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淞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综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6月-2008年3月共收治的溃疡急性穿孔32例治疗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无出血、幽门梗阻、再次穿孔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加上术后应用抗溃疡药物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愈率,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武绍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为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期扩张器埋置术,二期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98例儿童,92.47%均能达到治疗效果,7.53%因并发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儿童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但应注重适应症的选择、注水方式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芸;王燕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8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不论是腔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还是体外震波碎石(ESWL),前后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以明确结石部位、大小、形态、数量、易碎性、肾积水情况以及了解碎石(取石)后尿路梗阻解除情况,肾积水恢复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结论:超声在泌尿系结石的诊疗方面是一种安全、无创、无辐射、经济实用、简便,且可反复多次应用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沈冬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卵巢癌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干预性腹腔液病理检查和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2001年3月至2009年6月,针对妇女病普查中的卵巢癌高危人群开展了腹腔液沉渣涂片的细胞学检查.结果:1795例腹腔液标本中,癌3例,可疑5例,经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卵巢癌,2例Ⅰc期,1例Ⅱa期;可疑的5例中的4例行腹腔镜检查,3例仍为可疑,1例1年后确诊为Ⅰc期.结论:干预性腹腔液病理检查大大增加了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盛昱;陈进东;姜丽;张治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会阴侧切是产科助产常用的一种辅助分娩方法,适应症较多[1].会阴侧切在会阴过紧,胎儿过大,早产时缩短第二产程,难产处理,减少会阴裂伤,降低母婴病理情况出现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会阴侧切缝合有多种方法,所用缝合材料也是多种多样,产后20-40d 常见有会阴侧切缝合后的缝线反应.我院从2007年3月-2008年3月开始应用4号或7号丝线对会阴侧切口行全层间断缝合术,并与传统缝合方法[2]对比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潘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探讨朝医学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将朝医体质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为调整和改善太少阴阳人体质提供有力的科学论证.
作者:朴仁范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C21甾体苷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萝藦科各属植物因富含各种C21甾体苷类成分而倍受重视,现已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大量结构不同的C21甾体苷.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年来萝藦科几个属植物C21甾体苷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
作者:陶雪芬;徐佳丽;张如松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近年来,我们分别运用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肌梗塞(AMI)175例,观察其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及30天死亡率的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留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及思密达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及思密达,对照组服用黄连素和庆大霉素,疗程均为3天,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大便改变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性显著(P<0.05).讨论: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及思密达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用药简单经济,副反应少.
作者:陈世雄;周丽;黄治华;程少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红细胞等5项指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例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5项指数进行伤后1-21天动态观察.结果:不同时期,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变化不同.结论:通过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对烧伤早期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后期纠正贫血等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煤矿业、工业等得到空前发展,严重交通事故等突发事故不断增多,常常造成严重多发外伤,或伴有多脏器及肢体损伤.病情复杂,伤情重,变化快,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是现代创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我院自2002年以来抢救严重创伤28例,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秀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川楝子水提物对血清和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OP)活性的影响.方法:按照参考文献制备两种川楝子供试液(水提物),各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的川楝子水提物,共给药10次.末次给药后,取血和肝组织(制成1%匀浆液),用赖氏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的GOT、GPT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种川楝子供试液的大剂量组均明显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GOT活性,但对GPT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川楝子可能是GOT的抑制剂,具有引起乳酸中毒的危害性.
作者:白梅荣;田梅;高玉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按照罗马Ⅲ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次,3次/日;联合四神片,1.2g/次,2次/日.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次,3次/日.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治疗组对缓解腹痛、腹胀、粘液便以及改善大便的性状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中西药(匹维溴铵片和四神片)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王晶晶;覃红英;宋晓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丹蒌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丹蒌片1.5g日3次口服.应用1个月.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与对照组68.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ST段下移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蒌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柴晶艳;王昕;包春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活血化瘀是祖国医学中的主要治疗法则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着现实的贡献.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方之一),自创新方33首,大部分是活血化瘀法.(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经逐瘀汤,身痛逐瘀汤,会厌逐瘀汤.以及痛窍活血汤).清末唐容川所著之<血证论>是发挥了王氏学说和方药,他主张治疗血证应注意化瘀生新之法,及几个逐瘀汤的选用,我在前人的启示下,运用血府逐瘀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但是南于时间短,仅限个人知识,不能概括全面,尚待同道去发挥整理,对这方的宝贵经验介绍出来,使逐瘀汤在临床运用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发挥.
作者:魏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紫苏、白苏和鸭跖草的茎和叶,得到24个提取物,然后用滤纸扩散法测定这些提取物对枯草芽胞杆菌等8种菌株的抗菌活性,发现紫苏、白苏的抗菌活性比鸭跖草强,紫苏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白苏茎石油醚提取物对所测试的菌株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紫苏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圈直径范围在7.0~11.0mm,白苏茎石油醚提取物抑菌圈直径范围在8.3~14.3mm,是该植物的抗菌活性部位,其抗菌范围广.
作者:陆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乙肝病毒(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7例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予以3HREV/6HR治疗,对照组47例予以3HRZE/6HR治疗.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几率24.0%,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几率4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抗结核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93.6%,抗结核化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疗效好,肝毒性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小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依据临床相关研究资料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优缺点.方法: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资料作综合论述.结论:在非手术疗法中,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应用广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后的研究要严格科研设计,统一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疗效标准,随机盲法试验,加强研究的深度,总结出公认的佳治疗方法或方法组合,大限度地发挥针灸治疗该病的优势.
作者:胡芳;毛宗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士工作满意度低水平状况将对护理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护士长作为基层的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和策略,护士长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能有效地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许秋月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巴尔通骨折是临床上的一种少见损伤,移位严重的更少见.自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起,我院采用斜T形钢板,Henry入路开放复位治疗掌侧严重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共8例,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永胜;胡雪;江国忠;高祖富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