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醒民
近年来,我们分别运用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肌梗塞(AMI)175例,观察其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及30天死亡率的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留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汇总,100例采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口腔颌面部海绵血管瘤病人,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瘤体完全消失,皮肤正常,无功能障碍.结论: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血管瘤,注意局部护理,防止破溃感染,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周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的MSCT表现,提高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西门子64层全身CT机,回顾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人的MSCT表现.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MSCT表现有:鼓室、鼓窦、乳突内软组织密度影,听骨移位和破坏;盾板骨及鼓室外侧破坏、乙状窦壁、鼓室盖、半规管和面神经管等的破坏;乳突硬化和骨质破坏.结论:MSCT能很好地显示颞骨细微解剖结构,对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和指导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李林霞;周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病中一个常见的症候,在许多急慢性病中有咳嗽的症状出现,儿科临床以外感咳嗽风热型为多见,治疗不当,往往迁延难愈,并发他病,对小儿的健康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自拟加味桑菊饮治疗外感风热咳嗽患儿6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少洁;鞠鲤亦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马鞭草的镇痛作用.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马鞭草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可明显延长热板引起小鼠疼痛反应的痈阈值.结论:马鞭草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王振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紫苏、白苏和鸭跖草的茎和叶,得到24个提取物,然后用滤纸扩散法测定这些提取物对枯草芽胞杆菌等8种菌株的抗菌活性,发现紫苏、白苏的抗菌活性比鸭跖草强,紫苏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白苏茎石油醚提取物对所测试的菌株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紫苏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圈直径范围在7.0~11.0mm,白苏茎石油醚提取物抑菌圈直径范围在8.3~14.3mm,是该植物的抗菌活性部位,其抗菌范围广.
作者:陆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提高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与体会,分析有效的<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结果与结论: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模拟实践软件,根据课程内容与性质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提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作者:于芳;张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临床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其中男68例,女4例,年龄小17岁,大49岁;发病部位:L4-5 42例,L5S127例,L3-4 3例;病变程度:膨出38例,突出31例,脱出3例;病程:短40天,长2年.均经过其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者.
作者:周邦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王氏中医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采用王氏中医综合疗法对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65例患者中治愈50例,占76.9%;好转12例,占18.5%;未愈3例,占4.6%.即总有效率为95.4%.结论:王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很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应用.
作者:吴礼茶;盛铁林;王安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剖宫产术是解决许多病理产科,特别是处理梗阻性或功能性难产的终及有效的手段.近年由于抗感染、输血、麻醉方法的进展,外科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因素剖官产指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剖宫产率明显增加,据统计我院2000年-2008年剖宫产率为75%左右,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病发症也相应增加,其中术后晚期子宫切口裂开较常见.常可导致大出血而危及产后性生命,这时因产妇多已出院,尤其农村患者距离医疗单位较远交通不便,就医不及时,危险性更大,现就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切口裂开的防治讨论如下:
作者:刘艳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初潮后2a~3a的青年未婚或已婚未生育的妇女,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和痛苦.我们自2003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经.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英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活血化瘀是祖国医学中的主要治疗法则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着现实的贡献.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方之一),自创新方33首,大部分是活血化瘀法.(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经逐瘀汤,身痛逐瘀汤,会厌逐瘀汤.以及痛窍活血汤).清末唐容川所著之<血证论>是发挥了王氏学说和方药,他主张治疗血证应注意化瘀生新之法,及几个逐瘀汤的选用,我在前人的启示下,运用血府逐瘀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但是南于时间短,仅限个人知识,不能概括全面,尚待同道去发挥整理,对这方的宝贵经验介绍出来,使逐瘀汤在临床运用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发挥.
作者:魏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药饮片小包装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中药包装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调剂形式,极大程度方便了患者服用,促进了传统中医药的发展.随着中药饮片使用范围的推广,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特别是饮片质量的控制及规范.
作者:马玉花;龚继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在治疗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1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63例Child2Pugh A、B级肝硬化行LC治疗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顺利完成LC,其中2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1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而中转开腹.所有患者术后无胆道损伤、术后再出血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出现腹水3例,穿刺孔出血1例.随访2~18个月,症状消失,无复发及残留.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手术技巧,肝硬化病人行LC是安全的,对于肝功能A、B级须切除胆囊者应首选LC.
作者:徐明高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1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二部分骨折61例,三部分骨折59例)均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优良率为90.76%;且二部分骨折优良率明显高于三部分骨折.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理想,尤其对二部分骨折,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艾灸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肩部疼痛患者30例,作艾灸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疗效分析评定.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疼痛情况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艾灸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疗效好.
作者:刘治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较高,早期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2006年10月~2009年4月我科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经积极外科治疗、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同时,使用硝普钠控制血压等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用药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胜莲;肖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绝经妇女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微克,0.5-2小时,常规取出宫内节育器,结果300例均取器成功,顺利取器286例占95.3%,困难取器14例占4.66%.结果:应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具有安全,简便,无毒副作用,成功率高,痛苦少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春泓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使用FUJINON公司生产的电子肠镜EC-450WM5,对2003年1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常规肠镜检查患者(共3100例),发现病变后进行粘膜染色,同时行粘膜切除术(EMR)或分块粘膜剥离术(EPMR)切除治疗.结果检出LST患者24例,检出率0.77%.全部病例行EMR或EPMR治疗,未发生任何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大肠LST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LST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治疗上采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春靖;刘永红;傅春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结果:从中鉴定出2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89.1%,主要成分是酯、脂肪酸和烷烃.结论:预示美洲大蠊油脂具有一定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
作者:罗建蓉;肖怀;董光平;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