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梅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经验手法对腰椎骨质增生症急性疼痛的疗效,探讨该病的佳治疗方法.方法:113例符合诊断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用组合新方法,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每周三次,一周后评定疗效.并根据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治疗三次后,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63%)显著高于对照组(43%),(P<0.05).结论:该新方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急性疼痛,既能缓解疼痛,又能提高活动幅度,有助于尽快恢复患者自理能力.
作者:彭利群;彭联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以来进行的3763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感染的52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潜在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年龄、切口类型、是否有糖尿病、手术类型及部位、手术的时间、手术地点、是否是接台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术前是否给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众多,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注意对这些因素加以预防,尽量避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松涛;段泽敏;方庆山;韩宇;陈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泻心汤对表皮葡萄球菌所致兔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新西兰大白兔胫骨中段表皮葡萄球菌慢性骨髓炎感染模型,随机分成A、B、C三组各20只并分别给药,A组给予泻心汤煎剂10ml灌胃,每日两次;B组给予无菌泻心汤2ml局部注射,每日两次,C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灌胃,每日两次.观察给药后2W、4W、8W各组大白兔白细胞(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X线检测及HE染色等不同时相点的数据,比较泻心汤治疗兔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抗感染效果.结果:A组、B组与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泻心汤对表皮葡萄球菌所致兔胫骨慢性骨髓炎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作者:敬戈;杨彦君;熊屹;程志刚;余莉君;彭长英;吕英;唐良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对家兔不完全梗阻所致不稳定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行不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造模,造模成功后,给予芍药甘草汤灌胃,对比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尿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芍药甘草汤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大膀胱容量无明显差异(P>0.05),膀胱大逼尿肌压力和膀胱大顺应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能够降低家兔不完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的膀胱大逼尿肌压,同时能够改善膀胱顺应性,而大膀胱容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常青;孟永会;刘红勤;廖倩;何金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MHD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MHD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治疗,试验组采用心理干预+逍遥解郁膏治疗,参照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评分,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心理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疗效相比,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MHD患者的抑郁障碍.
作者:谢娟;李正胜;卢晶晶;谭学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娩过程是妇女生命历程中为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生命体验,也是妇女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和必要的激素应激源,产生的这种应激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应激,更重要的是对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应激.由于分娩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加之近几年非自然分娩越来越多,导致很大一部分妇女对于自然分娩的信心不足,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一系列应激反应.[1]
作者:高秀英;张瑞芳;李宏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为保障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加强国手术期护理管理,探讨创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00例ASA Ⅰ或Ⅱ级、全麻下拟行耳鼻咽喉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组(A组)和单纯护理模式组(B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对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治疗.结果:与B组相比,A组意外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A组意外事件处理及时率和并发症好转率提高(P<0.05).结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麻醉后恢复室管理是可行的.
作者:龙晓宏;徐迎阳;尚宇;高光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常规内科治疗加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3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是否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照组12例,为常规内科治疗.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中死亡7例,好转2例,治愈3例,有效率为41.7%;治疗组20例患者中死亡7例,好转5例,治愈8例,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可有效清除毒素,减轻组织损害,降低病死率.
作者:吕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3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体会,37例中除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赵丽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复方肿节风舍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平皿计数法对复方肿节风合剂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进行加样回收率试验;采用控制菌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应检查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果:通过5种阳性菌的回收实验,复方肿节风合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测定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可检出试验菌,阴性菌对照组均无生长.结论:本文介绍方法可作为复方肿节风合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依据.
作者:梁晨;梁会;朴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293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心理及社会支持,总结KOA患者有效、可行的整体护理模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93例KOA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93例中有60.41%的KO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中国正常人常模比较,各临床症状均值均大于常模(P<0.05).社会支持与SCL-90各因子均呈负相关.结论:KOA患者存在一定影响心身健康的危险因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于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丽娜;王延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I3 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过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总Akt、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乳酸脱氩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含量均显著增高,而心肌组织中总Akt及p-Akt的表达则明星减少;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后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心肌组织中总Akt及p-Akt的表达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在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旭;封承会;舒义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止泪补肝汤治疗冷泪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61人312只(例)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6只(例)眼.治疗组采用口服止泪补肝汤;对照组采用定期泪道冲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流泪次数、频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3%.结论:止泪补肝汤治疗冷泪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彩霞;陈兹满;梁凤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优选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在吸水率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中黄芪甲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黄芪甲苷的进样量在1.02~5.11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0%,RSD=2.7%;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2次,第一次需多加入1.5倍水,每次1h.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朱裕林;彭祥雪;习彬彬;陈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的增效和减毒作用.方法:64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至少化疗2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客观反应率分别为为34.4%、21.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4.4%、75.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白细胞减低及疲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能明显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冬;李馨;姜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筛选青风藤等39味苗药对醛糖还原酶(AR)的抑制强度,为探索其疗效机制和寻找天然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奠定一定基础.方法:从牛晶状体中分离纯化AR,常规方法制备青风藤等39味苗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个提取部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药物不同提取部位对AR的抑制作用.结果:本实验筛选的39味苗药中,有17味药物一定提取部位具有不同程度的AR抑制作用.结论:青风藤等苗药提取部位中含有AR抑制成分,这可能是其临床单独或配伍治疗糖尿病及其后遗症的重要机制.
作者:潘定举;岳文鹏;张智伟;李燕;代芳;田维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名老中医董湘玉精通医理,博学诸家思想,精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善于运用经方,本文举董师小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分析辨证之要,学习董师经方辨证之法.
作者:姜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人文关怀主动服务模式对癌症化疗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癌症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给予人文关怀主动服务模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主动服务模式对于癌症化疗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艳;王晓京;李红霞;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苗药配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型)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用苗药配合人参五味子汤口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总有效率、显效率、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动脉血气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配合地方苗药能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动脉血气等,调节TNF-α的水平.
作者:李昌彬;金英;王博;尤志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CT表现,探讨与N分期相关的影像学规律.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盆腔CT检查,确诊为直肠癌的病例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2例.对切除标本进行淋巴结切片检查,以病理学诊断转移淋巴结阳性数为标准,按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N分期定义分为pN0、pN1、pN2组.对所有病人图像进行复阅,观察盆腔淋巴结数目、大小.结果:所有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在CT均有淋巴结显示,pN0、pN1及pN2组CT检出的大淋巴结径线随转移程度进展逐渐增大,分别为(4.28±2.68)mm、(7.56±2.24)mm和(10.49±2.3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P <0.01);pN0、pN1及pN2组CT检出淋巴结数目随转移程度进展逐渐增多,平均数目分别为(3.15±2.68)枚、(5.44±3.19)枚、(8.72±3.25)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淋巴结有无转移及转移程度不仅与淋巴结大小有关,还与通过CT检出的淋巴结数目有关.对淋巴结大小、数量的综合分析对CT直肠癌N分期的准确性有很高的借鉴.
作者:邓玉瑛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