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高
目的:观察川楝子水提物对血清和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OP)活性的影响.方法:按照参考文献制备两种川楝子供试液(水提物),各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的川楝子水提物,共给药10次.末次给药后,取血和肝组织(制成1%匀浆液),用赖氏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的GOT、GPT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种川楝子供试液的大剂量组均明显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GOT活性,但对GPT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川楝子可能是GOT的抑制剂,具有引起乳酸中毒的危害性.
作者:白梅荣;田梅;高玉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18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53例采用四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5例采用三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俩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普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与三孔法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区域暴露好、视野清晰,手术并发症少,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三孔法(P均<0.05).结论:四孔法LC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时间短,Co2吸收少,减少CO2引起的负作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
作者:王卫书;张坤;刘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三七原人参二醇型总皂苷直接用琼斯试剂氧化,得到四个人参二醇衍生物.
作者:邵曰凤;赵庆;邹澄;李良群;张荣平;胡建林;胡炜彦;赵琪钟;ZHAO Qi-zhong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便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他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而在安置起搏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如何保证病人术后安全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健康需求,已成为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非常重要的课题.
作者:许永华;杨秀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henomenx HyperClone柱(C18,4.6mm×250mm,5μm)为分离柱,以甲醇-水-磷酸(46:54:0.2)为流动相,315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室温.结果:黄芩苷在10.0~100.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60%(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莫海涛;刘元;宋志钊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我院采用静脉麻醉无痛人流术,将生理痛苦降到低的同时,了解人流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受术者的心理卫生工作,避免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去关爱受术者,缓解其焦虑、恐惧的心理,使受术者轻松、无负担的接受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并尽快术后恢复.结果:受术者在无痛状态下度过人流过程,术后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强静脉麻醉无痛人流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更好的缓解受术者异常心理反映,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王颖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探讨朝医学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将朝医体质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为调整和改善太少阴阳人体质提供有力的科学论证.
作者:朴仁范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妙春宝牌靓媛酒雌激素样药效学作用.方法:用摘除雌性小鼠单侧卵巢方法造成小鼠性功能低下模型,采用交配能力实验测定模型小鼠交配能力;观察其子宫湿重,计算脏器系数;采用MEIA法(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模型小鼠血清中雌二醇(E2)含量,观察妙春宝牌靓媛酒的雌激素样药效学作用.结果:妙春宝牌靓媛酒能明显提高摘除卵巢雌性小鼠的交配能力,增加其子宫湿重并提高血清中E2水平.结论:妙春宝牌靓媛酒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作者:梁威;刘元;李星宇;李友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红细胞等5项指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例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5项指数进行伤后1-21天动态观察.结果:不同时期,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变化不同.结论:通过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对烧伤早期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后期纠正贫血等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结果:从中鉴定出2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89.1%,主要成分是酯、脂肪酸和烷烃.结论:预示美洲大蠊油脂具有一定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
作者:罗建蓉;肖怀;董光平;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卵巢癌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干预性腹腔液病理检查和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2001年3月至2009年6月,针对妇女病普查中的卵巢癌高危人群开展了腹腔液沉渣涂片的细胞学检查.结果:1795例腹腔液标本中,癌3例,可疑5例,经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卵巢癌,2例Ⅰc期,1例Ⅱa期;可疑的5例中的4例行腹腔镜检查,3例仍为可疑,1例1年后确诊为Ⅰc期.结论:干预性腹腔液病理检查大大增加了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盛昱;陈进东;姜丽;张治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王氏中医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采用王氏中医综合疗法对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65例患者中治愈50例,占76.9%;好转12例,占18.5%;未愈3例,占4.6%.即总有效率为95.4%.结论:王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很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应用.
作者:吴礼茶;盛铁林;王安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本文对两例心电图的分析、讨论阐明了第三位相束支阻滞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复极不全引起,既复极期膜电位尚未恢复正常,当下一个特别是发生较早的激动到达有病变的束支时,该束支尚未处于病理的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因而束支传导发生阻滞或迟延,产生束支阻滞.复极不全的程度决定出现束支阻滞所需的临界心率.当复极不全较为严重进,心率仅稍有增加,既可产生束支阻滞.
作者:温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阿西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价值.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阿西洛韦片口服200mg,每日4次;聚肌胞2mg肌内注射,隔日一次;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患者,早期口服强的松10mg,每日3次,5-7天见效后逐渐减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敷中药:生地榆40g、冰片1g研细末和匀,香油调敷患处,每日3-5次.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69.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的止疱、止痛、结痂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外敷联合阿西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病程短,止痛效果好,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常玉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对29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住院12-44天,术后3-5天肛门排气后给予糖尿病流质饮食,术后6-10天给予糖尿病半流质饮食,术后10天左右给予糖尿病普食.术后继续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出院后停用且空腹血糖为4.5-9mmol/L.6例空腹血糖为11-13mmol/L,出院后继续口服降糖药.在此提出:对行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为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期扩张器埋置术,二期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98例儿童,92.47%均能达到治疗效果,7.53%因并发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儿童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但应注重适应症的选择、注水方式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芸;王燕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的MSCT表现,提高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西门子64层全身CT机,回顾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人的MSCT表现.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MSCT表现有:鼓室、鼓窦、乳突内软组织密度影,听骨移位和破坏;盾板骨及鼓室外侧破坏、乙状窦壁、鼓室盖、半规管和面神经管等的破坏;乳突硬化和骨质破坏.结论:MSCT能很好地显示颞骨细微解剖结构,对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和指导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李林霞;周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乙肝病毒(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7例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予以3HREV/6HR治疗,对照组47例予以3HRZE/6HR治疗.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几率24.0%,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几率4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抗结核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93.6%,抗结核化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疗效好,肝毒性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小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社会第一资源,国民第一素质.21世纪以人为本,人则是以健康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范意识不断增强,促使民众对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使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了健康者的预防保健.提供人性化工作环境,关爱生命,营造温馨、舒适、安全、舒心的就医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项目,满足顾客的健康服务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唐宏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妇科2006年402例腹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妇科腹腔镜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3%,其中眼部并发症10例,肌肉震颤3例,脐下皮下出血3例,特发性腹水2例,会阴水肿1例.结论: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体质、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等相关,但仍有一砦并发症尚无明显的诱因.
作者:张国杰;金珍;金延泽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