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泳;刘文;李江;邱德文;张新凤;陈洪权
脉学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心血管功能对弦脉、细弱脉、滑脉的影响,我们观察了 155例患者的 SV、 MAP、 AC、 FEK、 TPE五项心血管指标,得出如下结果: (1)弦脉、细弱滑脉的 SV无差异,其差异反映在血管顺应度 AC和平均动脉压 MAP方面,即弦脉的 AC低于细弱脉、滑脉;细弱脉的 MAP低于弦脉、滑脉两组。 (2)弦脉的特征表现为血管顺应度降低,血管弹性减弱。 (3)同一脉象,证型不同,其心血管功能状态不同。
作者:刘正萍;葛正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成人性多囊肾 (ADPKD),主要以肾脏囊肿发生、发展和数目多为特征,常伴有其它器官囊肿形成,在人群中发生率为 1/200~ 1/1000,发展缓慢,发病前多无症状,绝大多数在 35~ 45岁出现,临床表现多样,晚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治愈方法。
作者:汪水君;成焕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肺心病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发病率较高,晚期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笔者 3年来师从于刘明达教授,在其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收治 48例肺心病人,取得较好疗效,并有一定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阅读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之《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学习杨介宾教授经验并应用于临床的验案报道,理论联系实际,值得一读。杨介宾 (1929—— )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对象。杨氏生于中医名门,幼承庭训,后又得四川名医吴棹仙、蒲湘澄之真传,从医近 60年,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尤长于针灸临床,主张针药并施,遣方选穴精专,崇尚泻血以祛血扶正,并注重感传,意守病所,疗效卓著。
作者:许建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从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采用胸腰椎纵向牵引,配合骶管注射及中药垫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60例,通过 60例随访与门诊复查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发斑”、“葡萄疫”等范畴。近 40年免疫学发展,已公认本病是一种由于体内产生自身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本病西医治疗多以激素、脾切除及免疫抑制剂为主,免疫球蛋白、干扰素、抗 Fc- r受体单克隆抗体、人白细胞因子、血浆置换、联合化疗等治疗方法也有报道,但并未使 ITP的治疗出现根本性改观。近年来,文献报道中医临床应用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两大方法治疗 ITP取得很好疗效,有效率高达 80%~ 90%,本文仅就近期中医药治疗 ITP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宏潇;付汝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肱骨髁上骨折,由于远端骨折块较小,又靠近肘关节,手法复位后不容易固定,过去采用石膏托屈肘固定或用一般小夹板固定,骨折复位后再移位的发生率较高。从 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进的超肘关节直角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240例,其临床效果比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华;肖亚平;王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以中药六味地黄汤为主加减治疗老年牙痛症 6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机选取 35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 20例,女 15例,均以新疆中医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室提供的中药心脑喜康冲剂治疗, 10g, 1日 3次,连服半年。结果: 19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逆转,治疗前后各血压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6例未产生逆转,但治疗前后各血压参数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心脑喜康不仅可降低平均血压,且可明显降低血压负荷,部分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作者:朱喜英;刘龙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穴位贴敷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该疗法不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又可避免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具有药物的可撤性、用药次数少等优点。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邹晓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以参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接受放射治疗的各种癌症患者 30例,并与单纯接受放射治疗的 3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肿块缩小情况、白细胞计数均优于对照组,放疗反应亦小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唯血红蛋白检查,治疗组虽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邹彦;张逸群;柏玉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科自 1995年 1月~ 2000年 9月共收治川崎病 38例,其临床分析如下:川崎病诊断参照日本 Mcls研究委员会标准。
作者:岑康群;谢清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总结 1998年 4月至 2000年 3月历时两年的全省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的全面工作,从评价方案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设计过程,到评审工作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简要的分析,对评审的结果进行了适当的评价,并对如何延续和延伸此项工作,推广经验,以促进今后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及高校其他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提出了四条具体的建议。
作者:张锦明;吴元黔;潘贵书;范学斌;高晓勤;赵莉;黄慧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迄今为止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收集了近 5年来的国内有关乙型肝炎报道的文章,发现湿浊之邪是乙肝的主要病因,祛湿法的恰当、适时运用尤为重要,故将有关文章收集起来做简要综述,旨在提高乙肝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娅;郑本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观察华蟾素对 32例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方法: 0.9% NS250mg+华蟾素 30ml静滴,每日一次, 20天为一疗程。结果:有效率 (CR+ PR)为 62.5%,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文娜;杨世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耐青霉素的肺炎致病菌有所增加,使难治性肺炎的比例上升。笔者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肺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予川;张昌华;阎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 (DN)是糖尿病 (DM)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甚高,可达 90%~ 100%, DN可累及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其治疗的困难性及晚期不可逆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作者:郑黔雯;黄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螺旋 CT血管造影 (spiral CT angiography,简称 SCTA)应用于临床国内尚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主动脉等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已有报道 (1, 2),但对腹主动脉所属各内脏及其分支所产生的内脏动脉瘤未见报道。内脏动脉瘤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世界文献报告近 3000例,国内报道 50多例,发病率占动脉瘤的 0.2%,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重要疾病,未破裂者死亡率 8.5%,瘤体破裂的死亡率 75%~ 80% (3)。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外科手术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意义。螺旋 CT血管造影 (SCTA)作为一种新的少创性检查方法正受到极大关注,螺旋 CT(SCTA)快速扫描能反映连续的解剖细节,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可获得靶血管内造影剂浓度峰值状态的扫描信息,经工作站后处理操作,可重建区域血管的三维形态结构,并描绘各种病理过程 (4~ 6)。本文结合 10例内脏动脉瘤的 SCTA临床应用结果,进一步探讨合理的 SCTA相关技术在诊断内脏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并对 SCTA多种成像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杨继东;余晓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系学科群建设的构思,是在学院教学改革提出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的前提下提出的课题。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按相关课程进行学科群重组后,师资队伍、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取得了明显的人才培养效益。
作者:李淦方;孙济平;林亚平;吴元黔;何苏;梁光义;冯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各种外伤因素引起脊柱胸腰段损伤,造成局部挫伤或局部单纯性骨折形成等,发病初期数日内病人未大便,并发大便秘结。处理时,或用泻下剂,或单味中药攻下,或灌肠……都一时不能理想地达到通便目的。我们运用中医理论,选用方剂复方大承气汤,拟活血化瘀攻积导滞,既治疗病因,又通下大便。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调大便,使病人大便次数正常,恢复自行大便能力。有利于胸腰段脊柱损伤的治疗,也有利于病人在治疗中的护理。
作者:王松;李宏武;黄锐;晏华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