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30例的临床观察

何洪兵

关键词: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 阿司匹林,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变以及患者服药依从性、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特征均明显改善,依从性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的安全性随访比较发现,联合用药组随访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苗药配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观察苗药配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型)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用苗药配合人参五味子汤口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总有效率、显效率、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动脉血气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配合地方苗药能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动脉血气等,调节TNF-α的水平.

    作者:李昌彬;金英;王博;尤志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校大学生的中医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的大学生,调查了解大学生中医健康状况量表(TCM-HSS)得分、人口学和行为特征,用多重线性回归探索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801名学生,多因素结果发现TCM-HSS总分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运动、吸烟、饮水量和社团参与.结论: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健康管理时,应加强对女生,高年级学生,缺乏运动、吸烟、饮水量和社团参与较少学生的健康干预,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京萍;林雪芳;吴成林;陈新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氧疗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道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脱机后给予氧疗机支持治疗对气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险组采用新西兰费雪派克医疗保健公司生产的氧疗机进行气道湿化给氧;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给氧.结果:实验组患者气道内环境指标、呼吸频率、痰液黏稠度、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氧疗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道内环境的湿化和维持作用较传统人工鼻要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率.

    作者:魏迎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生理学实验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本教研室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教学形式、实验内容、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实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史琴;彭芳;陈天琪;王嫣;纪刚;赵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脾温胃胶囊的薄层色谱研究

    目的:建立健脾温胃胶囊质量标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TLC法对健脾温胃胶囊中的党参、白术、茯苓、延胡索、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党参、白术、茯苓、延胡索、丹参的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限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健脾温胃胶囊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冯果;张石宇;宦翠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止泪补肝汤加减治疗冷泪症1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止泪补肝汤治疗冷泪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61人312只(例)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6只(例)眼.治疗组采用口服止泪补肝汤;对照组采用定期泪道冲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流泪次数、频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3%.结论:止泪补肝汤治疗冷泪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彩霞;陈兹满;梁凤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实验教学体会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一门研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性能及应用的学科,融合了药剂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等多学科内容,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的特点.是药学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但一直未开设实验课.实验课的开设能为学生更好地认识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应用,熟悉和掌握高分子材料是如何解决药剂学生产工艺等实际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扩展知识面,丰富理论教学是有积极影响的.

    作者:徐剑;刘文;张永萍;宋信莉;危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本科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2例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服用本科自拟补肾活血方)及对照组(服用包醛氧淀粉),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S)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优于西药组.

    作者:谢恂;詹继红;毕莲;郭银雪;黄宁川;张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时焦虑情绪的影响

    分娩过程是妇女生命历程中为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生命体验,也是妇女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和必要的激素应激源,产生的这种应激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应激,更重要的是对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应激.由于分娩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加之近几年非自然分娩越来越多,导致很大一部分妇女对于自然分娩的信心不足,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一系列应激反应.[1]

    作者:高秀英;张瑞芳;李宏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MHD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MHD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治疗,试验组采用心理干预+逍遥解郁膏治疗,参照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评分,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心理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疗效相比,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MHD患者的抑郁障碍.

    作者:谢娟;李正胜;卢晶晶;谭学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点穴松筋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急性疼痛57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经验手法对腰椎骨质增生症急性疼痛的疗效,探讨该病的佳治疗方法.方法:113例符合诊断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用组合新方法,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每周三次,一周后评定疗效.并根据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治疗三次后,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63%)显著高于对照组(43%),(P<0.05).结论:该新方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急性疼痛,既能缓解疼痛,又能提高活动幅度,有助于尽快恢复患者自理能力.

    作者:彭利群;彭联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辅助疗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症状及神经传导功能改善的临床报道

    目的:研究高压氧辅助疗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症状及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门诊登记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25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从疗效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来看,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福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垂体发育异常矮小症患儿生长激素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垂体、颅脑发育异常矮小症患儿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1月至2013年04月在本院小儿内分泌科门诊确诊为垂体异常导致GH缺乏症的矮小症患儿49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使用rh-GH及未使用rh-GH治疗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为33名,女性为16名.其中使用rh-GH治疗患儿男性16名为A组,未治疗17名为B组;使用rh-GH治疗患儿女性8名为C组,未治疗8名为D组.分别监测患儿身高标准分值(HtSDS)、年龄与骨龄比值(CA/BA)、3个月生长速率(△h).结果:四组HtSDS、CA/BA的P值>0.05,无显著差异.其中A、C组患儿为应用rh-GH治疗组的P值<0.05,有显著差异,治疗有效.结论:采用国产rh-GH替代治疗,有显著促身高增长作用.建议垂体发育不良患儿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终的身高.

    作者:杨莹;靳蓉;张景荣;刘毓;高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与探讨人文关怀主动服务模式对癌症化疗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癌症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给予人文关怀主动服务模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主动服务模式对于癌症化疗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艳;王晓京;李红霞;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中心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20例的临床体会

    早在1952年,PaulZoll首先在两例心室停搏病人中,通过两个电极连接埋在胸壁皮下[1]的穿刺针,用脉冲电流成功地进行了临时心脏起搏,此后拉开了对心脏临时起搏研究和实践的序幕.现在,临时起搏器因其操作方便、快速、安全而得到广泛应用,为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各类手术提供了一道安全保障措施[2].本文总结了我科行20例临时起搏器植入的体会和经验.

    作者:朱张国;刘廷筑;周文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固本舒喘颗粒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固本舒喘颗粒对实验小鼠的急性毒性,初步探索其毒性靶器官.方法:以大剂量药液灌胃,24h内给药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详细记录小鼠体重、基本状态、活动、饮食、大便、小便、毛色、分泌物及死亡等情况.结果:所有动物无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固本舒喘颗粒大试验药物剂量为206.4g·kg-1,为成人患者拟用量的206.4倍.结论:固本舒喘颗粒对实验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

    作者:王文佳;石玉城;欧江琴;张国伦;冯果;田维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方远枣宁神薄膜包衣片中有效成分丹皮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远枣宁神薄膜包衣片中有效成分丹皮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学,拟对该品种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丹皮酚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于波长为274 nm处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丹皮酚在0.05936 μg~0.2968 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RSD%=0.6%(n=9),符合要求,所得数据准确性较高.结论:通过对丹皮酚多个环节的考察,建立了复方远枣宁神薄膜包衣片中有效成分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准确性好,对丹皮酚的提取率较高.

    作者:杜洪志;骆莉莉;农亨;何席呈;董立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假性血管瘤致远端湿性坏疽27例临床护理报告

    对我院收治的27例假性血管瘤致远端湿性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因注射吸毒造成10例,医源性3例,创伤假性4例,车祸、创伤致动脉壁全层破裂出血形成者10例.我们对假性动脉血管瘤进行手术治疗,并采取专业护理,如对患者伤口采用胰岛素湿敷配合PPD灯照射、消炎杀菌、祛腐生肌、心理护理等,结果患者住院治疗20~30天,均治愈出院.

    作者:宋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苗医验方“四大血”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大血”不同剂量提取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注射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四大血”提取物,测定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四大血”的水提醇沉液的高(4g/kg)、中(2g/kg)、低(1g/kg)剂量组在切变率为1/s、5/s、50/s时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其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而对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无明显影响.结论:“四大血”能够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具有一定活血化瘀作用.

    作者:田振华;黄国华伶;张翔云;张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电针介入时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在不同介入时间点对大鼠脑缺血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电针在对脑缺血治疗中的佳介入时间窗.方法:采用SD大鼠不开颅可逆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分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电钎组(按缺血后开始电针治疗的时间分6h、24h、72h、7d四个电针亚组).治疗至第14d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NSS)并检测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数.结果:电针能够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细胞凋亡数量,总体以6h电针亚组差异为显著(P<0.05),24h电针亚组次之.结论:电针治疗可能是通过对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以降低细胞凋亡数量,从而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在脑缺血不同时期开展电针治疗均有一定疗效,急性期开展治疗效果尤佳.

    作者:寇云芳;蔡恩丽;张祎;武煜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