7月住院病人行气管切开术450例,确诊为术后脱管者6例,脱管发生率为1.33%(6/450).
作者:宪玉华;黄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DFPP是继1914年Abel首次应用静脉切开进行分离术,经过近半个世纪发展为血浆置换法(PE).近年来更发展为将异常血浆再用吸附法或滤过法除去血浆中有害物质后,将白蛋白等有用成份回输入患者体内,即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其为临床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一种较有效的手段.我院于1998年5月引进该项技术设备,以3名接受过血液透析培训,有2年血透护理经验的专职护理人员为骨干,经厂家技术人员短期培训,至1999年底已对11例患者行17次DFPP治疗.现将有关操作及护理问题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罗学英;李列平;李雄;郑宇春;马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人员的学习需求,加强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达到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对三所三级医院护士长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式教育需求调查.结果护理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内容首选是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其次是护理新知识、新技术.结论继续教育内容应因需、因岗设置,并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
作者:梁玲;杨春燕;王媛;曾新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心静脉置管术因其突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老年人中究竟采用什么部位置管为好,本文就663例70岁以上老人的置管方式做了探讨.
作者:张莉;王卫;谢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护理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传递信息,讲授知识,除了依赖主要的手段--言语外,教师的非语言或者伴随语言进行,或者代替语言的行为,通过信息交流,都可起到增补教师语言讲学的效果,增加师生之间信息的给予与获取,调节师生关系,并相对制约学生的课堂纪律.非语言是指在人的信息交流情境中除去言语刺激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有声或无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刺激.它主要包括:面部表情、仪表、姿势动作、目光接触、类语言、空间距离与朝向、板书及物理环境等.
作者:骆坚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运用生物流体敷料+红外线照射治疗Ⅰ°~Ⅱ°褥疮及浅表创面的临床观察,探讨生物流体敷料对褥疮及创面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Ⅱ°褥疮患者28例62处,将其分为2组,分别应用生物流体敷料及施贵宝康复宝多爱肤超薄敷料(以下简称多爱肤敷料)进行观察分析对照.运用生物流体敷料治疗16例多发伤患者全身皮肤擦伤处的临床观察.结果对Ⅱ°褥疮治疗的观察,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以及生物流体敷料具有对浅表创面独特的恢复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志英;陈建裕;吴瑞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对酸化电位水消毒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分两组对手术人员手消毒前、后采样计算无菌生长率.结果酸化电位水用于外科洗手消毒,无菌生长率为98.2%,而空白对照组为13.3%(P<0.001).结论酸化电位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毒剂.
作者:陈善泽;冯建萍;乔玫;乐亦红;田玉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2月住院的350例脑卒中病人的性别、年龄、卒中分类及预后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脑卒中在性别上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94:1.发病年龄从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60~69岁为高峰,占37.71%.疾病的分类及死亡情况:脑梗塞占86%,死亡比例为5.65%,脑出血占11.14%,死亡比例7.69%;蛛网膜下腔出血占2.86%,死亡比例为20%.≤49岁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64.71%)、吸烟/嗜酒(41.18%),≥50岁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73.91%)、高血脂(61.87%)、超重/肥胖(61.54%),全组病人均较高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72.57%)、高血脂(58.57%)、超重/肥胖(57.71%).结论脑卒中发病与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糖尿病、吸烟/嗜酒、TIA有关,中老年人发病以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为主要相关因素,中青年人发病以高血压、不良生活习惯为主要相关因素.
作者:刘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校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护生临床实习前集中培训两周.通过培训,提高她们的护理专业水平及自信心.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上岗前常规培训及专业技术教育两大部分.
作者:王爱敏;黄美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于1999~2000年已对25例40岁以下要求保守治疗的宫颈不典型增生即子宫颈上皮肉瘤变(CIN)患者采取住院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觉得护理的配合尤为重要.
作者:余建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原发于下咽部位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2%[1],手术治疗是下咽癌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保留喉功能和不保留喉功能两种术式.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主张下咽癌尽可能保留喉功能.我科对近年来收治的23例下咽癌患者施行了下咽癌切除术,在重视生存率同时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新宇;杨华;黄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食道化学伤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通常以小儿多见.它是因强酸、强碱所致的化学伤损害.强酸主要引起组织蛋白质凝固,表面结成干痂,形成凝固性坏死;强碱能引起食管壁腐烂、脂肪皂化和蛋白质溶解等,故一般强碱比强酸所造成的组织损害深而重,对机体有很大的破坏性,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食道狭窄、大出血、喉水肿窒息而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张佩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