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观察

胡利典

关键词:Pilon骨折, 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 内固定
摘要:目的:研究和评价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在pilon骨折中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对13例pilon骨折采用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2~12月的随访,骨痂形成时间4~14周优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4.4%.结论: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能提供有效的固定,创伤小,血供破坏少,骨折愈合快,目前对pilon骨折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是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显微镜下单鼻腔碟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配合

    目的:介绍1例显微镜下单侧鼻腔碟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中配合.方法: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熟练的术中配合:患者去平卧头部后仰30°,自患者一侧鼻腔前庭鼻软骨处切开鼻粘膜,钝性分离,暴露鼻软骨与骨性鼻中隔分界,以分界处分离对侧粘膜,咬除骨性鼻中隔,鼻腔固定牵开器撑开,到达蝶窦底部.电凝切开硬脑膜,在显微镜下彻底切除肿瘤组织,用带生物胶的明胶海绵填塞鞍底.取出鼻腔固定牵开器,鼻粘膜用3/0羊肠线缝合,鼻腔填塞引流.绪果:此例患者安全、微创、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熟练的术中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显微镜下从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肖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33例哮喘持续状态治疗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33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男15例,女18例,年龄28岁~61岁,平均47岁,均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1].

    作者:王卉;陈素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尿道下裂矫治术19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矫治术的护理经验,预防手术并发症.方法:分析19例尿道下裂矫治术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19例中,一次性治愈15例,2例尿漏及2例术后尿道狭窄均经留置尿管、尿扩等处理后好转.结论:提出护理对手术矫治成功是关键性的.

    作者:黄素丹;陈雅珍;陈从其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近三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近3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对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2005-2007年度2865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3年来以社会因素、巨大儿、疤痕子宫、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为剖宫产指征的比率明显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2)剖宫产率上升并未降低围生儿死亡率.(3)要求手术的孕妇中,以担心产程疼痛、认为剖宫产安全、担心难产而急诊剖宫产为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刘金梅;杨梅;朱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中药加化疗治疗耐药肺结核20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化疗加抗痨胶囊或结核丸治疗耐药肺结核临床症状变化和疗效.方法:选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本单位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208例,随机分两组,其中加抗痨胶囊或结核丸口服115例为治疗组,单西药治疗93例为对照组,刘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及痰检及胸部C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率分别为:发热:100%,96.7%,P<0.01;咳嗽:92.9%,86.9%,P<0.01;咳痰:88.1%,77.5%,P<0.01;血痰、咯血:90.4%,78.5%,P<0.01;胸痛:92.3%,84.2%,P<0.01;食欲不振:85.1%,82.0%,P<0.01;盗汗:100%,100%,P<0.01;体重:100%,100%,P<0.01.其中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及痰菌好转率:46%,39.7%,P<0.05;胸部CT好转率:59.1%,50.5%,P<0.05.结论:中药加化疗治疗耐药肺结核各类临床症状及痰菌好转率及CT吸收疗效好,两组对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作者:马国仁;张新会;郝永存;张丽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探讨

    会阴侧切是产科助产常用的一种辅助分娩方法,适应症较多[1].会阴侧切在会阴过紧,胎儿过大,早产时缩短第二产程,难产处理,减少会阴裂伤,降低母婴病理情况出现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会阴侧切缝合有多种方法,所用缝合材料也是多种多样,产后20-40d 常见有会阴侧切缝合后的缝线反应.我院从2007年3月-2008年3月开始应用4号或7号丝线对会阴侧切口行全层间断缝合术,并与传统缝合方法[2]对比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潘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近况

    目的:依据临床相关研究资料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优缺点.方法: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资料作综合论述.结论:在非手术疗法中,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应用广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后的研究要严格科研设计,统一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疗效标准,随机盲法试验,加强研究的深度,总结出公认的佳治疗方法或方法组合,大限度地发挥针灸治疗该病的优势.

    作者:胡芳;毛宗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医院药师在中药鉴定上存在的问题

    中药鉴定(此处特指通过眼观,上尝、鼻嗅、手提、水试、火试)来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保证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我们药师在临床用药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黄文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昆虫美洲大蠊油脂化合物的GC-MS分析

    目的: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结果:从中鉴定出2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89.1%,主要成分是酯、脂肪酸和烷烃.结论:预示美洲大蠊油脂具有一定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

    作者:罗建蓉;肖怀;董光平;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7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72例,给于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连续治疗1个月后,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显效44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9%,质料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少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一体化家庭产房(LDR)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了单人间产科护理系统,即LDR(产前、分娩、康复)一体化的温馨家庭产房,并与传统分娩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采取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增加产妇对妊娠期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分娩期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白护能力,促进切口的愈合和子宫复旧,缩短恶露时间,降低母婴产褥期患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以及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文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单基因遗传病及其防治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遗传病,又称孟德尔式遗传病.本文分析了单基因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基因遗传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徐莉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紫苏和鸭跖草抗菌活性的研究

    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紫苏、白苏和鸭跖草的茎和叶,得到24个提取物,然后用滤纸扩散法测定这些提取物对枯草芽胞杆菌等8种菌株的抗菌活性,发现紫苏、白苏的抗菌活性比鸭跖草强,紫苏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白苏茎石油醚提取物对所测试的菌株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紫苏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圈直径范围在7.0~11.0mm,白苏茎石油醚提取物抑菌圈直径范围在8.3~14.3mm,是该植物的抗菌活性部位,其抗菌范围广.

    作者:陆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神经阻滞、小针刀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26例

    肩周炎(又名凝肩、漏肩风)临床上较常见,一般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局封、理疗、推拿等疗法,效果不甚理想.此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影响肩关节活动,给工作生活带来影响.我们自2001年至今采用神经阻滞、小针刀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2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新;房晶;刘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期扩张器埋置术,二期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98例儿童,92.47%均能达到治疗效果,7.53%因并发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儿童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但应注重适应症的选择、注水方式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芸;王燕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脑出血疾病的护理

    脑出血病人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探视和不必要搬动,为减轻脑局部血流的压力,将床头抬高15-20度角,头部置放冰袋和冷水袋,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细胞需氧量.脑出血病人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流畅,室内温度在18°-20℃.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应用翻身、扣背、吸痰等方法,预防吸人性脑炎.控制体温37°-38℃,高热时需要做好降温护理(物理降温),并吸氧,应用饮水,使其随汗腺散热.

    作者:李艳敏;徐占玲;姜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28例肺结核合并肺真菌的临床分析

    肺结核合并肺真菌病随着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其发生率逐年增高,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肺结核呈多样化,易导致误诊.本文就本所近6年收治的病人中,其中28例肺结核合并肺真菌病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孟广明;刘春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58例空腹血糖正常者餐后血糖与血脂的相关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营养物质摄入量增加,由此引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发现糖尿病患者增多,餐后血糖(postchallenge plasma glucose, PPG)水平虽能反映其疗效与预后,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完全正常者,PPG水平对血脂代谢影响很少有报道.本文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淑娟;陈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HBV携带肺结核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乙肝病毒(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7例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予以3HREV/6HR治疗,对照组47例予以3HRZE/6HR治疗.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几率24.0%,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几率4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抗结核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93.6%,抗结核化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疗效好,肝毒性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小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朝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朝医学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将朝医体质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为调整和改善太少阴阳人体质提供有力的科学论证.

    作者:朴仁范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