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风
中药饮片小包装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中药包装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调剂形式,极大程度方便了患者服用,促进了传统中医药的发展.随着中药饮片使用范围的推广,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特别是饮片质量的控制及规范.
作者:马玉花;龚继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三七原人参二醇型总皂苷直接用琼斯试剂氧化,得到四个人参二醇衍生物.
作者:邵曰凤;赵庆;邹澄;李良群;张荣平;胡建林;胡炜彦;赵琪钟;ZHAO Qi-zhong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常见多发病.若有机会早期手术根治,其5年生存率在90%左右.大多中晚期病人采用积极扩大根治手术,配合术后放化疗,亦能提高疗效.然而,仍有不少中晚期患者由于诸多原因,至发现时常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预后不佳.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此类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中应用中药抗癌剂康赛迪胶囊为主,佐以自拟扶正消癥汤中药方剂,治疗1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黑秀明;黄志华;高立超;李新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士工作满意度低水平状况将对护理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护士长作为基层的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和策略,护士长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能有效地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许秋月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人工流产是指在孕早期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鉴于当前婚前性行为,造成大量未婚先孕而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病人,因此我们通过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加强对术后病人的健康指导,根据不同病人进行具体指导,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果.
作者:王彦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红细胞等5项指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例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5项指数进行伤后1-21天动态观察.结果:不同时期,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变化不同.结论:通过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对烧伤早期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后期纠正贫血等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提高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与体会,分析有效的<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结果与结论: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模拟实践软件,根据课程内容与性质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提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作者:于芳;张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33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男15例,女18例,年龄28岁~61岁,平均47岁,均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1].
作者:王卉;陈素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18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53例采用四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5例采用三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俩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普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与三孔法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区域暴露好、视野清晰,手术并发症少,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三孔法(P均<0.05).结论:四孔法LC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时间短,Co2吸收少,减少CO2引起的负作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
作者:王卫书;张坤;刘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汇总,100例采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口腔颌面部海绵血管瘤病人,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瘤体完全消失,皮肤正常,无功能障碍.结论: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血管瘤,注意局部护理,防止破溃感染,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周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烟尘、风沙、阳光等长期刺激有一定关系.胬肉小而静止时一般不需要治疗;胬肉若进行性发展,侵及瞳孔区,可行手术治疗,但行传统的单纯切除或巩膜暴露法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复发率一般为30%~50%.我科自2004年6月以来采用丝裂霉素C对在35例(38眼)患者的翼状胬肉术中一次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复发率明显的降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及思密达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及思密达,对照组服用黄连素和庆大霉素,疗程均为3天,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大便改变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性显著(P<0.05).讨论: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及思密达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用药简单经济,副反应少.
作者:陈世雄;周丽;黄治华;程少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丹蒌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丹蒌片1.5g日3次口服.应用1个月.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与对照组68.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ST段下移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蒌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柴晶艳;王昕;包春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初潮后2a~3a的青年未婚或已婚未生育的妇女,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和痛苦.我们自2003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经.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英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活血化瘀是祖国医学中的主要治疗法则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着现实的贡献.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方之一),自创新方33首,大部分是活血化瘀法.(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经逐瘀汤,身痛逐瘀汤,会厌逐瘀汤.以及痛窍活血汤).清末唐容川所著之<血证论>是发挥了王氏学说和方药,他主张治疗血证应注意化瘀生新之法,及几个逐瘀汤的选用,我在前人的启示下,运用血府逐瘀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但是南于时间短,仅限个人知识,不能概括全面,尚待同道去发挥整理,对这方的宝贵经验介绍出来,使逐瘀汤在临床运用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发挥.
作者:魏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进行的膝关节置换手术56例,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结果:随访1年观察,发生术后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神经损伤1例,膝关节屈曲活动<80°3例,无术中骨折、术后脂肪栓塞综合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患者的个体差异、围手术期的处理密切相关.术后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功能锻炼等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东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BBT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2008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采用BBT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子宫动脉(UTA)、弓状动脉(A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A)、舒张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子宫动脉管径缩小,动脉血流减慢、阻力增大、血供减少,而且子宫肌瘤治疗后周围组织血流明显减少(P<0.05);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三种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100%、77.8%.结论:BBT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子宫良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罗向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调查不伴随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肥胖妇女与尿微量白蛋白是否有相关性;方法:57位来肥胖女性和30位年龄相当的健康女性入选为本研究对象.记录BMI、腰围和血压,用散射比浊的原理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同时测定尿肌酐含量用来排除水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肥胖组和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值无显著性差别.尿微量白蛋白与BMI、腰围、腰围臀围比值以及血压无相关性.结论:不伴随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肥胖妇女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很低,肥胖组和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值无显著性差别.
作者:顾进;杨玉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近年来,我们分别运用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肌梗塞(AMI)175例,观察其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及30天死亡率的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留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脊柱复位固定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疗效.方法:采用腰椎后路减压,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复位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结果:58例经平均18个月随访,依据日本JOA评分法,优38例,良15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1.4%.结论:用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贺绍财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