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陈素梅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接诊治疗呃逆患者若干例,以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本篇文章主要从定义、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症施治等方面论述.
作者:浦同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介绍1例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去顶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访视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将患者置于周定腹腔镜手术间进行,摆好手术体位,于腋中线上方作10mm切口.放入腹腔镜摄像头,灌注二氧化碳气体,准备自制水囊以扩展腹膜后间隙.在内镜监视下,分别作10mm、5mm穿刺套管作操作器械工作通道,分开肾筋膜及肾周围脂肪,暴露肾脏及囊肿.递电凝钩将肾囊肿表面戳穿,递吸引器将囊内液体吸净,递增电凝剪剪除囊壁组织,递抓钳将囊壁组织提出体外,递电凝烧灼止血.结果此例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术中巡视等都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作者:肖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取环术前口服用药对绝经期妇女的宫颈软化扩张作用.方法:对200例绝经期带环妇女随机分为四组,A组术前12小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B组术前一周口服倍美力0.625g,每日一次,阴道涂抹倍美力软膏0.5mg,每日一次,用药一周后取环;C组术前一周一次性口服尼尔雌醇片5mg,一周后取环;D组术前不服任何药物.分别观察四组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取环所用时间,失血量及成功率.结果:A、B、C三组宫颈软化及扩张明显优于D组,取环成功率也明显高于D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患者综合反应程度均明显低于D组.结论:术前应用药物有利于宫颈软化及扩张,取环成功率高,痛苦小,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晋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我市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管理的现状分析,寻找有利于乡镇卫生院护理发展的道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广大农村居民不仅能就近就医,更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争取领导对护理工作的足够重视,保障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能持续健康发展.方法:调查统计23家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分析问题,采取对策.结果: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从少到多在逐步增加,护理工作不断规范,护理质量逐步提高.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遗传病,又称孟德尔式遗传病.本文分析了单基因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基因遗传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徐莉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煤矿业、工业等得到空前发展,严重交通事故等突发事故不断增多,常常造成严重多发外伤,或伴有多脏器及肢体损伤.病情复杂,伤情重,变化快,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是现代创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我院自2002年以来抢救严重创伤28例,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秀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王氏中医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采用王氏中医综合疗法对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65例患者中治愈50例,占76.9%;好转12例,占18.5%;未愈3例,占4.6%.即总有效率为95.4%.结论:王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很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应用.
作者:吴礼茶;盛铁林;王安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冠心病患者易产生身体和心理的不适而致失眠.睡眠质量的好坏对确保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我们对冠心病患者失眠情况进行护理干预,为专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陈素梅;王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进行的膝关节置换手术56例,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结果:随访1年观察,发生术后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神经损伤1例,膝关节屈曲活动<80°3例,无术中骨折、术后脂肪栓塞综合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患者的个体差异、围手术期的处理密切相关.术后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功能锻炼等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东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病例报告患者31岁,因停经41 5/7周,双下肢浮肿4周,阴道流水6小时,规则腹痛5小时入院.患者孕期经过顺利,入院4周前出现双下肢浮肿,休息后无减轻,无头晕,头痛及眼花.入院前4日前曾测血压140/120mmHg,未经诊治.于入院前6小时始阴道流水,5小时前始规则腹痛,腹痛渐加重,急诊入院.既往史:结婚11年,未避孕,孕2月自然流产一次.
作者:王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附件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慢性附件炎性包块病人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加减煎剂保留灌肠治疗组(n=77)和静脉滴注抗生素对照组(n=50)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有效为92.2%,对照组有效率为42.0%;治疗组月经失调、痛经、腰痛及下腹疼痛等伴随症状的治愈率分别为85%、86.6%、92.2%,对照组分别为69.2%、57.1%、42.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凌桂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眼科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一门临床必修课,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眼科学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实践以对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应注意的问题,以获得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冬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病中一个常见的症候,在许多急慢性病中有咳嗽的症状出现,儿科临床以外感咳嗽风热型为多见,治疗不当,往往迁延难愈,并发他病,对小儿的健康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自拟加味桑菊饮治疗外感风热咳嗽患儿6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少洁;鞠鲤亦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8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不论是腔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还是体外震波碎石(ESWL),前后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以明确结石部位、大小、形态、数量、易碎性、肾积水情况以及了解碎石(取石)后尿路梗阻解除情况,肾积水恢复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结论:超声在泌尿系结石的诊疗方面是一种安全、无创、无辐射、经济实用、简便,且可反复多次应用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沈冬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是南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所致的月经的调节功能失常,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休克.治疗原则是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或诱导闭经及改善全身状况.常用刮宫、性激素和手术治疗.米非司酮已普遍应用于抗早孕药物流产,还被用来治疗宫外孕及妇科肿瘤.为了解其治疗更年期功血的疗效,我们观察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妇科门诊确诊为更年期功血患者45例,使用米非司酮6个月,随访12个月后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丹蒌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丹蒌片1.5g日3次口服.应用1个月.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与对照组68.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ST段下移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蒌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柴晶艳;王昕;包春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分急性与慢性两类.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患者体质差、病情迁延所致,其主要症状为下腹及腰部酸痛,常伴有月经不调和白带增多.盆腔炎的发病较前几年有明显增加,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引起盆腔粘连,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还可导致不孕及增加宫外孕的危险[1].西医对该病多采用抗生索治疗,但单一疗法效果较差,宜采用综合治疗为宜[2].我院2004年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静滴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喹诺酮类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无菌检查法规定,采用薄膜过滤法,对4种喹诺酮类滴眼液进行无菌检查方法研究.结果:用0.9%氯化钠溶液300ml稀释样品,按薄膜过滤法处理,每滤膜用0.1%蛋白胨水溶液100ml分2次冲洗,均可消除各样品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喹诺酮类滴眼液的无菌检查方法,形成标准操作规范.
作者:湛文青;林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和评价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在pilon骨折中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对13例pilon骨折采用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2~12月的随访,骨痂形成时间4~14周优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4.4%.结论: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能提供有效的固定,创伤小,血供破坏少,骨折愈合快,目前对pilon骨折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是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胡利典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天麻属兰科多年生共生异养草本植物,靠蜜环菌从树木(木材)中获取营养,其球茎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是主产于中国的传统常用名贵中药,三峡地区是天麻主产区之一.由于天麻病害日益加重,致使天麻品质退化、商品形态变劣、产量逐年降低,有的甚至出现种植绝收现象.为配合天麻GAP基地建设,在三峡地区对天麻生理性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与研究,结合近20年天麻专题研究与实践,对其发病情况及其行之有效的无公害防控技术措施作了概述.
作者:余昌俊;王绍柏;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