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敏;朱晓星
临床观察华蟾素对 32例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方法: 0.9% NS250mg+华蟾素 30ml静滴,每日一次, 20天为一疗程。结果:有效率 (CR+ PR)为 62.5%,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文娜;杨世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肱骨髁上骨折,由于远端骨折块较小,又靠近肘关节,手法复位后不容易固定,过去采用石膏托屈肘固定或用一般小夹板固定,骨折复位后再移位的发生率较高。从 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进的超肘关节直角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240例,其临床效果比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华;肖亚平;王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螺旋 CT血管造影 (spiral CT angiography,简称 SCTA)应用于临床国内尚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主动脉等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已有报道 (1, 2),但对腹主动脉所属各内脏及其分支所产生的内脏动脉瘤未见报道。内脏动脉瘤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世界文献报告近 3000例,国内报道 50多例,发病率占动脉瘤的 0.2%,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重要疾病,未破裂者死亡率 8.5%,瘤体破裂的死亡率 75%~ 80% (3)。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外科手术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意义。螺旋 CT血管造影 (SCTA)作为一种新的少创性检查方法正受到极大关注,螺旋 CT(SCTA)快速扫描能反映连续的解剖细节,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可获得靶血管内造影剂浓度峰值状态的扫描信息,经工作站后处理操作,可重建区域血管的三维形态结构,并描绘各种病理过程 (4~ 6)。本文结合 10例内脏动脉瘤的 SCTA临床应用结果,进一步探讨合理的 SCTA相关技术在诊断内脏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并对 SCTA多种成像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杨继东;余晓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对小半夏加茯苓汤及其拆方止吐药效的对比性研究,证实了复方止吐药效强于其各拆方组,而半夏与生姜的配伍是止吐药效发挥的核心。
作者:冯泳;刘文;李江;邱德文;张新凤;陈洪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研究1996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的84例确诊为12~16周孕的妇女,予口服米非司酮(Ru486)和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终止妊娠,与同期住院的84例确诊为12~16周孕的妇女,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终止妊娠的效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50%,成功率96.4%,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52%,成功率95.1%,并显示:观察组产程时间短,妊娠周数越小完全流产率越高,而对照组产程长,妊娠周数越小,产程越长,完全流产率越低。说明此配伍方法终止12~16周妊娠完全、简便、产程短、痛苦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敏;朱晓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夹脊穴位注射甲氰咪胍、维生素 B1、 B12治疗季胁带状疱疹 30例,并与用常规药物治疗的 20例作对照比较,结果两组的痊愈率、痊愈时间、病程及止痛时间分别为 86.7%、 6.2天、 14天、 7.1天与 45.0%、 11.1天、 24天、 12.2天(P<0.01),有显著性差异,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作者:魏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发斑”、“葡萄疫”等范畴。近 40年免疫学发展,已公认本病是一种由于体内产生自身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本病西医治疗多以激素、脾切除及免疫抑制剂为主,免疫球蛋白、干扰素、抗 Fc- r受体单克隆抗体、人白细胞因子、血浆置换、联合化疗等治疗方法也有报道,但并未使 ITP的治疗出现根本性改观。近年来,文献报道中医临床应用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两大方法治疗 ITP取得很好疗效,有效率高达 80%~ 90%,本文仅就近期中医药治疗 ITP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宏潇;付汝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从现代医学角度研究中医病证,对血虚寒凝证的造模方法作初步的探讨,并用血液流变学测定方法来探讨血虚寒凝证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造模前后有明显差异,造模后家兔出现明显的高粘滞血症表现,表明采用血虚及寒凝的方法来制作高粘滞血症的模型的可行性。
作者:贺明;潘立;张雅丽;袁金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秩边穴属膀胱经,水道穴属胃经。所谓“秩边透水道”针法,乃从秩边穴进针,针尖定向深透向同侧水道穴,刺深可达 5~ 7寸。进针时轻捻徐入,切忌插入,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手法导引经气,以“气至病所”为度,不留针。该针法为笔者在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进修期间,有幸跟随芒针专家杨兆钢教授学习,运用该针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每获奇效。
作者:彭丽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康莱特杯”全国首届中医药优秀学术专著评选活动 为了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国中医药学会与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康莱特杯”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专著评选活动。该活动将评选一等奖 5名,奖金各 5000元,二等奖 10名,奖金各 2000元,三等奖 30名,奖金各 1000元,优秀奖, 50名,名誉奖励。参加人员:学会会员 (未入会者,须先办理入会手术,方可参加 )。参加办法:学会会员将会员证复印件、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 1~ 3本 (时间自 1979~ 2000年之间正式出版物 )挂号寄到学术部。专著要求:参加评选的学术专著内容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规范性。 全国首届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征文内容: 1运气理论研究; 2《易经》与运气; 3运气与天文、地理等现代科学相关研究; 4运气临床研究; 5运气与养生保健; 6运气学说与中国特色; 7运气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注意事项: 1信封请注明“五运六气会议”; 2没有论文也欢迎参加听讲; 3征文截稿日期: 2001年 4月 30日。 全国运气医学系列高级研修班 由刘杰副教授主持研究的项目“中医运气学说在电脑应用系统”获国家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运气学说系统工程的研究”、“中医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电算系统”获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奖,该成果对临床治疗疑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特点是该理论改进了传统运气学说中繁琐的推算手续,使运气学说更易推广。 为了推广上述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拟将连续举办“全国运气医学系列高级研修班”,每期 8天,费用 800元,报名满 30人开课,本研修班将聘请中国运气医学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卫生部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鉴定专家、中国性学会理事、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性医学中心主任刘杰副教授亲自主讲。 1中国运气医学高级研修班。 2中国运气针灸高级研修班。 3中国运气高级研修班。 4中国运气方阵高级研修班。 5中国运气性学高级研修班。 6中国运气生物节律高级研修班。参加研修者可任选一种内容,参加两个班以上优惠 20%。 全国首届实用特效中医药技术交流演示会 拟定于 2001年 6月在福州市召开首届全国实用特效中医药技术交流演示会。会议内容:主要以演示为主,包括方药、方法、技术、器械、经验、系统理论等,使参加会议的代表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注意事项: 1欲演示的代表请将详细内容文字整理完整后,有录像带或光盘者请一并寄到学术部,并在信封上注明“演示会”。 2有无论文者欢迎参加学习。 3截止日期: 2001年 4月 30日。 4信封注明“演示会”。 全国首届经络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 拟定于 2001年 8月中旬在大连召开“全国首届经络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大会”。征文内容: 1经络实质及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药归经理论研究; 3经络与中医药临床研究; 4经络与针灸临床研究; 5特定穴位与经络、脏腑关系的研究; 6经络理论在中医、针灸临床中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7经络与养生保健方法研究; 8经络与外治法研究; 9经络对按摩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10经络与脑科学; 11经络与神经、淋巴、内分泌等的关系研究; 12对经络的哲学思考; 13中医经典医籍对经络的总结; 14经络与气血运行; 15奇经八脉研究; 16经络与《易经》; 17经络与针麻研究; 18经络与子午流注研究; 19经络相关学科研究与应用; 20经络与现代理疗仪器研究开发; 21经络与五运六气; 22经络医疗保健产品评展 (经络、理疗、外治、诊断治疗仪器、通经活络药物 )。注意事项: 1信封注明“经络会议”。 2截止日期: 2001年 6月 1日。 1、以上各会议每篇征稿限 3000字以下 (省部级研究项目限 5000字 )。 300字摘要; 2来稿请打印或正楷方格纸抄写; 3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4注明参考文献; 5各会议 (除高级研修班外 )每人会务费 580元。 6我会正在发展会员,凡具有中级职称 (含中级 )以上的中医药工作者可申请办理入会手续,电话、信函索取会员入会申请登记表即可。咨询报名电话: (010)64212828 传真: (010)64297983 联系地址:北京市樱花东路甲 4号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部 (收 ) 邮编: 100029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科自 1995年 1月~ 2000年 9月共收治川崎病 38例,其临床分析如下:川崎病诊断参照日本 Mcls研究委员会标准。
作者:岑康群;谢清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医诊断标准“客观化”的提法是错误的,逻辑上说不通,实际操作也办不到,过分强调会走入“客观主义”误区,反而阻碍中医发展。根据“客观”这一哲学范畴的三个基础含义,对医生这个认识主体而言,一切疾病现象都是“客观”的,不应再“客观化”。本文还深入讨论了医学研究中所谓“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有关问题。
作者:刘可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旋复代赭汤是仲景用治“噫气不除,心下痞硬”症的代表方。由于该方有益气和胃、化痰降逆之效,所以临床上引伸用治呕吐症,疗效甚佳。为了验证该方和胃降逆止呕之功,特对该方的止呕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邓兴学;杨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7年 11月以来,我们开展归芍异功散合黄连地榆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在 20例患者治疗中,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付安;杨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自 1993年 9月~ 1999年 10月共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 138例。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见证的不同,将本病分为三种类型,辨证施治,中药与耳针并用取得较好疗效。结果肝瘀痰凝型有效率为 96%,治愈率为 71%;冲任失调型有效率为 90%,治愈率为 64%;气滞血瘀型有效率为 87%,治愈率为 62%。
作者:赵志民;李琳;李卿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肺结核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规 X线检查较容易诊断肺结核,但是对一些复杂的非典型病例,单凭 X线检查,常难于明确诊断,特别是难于与支气管肺癌相鉴别,误诊、漏诊时有发生,延误及时治疗。随着 CT运用的普及,利用 CT元创伤性、横断面扫描无结构重叠,密度分辨率高等优点,能更好地显示肺结核的病理学特点,针对性地选用胸部 CT扫描,已逐渐成为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 80例肺结核患者的 CT图像,探讨 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价值,旨在提高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严文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络舒胶囊中丹参酮Ⅱ 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LUNA C18色谱柱,柱温 35℃。汉动相甲醇-水 (85∶ 15),流速 0.8ml/min,检测波长 270nm。结果:丹参酮Ⅱ A与其相邻峰完全分离。对照品线性范围 1.608~ 14.472ug/ml, r=0.9997,平均回收率 99.12%, RSD=1.99% (n=5)。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络舒胶囊中丹参酮Ⅱ A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李惠珍;李俊;贺祝英;孔德明;潘定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拨罐疗法是中医常用疗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近几十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罐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付罐疗法”即是对传统罐疗的发展和创新。该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应用“付罐”进行药物透皮开辟了罐疗作用的新领域。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罐疗对药物透皮的影响及促进作用,我们对罐疗的起源、历史、发展、临床运用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此查阅了历史文献、收集了建国以来国内有关罐疗的文献检索千余条,重点阅读了 70余篇有关文章。
作者:陈筑芳;邱德文;付文心;刘文;张永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 (DN)是糖尿病 (DM)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甚高,可达 90%~ 100%, DN可累及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其治疗的困难性及晚期不可逆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作者:郑黔雯;黄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机选取 35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 20例,女 15例,均以新疆中医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室提供的中药心脑喜康冲剂治疗, 10g, 1日 3次,连服半年。结果: 19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逆转,治疗前后各血压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6例未产生逆转,但治疗前后各血压参数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心脑喜康不仅可降低平均血压,且可明显降低血压负荷,部分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作者:朱喜英;刘龙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