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脑喜康对非杓型高血压的治疗作用

朱喜英;刘龙民

关键词:心脑喜康, 非杓型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摘要:随机选取 35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 20例,女 15例,均以新疆中医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室提供的中药心脑喜康冲剂治疗, 10g, 1日 3次,连服半年。结果: 19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逆转,治疗前后各血压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6例未产生逆转,但治疗前后各血压参数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心脑喜康不仅可降低平均血压,且可明显降低血压负荷,部分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 CT血管造影的相关技术在诊断内脏动脉瘤中的应用

    螺旋 CT血管造影 (spiral CT angiography,简称 SCTA)应用于临床国内尚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主动脉等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已有报道 (1, 2),但对腹主动脉所属各内脏及其分支所产生的内脏动脉瘤未见报道。内脏动脉瘤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世界文献报告近 3000例,国内报道 50多例,发病率占动脉瘤的 0.2%,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重要疾病,未破裂者死亡率 8.5%,瘤体破裂的死亡率 75%~ 80% (3)。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外科手术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意义。螺旋 CT血管造影 (SCTA)作为一种新的少创性检查方法正受到极大关注,螺旋 CT(SCTA)快速扫描能反映连续的解剖细节,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可获得靶血管内造影剂浓度峰值状态的扫描信息,经工作站后处理操作,可重建区域血管的三维形态结构,并描绘各种病理过程 (4~ 6)。本文结合 10例内脏动脉瘤的 SCTA临床应用结果,进一步探讨合理的 SCTA相关技术在诊断内脏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并对 SCTA多种成像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杨继东;余晓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综合征

    本人自 1989年以来采用局部封闭加中药外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综合征 1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80例肺结核的 CT图像分析

    肺结核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规 X线检查较容易诊断肺结核,但是对一些复杂的非典型病例,单凭 X线检查,常难于明确诊断,特别是难于与支气管肺癌相鉴别,误诊、漏诊时有发生,延误及时治疗。随着 CT运用的普及,利用 CT元创伤性、横断面扫描无结构重叠,密度分辨率高等优点,能更好地显示肺结核的病理学特点,针对性地选用胸部 CT扫描,已逐渐成为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 80例肺结核患者的 CT图像,探讨 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价值,旨在提高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严文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运用“三维正脊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针对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我们采用DYC-A型电脑液压三维正脊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同时探讨了“三维正脊床”的治疗机理及其远期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2例患者,排除三维牵引禁忌症后,即进行牵引治疗。牵引时依据患者身高、体重、病变位置,突出大小,突出类型及体征,合理选择数据,输入微机,完成瞬间牵引,牵引治疗后患者绝对卧床6小时,限制活动3天,同时辅以活血化瘀、利水消炎药物静滴,每日1次,102例患者一次牵引的69例,两次牵引的27例,三次牵引的6例,平均牵引次数1.37次。结果:参照总后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优:75例,占73.53%;良:22例,占21.57%;可:2例,占1.97%;差:3例,占2.93%;优良率为9510%。结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三维正脊疗法疗效高,痛苦小,治疗时间短,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非手术疗法。通过三维牵引,使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缓解了神经根受压及牵张,神经根张力降低,从而使腰腿痛缓解或消失。旋转牵引还可纠正小关节微小移位,使椎体恢复动态平衡。

    作者:乔晋琳;陈元伟;王树奎;秦红;吕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学习杨兆钢教授芒针“秩边透水道”针法的临床应用

    秩边穴属膀胱经,水道穴属胃经。所谓“秩边透水道”针法,乃从秩边穴进针,针尖定向深透向同侧水道穴,刺深可达 5~ 7寸。进针时轻捻徐入,切忌插入,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手法导引经气,以“气至病所”为度,不留针。该针法为笔者在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进修期间,有幸跟随芒针专家杨兆钢教授学习,运用该针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每获奇效。

    作者:彭丽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半夏加茯苓汤及其拆方止吐药效的对比性研究

    通过对小半夏加茯苓汤及其拆方止吐药效的对比性研究,证实了复方止吐药效强于其各拆方组,而半夏与生姜的配伍是止吐药效发挥的核心。

    作者:冯泳;刘文;李江;邱德文;张新凤;陈洪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旋复代赭汤止呕作用的实验研究

    旋复代赭汤是仲景用治“噫气不除,心下痞硬”症的代表方。由于该方有益气和胃、化痰降逆之效,所以临床上引伸用治呕吐症,疗效甚佳。为了验证该方和胃降逆止呕之功,特对该方的止呕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邓兴学;杨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治疗季胁部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夹脊穴位注射甲氰咪胍、维生素 B1、 B12治疗季胁带状疱疹 30例,并与用常规药物治疗的 20例作对照比较,结果两组的痊愈率、痊愈时间、病程及止痛时间分别为 86.7%、 6.2天、 14天、 7.1天与 45.0%、 11.1天、 24天、 12.2天(P<0.01),有显著性差异,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作者:魏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咽炎 148例疗效观察

    为了更好的探讨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我们对 148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92例 )和观察组 (56例 ),两组局部治疗用药相同,治疗组加服自拟养阴利咽汤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远高于对照组 (92.3%、 57.1%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较西医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喻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 12~ 16周妊娠的观察

    研究1996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的84例确诊为12~16周孕的妇女,予口服米非司酮(Ru486)和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终止妊娠,与同期住院的84例确诊为12~16周孕的妇女,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终止妊娠的效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50%,成功率96.4%,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52%,成功率95.1%,并显示:观察组产程时间短,妊娠周数越小完全流产率越高,而对照组产程长,妊娠周数越小,产程越长,完全流产率越低。说明此配伍方法终止12~16周妊娠完全、简便、产程短、痛苦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敏;朱晓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归芍异功散合黄连地榆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20例体会

    1997年 11月以来,我们开展归芍异功散合黄连地榆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在 20例患者治疗中,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付安;杨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华蟾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 32例疗效分析

    临床观察华蟾素对 32例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方法: 0.9% NS250mg+华蟾素 30ml静滴,每日一次, 20天为一疗程。结果:有效率 (CR+ PR)为 62.5%,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文娜;杨世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经络舒胶囊中丹参酮Ⅱ A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络舒胶囊中丹参酮Ⅱ 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LUNA C18色谱柱,柱温 35℃。汉动相甲醇-水 (85∶ 15),流速 0.8ml/min,检测波长 270nm。结果:丹参酮Ⅱ A与其相邻峰完全分离。对照品线性范围 1.608~ 14.472ug/ml, r=0.9997,平均回收率 99.12%, RSD=1.99% (n=5)。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络舒胶囊中丹参酮Ⅱ A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李惠珍;李俊;贺祝英;孔德明;潘定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脊柱胸腰段外伤性便秘

    各种外伤因素引起脊柱胸腰段损伤,造成局部挫伤或局部单纯性骨折形成等,发病初期数日内病人未大便,并发大便秘结。处理时,或用泻下剂,或单味中药攻下,或灌肠……都一时不能理想地达到通便目的。我们运用中医理论,选用方剂复方大承气汤,拟活血化瘀攻积导滞,既治疗病因,又通下大便。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调大便,使病人大便次数正常,恢复自行大便能力。有利于胸腰段脊柱损伤的治疗,也有利于病人在治疗中的护理。

    作者:王松;李宏武;黄锐;晏华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研究进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发斑”、“葡萄疫”等范畴。近 40年免疫学发展,已公认本病是一种由于体内产生自身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本病西医治疗多以激素、脾切除及免疫抑制剂为主,免疫球蛋白、干扰素、抗 Fc- r受体单克隆抗体、人白细胞因子、血浆置换、联合化疗等治疗方法也有报道,但并未使 ITP的治疗出现根本性改观。近年来,文献报道中医临床应用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两大方法治疗 ITP取得很好疗效,有效率高达 80%~ 90%,本文仅就近期中医药治疗 ITP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宏潇;付汝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本科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

    近几年来,护理本科教育迅速发展,护理本科教育取代中专教育已经成为必然。开办护理本科专业,顺应了社会对护理高级人才的需求,也顺应了 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国内各中医院校开办护理本科教育的历史不长,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对于高等中医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不成熟,因此在护理本科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有的学校是从护理大专升格为本科的,教学基础好一些。对于直接从中专跃升到本科的学校而言,长期开办的中专护理教育所取得的经验,虽为实施护理本科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固有的中专护理专业教育思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教学体系并不完全适应新的本科教育,因此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叶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罐疗及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拨罐疗法是中医常用疗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近几十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罐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付罐疗法”即是对传统罐疗的发展和创新。该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应用“付罐”进行药物透皮开辟了罐疗作用的新领域。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罐疗对药物透皮的影响及促进作用,我们对罐疗的起源、历史、发展、临床运用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此查阅了历史文献、收集了建国以来国内有关罐疗的文献检索千余条,重点阅读了 70余篇有关文章。

    作者:陈筑芳;邱德文;付文心;刘文;张永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蝮蛇抗栓酶治疗 3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神经病变 (DN)是糖尿病 (DM)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甚高,可达 90%~ 100%, DN可累及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其治疗的困难性及晚期不可逆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作者:郑黔雯;黄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香菇多糖、扶正女贞素提高复治肺结核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用化疗药物复治肺结核时加用香菇多糖、扶正女贞素片对疗效的作用,本方法复治肺结核病患者 42例,随机分成 2组,对照组 10例,按标准复治涂阳方案给药。治疗组 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和扶正女贞素片,疗程 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免疫球蛋白水平,每月进行 1次胸片、痰结核菌涂片、肝功能、血常规、血沉等检查。检查疗效结果,有效达 85% (显效+有效 ),两组治疗前后的细胞、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均有明显性升高。结论:化疗药物辅用香菇多糖、扶正女贞素片有提高复治肺结核病患者的疗效。

    作者:何汉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药学系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进行学科群建设的研究

    我系学科群建设的构思,是在学院教学改革提出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的前提下提出的课题。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按相关课程进行学科群重组后,师资队伍、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取得了明显的人才培养效益。

    作者:李淦方;孙济平;林亚平;吴元黔;何苏;梁光义;冯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