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问题探讨

李爱红

关键词:老年, 心血管病, 拔牙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近几年来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病例较过去明显增加,以往这类患者常被列为拔牙禁忌,患牙症状反复发作,患者极为痛苦且影响咀嚼或托牙修复,笔者有选择性地为老年性18例患者在心电监测及内科医师协助下做了拔牙及相关处理,顺利地完成了拔牙术.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药源性胆汁瘀积性黄疸治验

    胆汁瘀积性黄疸,是临床上用西医方法处理颇感棘手的一个病症.笔者曾收治一例,以茵陈蒿汤加味为主,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治疗症状消失,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取得较好疗效,近五年随访来见复发.现报道如下刘某某,女,43岁,水城县某职业中学教师,2003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伴全身皮肤瘙痒进行性加重,饮食、睡眠差,无腹痛、恶心、呕吐、发热.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1例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予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联合运用疗效.方法:对3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予垂体后叶素2.75mu/(kg.min),持续滴入72h,予硝酸甘油10~40ìg/min,持续滴入72h后,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3.5%.结论: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联合运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止血作用显著.

    作者:卢利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紫草油联合毫米波照射治疗褥疮的观察和护理

    褥疮常发生在危重病人,特别是长期卧床的病人,均由于护理不当而发生.严重者可以形成大面积溃烂,造成生命危险.严重的褥疮溃烂,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困难.2004年7月~2007年9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紫草油联合毫米波照射治疗30例老年褥疮患者,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罗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风湿康镇痛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风湿康的镇痛抗炎作用,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理学基础.方法:镇痛实验用扭体实验,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及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结果:风湿康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以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能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急性期炎症.结论:风湿康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肖丹;吴启富;甘丽;佟丽;辛增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之管见

    本文追溯了中西医结合的源流,简要回顾了中西医发展的过程,指出了中西医学的异同点,尤其是探索了中西医学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要中西医结合,什么是中西医结合,简短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况.后从临床的角度举例说明了一些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作者:吴辉;户菲菲;吴家顺;张介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西药赛庚啶片及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治疗组55例,除口服与对照组相同的西药外,加服中药,并采用中药外用薰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33.3%,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为49.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情况: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15例,对照组复发31例.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不论近、远期疗效,均较单纯采用西药疗效好.

    作者:柯娟;万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刺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36例

    肩峰下滑囊炎是由于肩峰与肩喙韧带反复挤压、摩擦肩峰下滑囊而产生的外伤性炎症.临床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限性压痛为其主要症状.2006年1月~2007年11月,笔者采用针刺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3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和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蚤休对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检测中药蚤休对临床分离的沙眼衣原体(CT)菌株的直接抗菌作用,探索该药局部给药治疗泌尿生殖道CT感染的机制.方法:采用McCoy单层细胞体外培养临床分离的CT菌株,观察不同浓度蚤休水煎剂的抗菌作用.结果:对不同患者来源的菌株样本,该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减少甚至消除细胞包涵体的作用.结论:蚤休局部抗CT感染与该药的直接抗菌作用有关.

    作者:王乾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升降气机法在杂病中的应用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升降气机法辨证治疗各种杂病,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列举数案,以供同道参考1渴饮,腹满刘某,女,52岁,农民.因感冒,喉痒咳嗽,于当地医院诊为支气管炎,用抗菌消炎药治疗二十多天,咳嗽好转,但却出现口干渴饮,食欲不振,腹部不适.医者改用中药,观其方均为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之品,治疗近三个月未见好转,医者束手无策而来诊.

    作者:葛志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位置对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入选对象130例,分为前位子宫组、平位子宫组、后位子宫组,三组均以同样方法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结果:三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8.35%、96.67%、80%.结论:子宫前位组完全流产率高,平位子宫组次之,后位子宫组完全流产率低,前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后者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后位子宫明显影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作者:李琼;李萍;刘婉书;方成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99例报告

    过敏性紫癜(HSP)是由黏膜免疫触发(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或食物、药物等抗原触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过度表达),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系统和肾脏.冬春季较易发病,男性大约是女性的2倍.是儿童常见的小血管炎,大多具有良性和自限性的特点.

    作者:洪艳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苗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苗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70例,给予活血化痰苗药治疗,同时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与73.3%,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活血化痰苗药配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魏;陈清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疗效.方法:6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5%葡萄糖250ml+银杏达莫25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5%葡萄糖250ml+生脉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达莫、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疗效较好.

    作者:张太珍;周挺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切口内椎板扩大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小切口内椎板扩大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对13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小切口开窗治疗.通过在院观察和门诊随访,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随访2月~6年,平均2年7个月.术后24小时内患者术前的下肢串痛均完全缓解或仅残留轻微麻、酸.不典型椎间隙炎1例,经卧床休息,应用抗生素治愈;1例术后4月出现伤口深部脓肿,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予手术清除,细茵培养无菌生长,术后辅抗生素治疗,一月后痊愈;1例术前有下肢软组织挫伤的患者,术后一月出现下肢肿胀,彩超证实深静脉不全栓塞,经保守治疗半年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均在半年后恢复日常工作,126病例诉有时阴雨天或劳累时有轻微下腰痛,占9.8%,57例偶有下肢轻微串痛麻木感,占4%.一年后复发5例,原间隙同侧复发3例,对侧1例,相邻间隙出现突出1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小切口内椎板扩大开窗能够方便、有效减压并大程度地减少软组织及骨性结构破坏,是后路减压时较合适的术式选择.

    作者:倪凤民;宋恒平;王平均;易洪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中医急症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急症医学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在历代医籍方书中包含了大量急症医学内容,它们是指导中医急症实践的基础,对于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悄然兴起,中医急症医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医工作者,应当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积极推动中医急症医学向前发展.

    作者:吴剑浩;许建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包合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从超分子化学的角度对包合技术进行分析,系统地综述了几种常用包合材料以及新型材料在药学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杜鹏;张永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加强病历环节质量控制的对策

    病历是医疗工作中的完整记录,是疾病诊治全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患者病情的客观原始记录,因此,有些医疗纠纷、伤残、事故的处理等,均可根据病历内的原始记录,作为评议、处理或判明责任的依据,作为法律上的证据病历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历书写的质量可以反映出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责任心、工作态度.而终末病历质量的监控是对全程病历质量的总结,它可以反映出环节质量的运行机制,在病历质量监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环节质量控制的意义更重于终末质量控制,因此,笔者对环节质量控制提出以下对策.

    作者:黄晓君;何为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苗医的认识和治疗

    由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故在诊治上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而苗医药的临床效果和优势则开始受到世人的关注,但针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苗医药在临床上的系统研究尚未展开.随着苗医药理论基础的逐渐完善和自身存在的、悠久的、丰富的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丰富的苗药资源,为我们开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本文总结了医药学界近年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及病因病理相关研究结果,尤其是对苗医药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作了概括性的总结.

    作者:靳建云;刘金华;吴元黔;肖亚平;熊芳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临床特点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治.方法:通过对11例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作一回顾性分析,其确诊方法包括临床表现、X线、剖腹探查、腹部CT、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稀钡灌肠等.结果:本组资料以肛门闭锁占首位;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以呕吐及腹胀为重要症状和体征;大便特点有助于诊断.结论:消化道畸形类型复杂,表现各异,认识消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尽早作出正确诊断,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徐烈媛;田应荣;梁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西药中药化的研究和中药的研究方向刍议

    从中药的发展史讨论中药的概念,指出中药的研究要避免完全纳入西医的轨道,赞成提出西药中药化的研究作为中药研究的一个方面,并对中药的研究提出建议:第一,应从单味药的有效成分为主逐步转到研究中药复方的功效和配伍规律的现代机理为主上来.第二,充分重视传统炮制工艺方法的继承、研究,与现代剂型改革有机结合.要让中医药扩大国际交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加强国际市场对药品质量标准要求的研究.第三,中药研究不能脱离中医临床.

    作者:李飞雁;吴元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