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探讨

于芳;张黎

关键词:医药院校,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教学方法
摘要:目的:提高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与体会,分析有效的<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结果与结论: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模拟实践软件,根据课程内容与性质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提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近三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近3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对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2005-2007年度2865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3年来以社会因素、巨大儿、疤痕子宫、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为剖宫产指征的比率明显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2)剖宫产率上升并未降低围生儿死亡率.(3)要求手术的孕妇中,以担心产程疼痛、认为剖宫产安全、担心难产而急诊剖宫产为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刘金梅;杨梅;朱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第三位相束支传导阻滞二例分析

    本文对两例心电图的分析、讨论阐明了第三位相束支阻滞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复极不全引起,既复极期膜电位尚未恢复正常,当下一个特别是发生较早的激动到达有病变的束支时,该束支尚未处于病理的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因而束支传导发生阻滞或迟延,产生束支阻滞.复极不全的程度决定出现束支阻滞所需的临界心率.当复极不全较为严重进,心率仅稍有增加,既可产生束支阻滞.

    作者:温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加味桑菊饮治疗小儿风热咳嗽63例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病中一个常见的症候,在许多急慢性病中有咳嗽的症状出现,儿科临床以外感咳嗽风热型为多见,治疗不当,往往迁延难愈,并发他病,对小儿的健康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自拟加味桑菊饮治疗外感风热咳嗽患儿6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少洁;鞠鲤亦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运用血府逐瘀汤临床点滴体会

    活血化瘀是祖国医学中的主要治疗法则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着现实的贡献.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方之一),自创新方33首,大部分是活血化瘀法.(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经逐瘀汤,身痛逐瘀汤,会厌逐瘀汤.以及痛窍活血汤).清末唐容川所著之<血证论>是发挥了王氏学说和方药,他主张治疗血证应注意化瘀生新之法,及几个逐瘀汤的选用,我在前人的启示下,运用血府逐瘀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但是南于时间短,仅限个人知识,不能概括全面,尚待同道去发挥整理,对这方的宝贵经验介绍出来,使逐瘀汤在临床运用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发挥.

    作者:魏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剖宫术后晚期产子宫切口裂开的防治

    剖宫产术是解决许多病理产科,特别是处理梗阻性或功能性难产的终及有效的手段.近年由于抗感染、输血、麻醉方法的进展,外科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因素剖官产指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剖宫产率明显增加,据统计我院2000年-2008年剖宫产率为75%左右,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病发症也相应增加,其中术后晚期子宫切口裂开较常见.常可导致大出血而危及产后性生命,这时因产妇多已出院,尤其农村患者距离医疗单位较远交通不便,就医不及时,危险性更大,现就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切口裂开的防治讨论如下:

    作者:刘艳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粘膜切除术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使用FUJINON公司生产的电子肠镜EC-450WM5,对2003年1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常规肠镜检查患者(共3100例),发现病变后进行粘膜染色,同时行粘膜切除术(EMR)或分块粘膜剥离术(EPMR)切除治疗.结果检出LST患者24例,检出率0.77%.全部病例行EMR或EPMR治疗,未发生任何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大肠LST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LST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治疗上采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春靖;刘永红;傅春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实习医生临床技能操作短期集中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探索临床技能培训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培训前考核、观看教学片、指导教师示范、模拟练习、现场点评、培训后考核等方式,比较培训前后考核成绩.通过短期集中培训,使实习生在临床技能方面快速提高.学生们很快掌握了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为更好地投入到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卢德华;王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1例显微镜下单鼻腔碟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配合

    目的:介绍1例显微镜下单侧鼻腔碟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中配合.方法: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熟练的术中配合:患者去平卧头部后仰30°,自患者一侧鼻腔前庭鼻软骨处切开鼻粘膜,钝性分离,暴露鼻软骨与骨性鼻中隔分界,以分界处分离对侧粘膜,咬除骨性鼻中隔,鼻腔固定牵开器撑开,到达蝶窦底部.电凝切开硬脑膜,在显微镜下彻底切除肿瘤组织,用带生物胶的明胶海绵填塞鞍底.取出鼻腔固定牵开器,鼻粘膜用3/0羊肠线缝合,鼻腔填塞引流.绪果:此例患者安全、微创、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熟练的术中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显微镜下从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肖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BBT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BBT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2008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采用BBT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子宫动脉(UTA)、弓状动脉(A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A)、舒张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子宫动脉管径缩小,动脉血流减慢、阻力增大、血供减少,而且子宫肌瘤治疗后周围组织血流明显减少(P<0.05);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三种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100%、77.8%.结论:BBT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子宫良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罗向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针刺治疗呃逆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接诊治疗呃逆患者若干例,以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本篇文章主要从定义、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症施治等方面论述.

    作者:浦同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尿道下裂矫治术19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矫治术的护理经验,预防手术并发症.方法:分析19例尿道下裂矫治术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19例中,一次性治愈15例,2例尿漏及2例术后尿道狭窄均经留置尿管、尿扩等处理后好转.结论:提出护理对手术矫治成功是关键性的.

    作者:黄素丹;陈雅珍;陈从其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开放复位治疗老年移位性巴尔通骨折

    巴尔通骨折是临床上的一种少见损伤,移位严重的更少见.自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起,我院采用斜T形钢板,Henry入路开放复位治疗掌侧严重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共8例,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永胜;胡雪;江国忠;高祖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红藤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分急性与慢性两类.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患者体质差、病情迁延所致,其主要症状为下腹及腰部酸痛,常伴有月经不调和白带增多.盆腔炎的发病较前几年有明显增加,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引起盆腔粘连,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还可导致不孕及增加宫外孕的危险[1].西医对该病多采用抗生索治疗,但单一疗法效果较差,宜采用综合治疗为宜[2].我院2004年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静滴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33例哮喘持续状态治疗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33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男15例,女18例,年龄28岁~61岁,平均47岁,均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1].

    作者:王卉;陈素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艾灸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30例

    目的:观察艾灸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肩部疼痛患者30例,作艾灸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疗效分析评定.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疼痛情况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艾灸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疗效好.

    作者:刘治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脑出血疾病的护理

    脑出血病人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探视和不必要搬动,为减轻脑局部血流的压力,将床头抬高15-20度角,头部置放冰袋和冷水袋,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细胞需氧量.脑出血病人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流畅,室内温度在18°-20℃.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应用翻身、扣背、吸痰等方法,预防吸人性脑炎.控制体温37°-38℃,高热时需要做好降温护理(物理降温),并吸氧,应用饮水,使其随汗腺散热.

    作者:李艳敏;徐占玲;姜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选择79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给予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随访2月至1年不等,优27例,良33例,有效12例,差7例.优良率为75.95%,有效率为91.14%.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确切,不失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好方法.

    作者:刘一奇;杜建明;田小武;陈剑峰;戴训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朝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朝医学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将朝医体质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为调整和改善太少阴阳人体质提供有力的科学论证.

    作者:朴仁范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紫苏和鸭跖草抗菌活性的研究

    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紫苏、白苏和鸭跖草的茎和叶,得到24个提取物,然后用滤纸扩散法测定这些提取物对枯草芽胞杆菌等8种菌株的抗菌活性,发现紫苏、白苏的抗菌活性比鸭跖草强,紫苏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白苏茎石油醚提取物对所测试的菌株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紫苏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圈直径范围在7.0~11.0mm,白苏茎石油醚提取物抑菌圈直径范围在8.3~14.3mm,是该植物的抗菌活性部位,其抗菌范围广.

    作者:陆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HPLC法测定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henomenx HyperClone柱(C18,4.6mm×250mm,5μm)为分离柱,以甲醇-水-磷酸(46:54:0.2)为流动相,315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室温.结果:黄芩苷在10.0~100.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60%(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莫海涛;刘元;宋志钊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