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凤
目的:了解掌握赤壁市离休干部的健康状况,针对健康问题采取干顶指导.
作者:任文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药物控制,同时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1个月,对比观察降压效果.结果:经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执行心理干预对控制老年人的高血压有较大作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施利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用优降糖与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及单纯用优降糖治疗,比较两组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作者:吴冬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接诊与接待的都是紧急危重病人和身心急躁的家属.培养急诊科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成功抢救病人的可靠保障.急诊科护士要不断提升思想品德,加强心理素质锻炼,努力提高护理技术,另外还要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顺利完成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
作者:黎秀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80例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肺益肾清热方.随访1~2月,对比观察两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SSTCM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STCM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急诊患者的家属常存在各种心理障碍,这不仅影响家属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患者的心境、救治和康复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临床急诊家属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忧郁和恐惧,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有整体护理的观念,不但要重视急诊患者的生理情况,还要对急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有利于对患者进行诊疗、救治、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伶俐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影响护理安全隐患的诸多隐患因素及制定对策.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定,规范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通过查找隐患,制定持续改进措施,落实执行强化细节管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结论:通过安全措施的防范,有效促进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付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193例角膜异物,总结其治疗愈后及预防.方法:对自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193例角膜异物患者进行异物取出及药物等对症治疗并观察其愈后.结果:经治疗后186例治愈,5例留有薄翳,2例留有斑翳.结论:对于角膜异物的患者,尽量到医院就诊.有医护人员在无菌原则裂隙灯下取出异物,避免相互剔除异物.
作者:周玉萍;陈小梅;张永清;王彦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接诊29例食管狭窄病人,男性22例,占75.9%;女性7例,占24.1%;平均年龄61.2岁.食管癌狭窄19例,占65.5%,其中转外科手术病人14例,占食管癌狭窄总例数48.3%,晚期食管癌无法手术予以支架置入者5例,占17.2%,放双支架者1例,占3.45%;食管贲门癌术后狭窄13例,占44.8%,予以沙氏扩张器扩张者10例,占34.5%,予以气囊扩张者3例,占10.3%;贲门失弛缓症2例,占6.9%,置入可回收支架者1例,占3.45%,1例予以食管扩张,占3.45%.
作者:蒋永爱;吴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高频电刀在二甲医院应用的安全性及推广意义,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外科的理解,了解电刀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方法,扩展使用范围,保障手术安全性,避免医疗纠纷.方法:回顾2006年~2010年350例使用高频电刀的手术,总结使用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350例手术患者未发生灼伤,无医护人员伤亡.结论:遵守使用原则应用高频电刀,安全性可靠,手术效果好,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金美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文以基层医疗档案管理交接工作为切人点,阐述了在新时期档案管理交接工作中,要如何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为基层单位现代化档案交接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谢红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为了解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现状,为家庭护理干预寻找依据,对60例脑卒中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脑卒中病人遗留有多种生理障碍和心理障碍,并有不良生活习惯,缺乏家庭康复锻炼,病人的综合自理能力及照顾者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这提示,早期为脑卒中病人制定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苗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医疗锐器损伤原因及防护方法方法:对护理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论:锐器伤多发生在操作的中后时段.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对锐器伤发生时段的管理,以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彭东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之中,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能还不完善,生病用药时,很容易发生用药的不良反应,许多人错误地把小儿用药看成是成人的缩影,单纯地只是将成人的体重或体表面积的比例,不符合小儿的生理、病理、遗传、免疫等等的特殊性,以致出现了不少弊端.因此儿童用药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刘艳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复方蛹虫草制剂对小鼠的抗疲劳和自身免疫力作用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按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随机分组,分别观察小鼠游泳试验结果并测定生化指标(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和免疫指标(耳肿胀度、碳廓清指数a).结果:受试物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各观察指标相比,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血中尿素氮水平降低,肝糖原含量升高,耳肿胀度、碳廓清指数a升高,且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P<0.01).结论:复方蛹虫草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作者:谈唯;宋捷;张润桐;陈斌;贾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群安全意识与知识水平的提高,现在被猫狗咬伤患者,基本上90%都同时接种了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疫苗.我站于2007年4月接诊一犬伤患者,男,40岁,右小腿被咬伤,伤口较严重,接诊后立即用20%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然后用75%酒精涂擦2至3次,并开出抗狂犬病血清5支和抗狂犬疫苗1组.先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取抗狂犬病血清0.1 ml(每支5ml),以等渗盐水稀释至1 ml,然后取0.1 ml作皮内注射,观察20分钟后,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判断为阴性.
作者:王毕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提示卵巢功能减退,生殖能力终止.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时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它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多发生在45~55岁年龄段的女性[1].这段时期是女性从生理到心理上出现明显衰老过程的一个起点,是女性在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由于内分泌功能减退,女性激素分泌减少,引发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伴有一系列躯体及神经、心理症状,比如:①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多或经血淋漓不尽导致贫血,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引发感染等;②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如潮热、出汗、眩晕、心悸、感觉障碍、神经性高血压等;③精神方面的变化,如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怒、焦虑不安、抑郁寡欢,对生活失去兴趣;④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阴道干涩、阴道皱襞减少、性交疼痛,以及反复发生的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张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是学龄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胸膜肺炎样病原微生物,无细胞壁,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可引起散发或小的流行,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的特点[1],患儿常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憋、肺部哮鸣音突出等临床表现,部分患儿病情较重,常出现肺外并发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约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流行年可达30%,流行周期由4年一次趋向2~6年一次流行[2].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倾向于免疫学发病机制,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及肺炎支原体直接侵人[3].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呈明显增加和流行趋势[4-5].笔者对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作如下综述.
作者:关志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1 组方配伍及辩证加减柴胡桂枝汤系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各取半量合剂而成,由柴胡、黄芩、人参、桂枝、白芍、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九味药组成.余采用柴胡桂枝汤为主方,适当加味治疗腹卒中痛病达十余种,每获奇效.一般上焦胸痛,真心痛,属痰阻胸阳者加瓜萎、薤白;属血阻脉络加丹参、檀香;中焦胃腕痛,属气滞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胃痉挛加木香、大白药;胸胁疾患,胆道蛔虫加乌梅、大白药、胆道结石加金钱子、鸡内金;胆囊炎加茵陈、川楝子、蒲公英;下焦阑尾炎加丹皮;宫外孕加丹参、桃仁;附件炎加丹皮、红花;肠梗阻加芒硝;肠痉孪加川楝子、大白药.
作者:闫恒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证明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正相关性.方法: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侧血细胞参数(仪器法)检测98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并对之进行数理学统计.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中,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为(356±30)×10(9)/L,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经有效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大部分下降或恢复正常,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为(267±24)×10(9)/L,与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而且病历资料证明血小板计数持续增高的患者多伴有病情的进展或恶化.讨论: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赵炜;付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