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尼尔;春亮;哈斯巴根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社会第一资源,国民第一素质.21世纪以人为本,人则是以健康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范意识不断增强,促使民众对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使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了健康者的预防保健.提供人性化工作环境,关爱生命,营造温馨、舒适、安全、舒心的就医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项目,满足顾客的健康服务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唐宏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提高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与体会,分析有效的<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结果与结论: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模拟实践软件,根据课程内容与性质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提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作者:于芳;张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18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53例采用四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5例采用三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俩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普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与三孔法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区域暴露好、视野清晰,手术并发症少,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三孔法(P均<0.05).结论:四孔法LC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时间短,Co2吸收少,减少CO2引起的负作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
作者:王卫书;张坤;刘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妇科2006年402例腹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妇科腹腔镜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3%,其中眼部并发症10例,肌肉震颤3例,脐下皮下出血3例,特发性腹水2例,会阴水肿1例.结论: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体质、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等相关,但仍有一砦并发症尚无明显的诱因.
作者:张国杰;金珍;金延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煤矿业、工业等得到空前发展,严重交通事故等突发事故不断增多,常常造成严重多发外伤,或伴有多脏器及肢体损伤.病情复杂,伤情重,变化快,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是现代创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我院自2002年以来抢救严重创伤28例,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秀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等范畴,2005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该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醒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较高,早期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2006年10月~2009年4月我科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经积极外科治疗、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同时,使用硝普钠控制血压等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用药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胜莲;肖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药鉴定(此处特指通过眼观,上尝、鼻嗅、手提、水试、火试)来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保证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我们药师在临床用药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黄文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骨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或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为主.多见于老年病人.笔者于2007-2008年间共收治32例骨关节炎病人,采用自拟骨痹汤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护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院对临床中六类重点病人进行上报管理,通过对六类病人早期干预、早期管理的工作方式,减少了医疗缺陷和医疗意外的发生,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展,提高了多科协作能力,提升了患方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切实提高患者安全,从而提高了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解洁;李杰;张铁翼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 方法使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30ml3,一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表明:4天、7天、14天,好转分别为25例、34例、50例;无效分别为23例、14例、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88.2%和92.2%. 结论本组115例患者,疗效明显,且使用后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可以认为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卢建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配伍引起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用光阻法测定微粒数.结果配伍使微粒大大增加.
作者:孙玲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henomenx HyperClone柱(C18,4.6mm×250mm,5μm)为分离柱,以甲醇-水-磷酸(46:54:0.2)为流动相,315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室温.结果:黄芩苷在10.0~100.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60%(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莫海涛;刘元;宋志钊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临床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其中男68例,女4例,年龄小17岁,大49岁;发病部位:L4-5 42例,L5S127例,L3-4 3例;病变程度:膨出38例,突出31例,脱出3例;病程:短40天,长2年.均经过其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者.
作者:周邦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33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男15例,女18例,年龄28岁~61岁,平均47岁,均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1].
作者:王卉;陈素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附件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慢性附件炎性包块病人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加减煎剂保留灌肠治疗组(n=77)和静脉滴注抗生素对照组(n=50)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有效为92.2%,对照组有效率为42.0%;治疗组月经失调、痛经、腰痛及下腹疼痛等伴随症状的治愈率分别为85%、86.6%、92.2%,对照组分别为69.2%、57.1%、42.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凌桂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红细胞等5项指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例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5项指数进行伤后1-21天动态观察.结果:不同时期,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变化不同.结论:通过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对烧伤早期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后期纠正贫血等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营养物质摄入量增加,由此引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发现糖尿病患者增多,餐后血糖(postchallenge plasma glucose, PPG)水平虽能反映其疗效与预后,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完全正常者,PPG水平对血脂代谢影响很少有报道.本文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淑娟;陈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常见多发病.若有机会早期手术根治,其5年生存率在90%左右.大多中晚期病人采用积极扩大根治手术,配合术后放化疗,亦能提高疗效.然而,仍有不少中晚期患者由于诸多原因,至发现时常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预后不佳.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此类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中应用中药抗癌剂康赛迪胶囊为主,佐以自拟扶正消癥汤中药方剂,治疗1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黑秀明;黄志华;高立超;李新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四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快速尿素酶和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商品名:安斯菲)治疗组和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对照组.治疗组:雷贝拉唑20mg+枸缘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区75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两次,连续1周.再服雷贝拉唑20mg,3周.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枸缘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区75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两次,连续1周.再服奥美拉唑20mg,3周.并于停药1个月后复查胃镜并进行Hp14碳-呼气试验(14C-UBT)检查,观察Hp感染是否治愈及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雷贝拉唑治疗组Hp根除率(96.9%)明显高于奥美拉唑对照组(89.4%),(P<0.05),两组溃疡愈合率治疗组93.9%,对照组90.9%,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一周四联疗法是根除Hp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饶官华;邹尤宝;韦树理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