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喹诺酮类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研究

湛文青;林丽英

关键词:喹诺酮类滴眼液, 无菌检查法, 方法学验证
摘要:目的:建立喹诺酮类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无菌检查法规定,采用薄膜过滤法,对4种喹诺酮类滴眼液进行无菌检查方法研究.结果:用0.9%氯化钠溶液300ml稀释样品,按薄膜过滤法处理,每滤膜用0.1%蛋白胨水溶液100ml分2次冲洗,均可消除各样品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喹诺酮类滴眼液的无菌检查方法,形成标准操作规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8例空腹血糖正常者餐后血糖与血脂的相关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营养物质摄入量增加,由此引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发现糖尿病患者增多,餐后血糖(postchallenge plasma glucose, PPG)水平虽能反映其疗效与预后,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完全正常者,PPG水平对血脂代谢影响很少有报道.本文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淑娟;陈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提高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与体会,分析有效的<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结果与结论: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模拟实践软件,根据课程内容与性质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提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作者:于芳;张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中医药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17例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常见多发病.若有机会早期手术根治,其5年生存率在90%左右.大多中晚期病人采用积极扩大根治手术,配合术后放化疗,亦能提高疗效.然而,仍有不少中晚期患者由于诸多原因,至发现时常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预后不佳.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此类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中应用中药抗癌剂康赛迪胶囊为主,佐以自拟扶正消癥汤中药方剂,治疗1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黑秀明;黄志华;高立超;李新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患者监护权在护理行为中的法律问题及应对

    维权意识增强的背后就是法律意识的提高.为了适应患者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医院及其医护人员必须提高法律意识.临床护理中常常涉及各种监护权的法律问题,许多医护人员对此往往泛泛而论.运用法律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不仅有利于维护医院及其护士的正当权益,也有利于维护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作者:苏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川楝子水提物与GOT和GOP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川楝子水提物对血清和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OP)活性的影响.方法:按照参考文献制备两种川楝子供试液(水提物),各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的川楝子水提物,共给药10次.末次给药后,取血和肝组织(制成1%匀浆液),用赖氏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的GOT、GPT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种川楝子供试液的大剂量组均明显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GOT活性,但对GPT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川楝子可能是GOT的抑制剂,具有引起乳酸中毒的危害性.

    作者:白梅荣;田梅;高玉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鄂温克族民间药用植物及其与蒙古医药的比较

    本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的民间植物药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蒙古族植物药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调查表明,呼伦贝尔鄂温克民间药用植物共18种,隶属12个科、17个属.鄂温克族的植物药物利用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相对于蒙古族医药知识,植物药功能主治的描述单一、笼统,还没有形成医药理论体系.相对于蒙古医药,对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L.var.japonicum)和白山蒿(Artemisia lagocephal)的医药利用,是其鄂温克族医药文化的特色之处.

    作者:乌尼尔;春亮;哈斯巴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职生药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

    三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学生,起点较高,如何进行生药学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精选教学内容,如:加强药事管理、中药学理论教育;加强中药综合知识的融通及将生药学的研究进展贯穿于教学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生药学教学;重视精讲课、加强基本功训练以及指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等.

    作者:龚继忠;马玉花;赵淑红;刘俊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红藤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分急性与慢性两类.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患者体质差、病情迁延所致,其主要症状为下腹及腰部酸痛,常伴有月经不调和白带增多.盆腔炎的发病较前几年有明显增加,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引起盆腔粘连,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还可导致不孕及增加宫外孕的危险[1].西医对该病多采用抗生索治疗,但单一疗法效果较差,宜采用综合治疗为宜[2].我院2004年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静滴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注射液配伍不溶性微粒的分析

    目的:配伍引起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用光阻法测定微粒数.结果配伍使微粒大大增加.

    作者:孙玲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开放复位治疗老年移位性巴尔通骨折

    巴尔通骨折是临床上的一种少见损伤,移位严重的更少见.自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起,我院采用斜T形钢板,Henry入路开放复位治疗掌侧严重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共8例,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永胜;胡雪;江国忠;高祖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29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对29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住院12-44天,术后3-5天肛门排气后给予糖尿病流质饮食,术后6-10天给予糖尿病半流质饮食,术后10天左右给予糖尿病普食.术后继续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出院后停用且空腹血糖为4.5-9mmol/L.6例空腹血糖为11-13mmol/L,出院后继续口服降糖药.在此提出:对行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33例哮喘持续状态治疗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33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男15例,女18例,年龄28岁~61岁,平均47岁,均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1].

    作者:王卉;陈素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按摩针灸耳穴压丸治疗落枕120例

    目的:观察非药物治疗落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按摩、针灸、耳穴压丸三种方法.结果: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60%,二次性治愈率22%,三次性治愈率18%.结论:落枕用非药物多种方法治疗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作者:程金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尿道下裂矫治术19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矫治术的护理经验,预防手术并发症.方法:分析19例尿道下裂矫治术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19例中,一次性治愈15例,2例尿漏及2例术后尿道狭窄均经留置尿管、尿扩等处理后好转.结论:提出护理对手术矫治成功是关键性的.

    作者:黄素丹;陈雅珍;陈从其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近况

    目的:依据临床相关研究资料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优缺点.方法: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资料作综合论述.结论:在非手术疗法中,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应用广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后的研究要严格科研设计,统一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疗效标准,随机盲法试验,加强研究的深度,总结出公认的佳治疗方法或方法组合,大限度地发挥针灸治疗该病的优势.

    作者:胡芳;毛宗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急诊科护士护理中的自我保护

    医院急诊科是护理纠纷高发科室,护理工作任务重且急,稍有不甚即可产生护理纠纷.急诊科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中应学会自我保护,提高法律意识,增强业务能力,尤其要注意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以避免护理纠纷,保护自身权益.

    作者:梁婧婧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朝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朝医学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将朝医体质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为调整和改善太少阴阳人体质提供有力的科学论证.

    作者:朴仁范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选择79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给予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随访2月至1年不等,优27例,良33例,有效12例,差7例.优良率为75.95%,有效率为91.14%.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确切,不失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好方法.

    作者:刘一奇;杜建明;田小武;陈剑峰;戴训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期扩张器埋置术,二期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98例儿童,92.47%均能达到治疗效果,7.53%因并发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儿童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但应注重适应症的选择、注水方式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芸;王燕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残角子宫妊娠7例误诊回顾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因其先天畸形的特殊解剖结构比其他异位妊娠更难诊断,容易造成误诊和危害,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本院曾经收治的7例残角子宫妊娠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谈响;田业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